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2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国家科学研究院,直隶于南京国民政府,与教育部平行,代表中国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其在建院之初曾在体制上试图模仿法国皇家科学院和苏联国家科学院。
1935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评议会。1946年10月20至22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二届第三次年会,讨论了一系列有关院士制度的具体问题,最终1947年4月形成《院士选举规程草案》,并以通信投票的方式选出15名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委员
中央研究院于1948年3月召开年会,选举确定了81名中央研究院的首届院士。其中人文组院士28人,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囊括了胡适、傅斯年、朱家骅、梁思成、胡先骕、凌鸿勋等一大批学术奇材。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名单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1890.7.4-1978.2.3),数学家。
许宝騄(1910.9.1-1970.12.18),数学家。
陈省身(1911.10.28-2004.12.3),数学家。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数学家。
吴大猷(1907.9.29-2000.3.4)物理学家。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物理学家。
李书华(1889.2.10-1979.7.5),物理学家。
叶企孙(1898.7.16-1977.1.13),物理学家。
赵忠尧(1902.6.27-1998.5.28),核物理学家。
严济慈(1901.1.23-1996.11.2),物理学家。
饶毓泰(1891.12.1-1968.10.16),物理学家。
吴宪(1893.11.24-1959.8.8),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
吴学周(1902.9.20-1983.10.31),物理化学家。
庄长恭(1894.12.25-1962.2.15),有机化学家。
曾昭抡(1899.5.25-1967.12.8),化学家。
朱家骅(1893.5.30-1963.1.3),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地质学家。
翁文灏( 1889.7.26-1971.1.27),地质学家。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地质学家。
杨钟健(1897.6.1-1979.1.15),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学家。
谢家荣(1903.9.7-1966.8.14),地质学家、矿床学家。
竺可桢(1890.3.7-1974.2.7),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周仁(1892.8.5-1973.12.3),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
侯德榜(1890.8.9-1974.8.26),化学家。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
凌鸿勋(1894.4.15-1981.8.15),土木、铁路工程专家。
萨本栋(1902.7.24-1949.1.31),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
生物组院士25人:
王家楫(1898.5.5-1976.12.19),动物学家。
伍献文(1900.3.15-1985.4.3),动物学家,鱼类学家,线虫学家。
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
秉志(1886.4.9-1965.2.21),动物学家。
陈桢(1894.3.12-1957.11.15),动物学家,遗传学家。
童第周(1902.5.28-1979.3.30),实验胚胎学家。
胡先骕(1894.5.24-1968.7.16),植物学家。
殷宏章(1908.10.1-1992.11.30),植物生理学家。
张景钺(1895.10.29-1975.4.24),植物形态学家。
钱崇澍(1883.11.11-1965.12.28),植物学家。
戴芳澜(1893.5.4 -1973.1.3),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
罗宗洛(1898.8.2-1978.10.26),植物生理学家。
李宗恩(1894.9.10-1962),热带病学医学家。
袁贻瑾(1899.10.30-2003.3.22),医学家。
张孝骞(1897.12.28-1987.8.8),内科专家、医学家。
陈克恢(1898.2.26-1988.12.12),药理学家。
吴定良(1893.1.5-1969.3.24),人类学家。
汪敬熙(1893.7.7-1968.6.30),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林可胜(1897.10.15-1969.7.8),生理学家。
汤佩松(1903.11.12-2001.9.6),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
冯德培(1907.2.20-1995.4.10),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
蔡翘(1897.10.11-1990.7.29),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李先闻(1902.10.10-1976.7.4),细胞遗传学家,作物育种学家。
俞大绂(1901.2.19-1993.5.15),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
邓叔群(1902.12.12 -1970.5.1),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人文组院士28人:
吴敬恒(1865.3.25-1953.10.30),政治学家、教育家。
金岳霖(1895.7.14-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
汤用彤(1893.8.4-1964.5.1),哲学史家、佛教史家。
冯友兰(1895.12.4-1990.11.26),哲学家。
余嘉锡(1884.2.9-1955.1.23),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
胡适(1891.12.17-1962.2.24),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张元济(1867.10.25-1959.8.14),出版家。
杨树达(1885.6.1-1956.2.14),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柳诒徵(1880.2.5-1956.2.3),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
陈垣(1880.11.12-1971.6.2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
陈寅恪(1890.7.3-1969.10.7),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傅斯年(1896.3.26-1950.12.20),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顾颉刚(1893.5.8-1980.12.25),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李方桂(1902.8.20-1987.8.21),语言学家。
赵元任(1892.11.3-1982.2.25),语言学家。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梁思永(1904.11.13-1954.4.2),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郭沫若(1892.11.16-1978.6.12),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
董作宾(1895.3.20-1963.11.2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
梁思成(1901.4.20-1972.1.9),建筑学家。
王世杰(1891.3.10-1981.4.21),法学家。
王宠惠(1881.10.10-1958.3.15),政治学家,法学家。
周鲠生(1889.3.6-1971.4.20),法学家。
钱端升(1900.2.25-1990.1.21),政治学家,法学家。
萧公权(1897.11.29-1981.11.4),政治学家。
马寅初(1882.6.24-1982.5.10),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陈达(1892.4.4-1975.1.16),社会学家、人口学家。
陶孟和(1887.11.5-1960.4.17),社会学家。
起初拟命名为“会员”,觉得太俗,后称为“学侣”、“院侣”,没有了科学倒有了宗教味,有的说按西方叫法译为“院员”吧,更不好听,好像扫大街的清洁工。
几经周折,傅斯年先生倡议称为“院士”。听着看着,都有深邃和高雅的感觉,经表决,一致通过。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的北极阁召开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述81名院士中,到会仅48人。这81位院士在新中国成立后,10位去了台湾,12位远赴异国他乡,59位选择留在了新中国,约占73%。
1955年,上述81名院士中的46人,进入了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的行列。
“届评议员主要由学者组成,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最高水平,官僚在其间并不占据重要位置,这样他们的决策可以真正代表学术界,不至于仅仅成为政府的传声筒。 严格依章行事,尊重学术自主和学术自由,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法则。
1948年3月27日,“中研院”评议会已在南京先后五次投票选出了八十一位院士,因政见而为国民党当局所不悦的郭沫若、马寅初也在其中。后世对此颇有好评,也可见这次院士评选之公正、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