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2022年07月04日19:44:03 热门 1241

题记

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台湾火烧游览车事件在9月10日有了正式结论:游览车司机酒后驾车、泼洒汽油、放火自杀、烧死全车游客及导游。这是事发时最恶意的猜测都没想到的结果,事件从“交通事故”升级为“预谋杀人”,而且这是自2008年开放陆客观光以来,最严重的陆客团游览车意外事件。以下,是亲历事件始末的东南卫视驻台记者钟琴,记录下来的关于“火烧车事件”的点点滴滴。

9月,我的首轮驻台终于要进入尾声。有一天,几位驻台同仁在聊最近陆客赴台游出现断崖式下降,观光业者要上街游行,有人突然问了一句,说:七月份的辽宁团火烧游览车事件,调查结果什么时候会出?“估计没戏了吧”,大家默默地想。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2016年9月10日

9月9日,台湾《联合报》突然刊发一篇独家报道:“辽宁旅游团火烧车苏明成恐列杀人被告”,不仅预告了桃园检方即将公布调查结果,还透露:“检消几近排除电线走火,可能仍认定司机苏明成灌醉自己,再以汽油纵火引发大灾难。检方可能把苏明成列杀人罪被告、以不起诉结案。”

看到这个消息后,大陆驻台记者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桃园检方,终于在9月10日中午,得到桃园检方下午四点开记者会公布调查结果的确认通知。

当我们来到记者会现场时,却意外发现,现场设有的文字记者席没有坐满,摄像位也很有富余,原本去之前设想好的卡位大战(这是我此次驻台学会的本领之一)竟然没有上演,因为几乎没有台湾媒体记者到场!

在记者会上,桃园检方准备了详细的报告资料,里头的结论,竟然和之前台湾媒体的爆料几乎完全吻合:游览车司机酒后驾车、泼洒汽油、放火自杀、烧死全车游客及导游。当下,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种“检方未证实、媒体先放话”的模式,在火烧车事故发生以来,已经多次上演。记者会上,桃园检方围绕结果进行了周密的演绎说明,抽丝剥茧,林林总总,但我在想,这起事件从“交通事故”升级为“预谋杀人”,谁,伤害最大?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2016年7月19日

时间回到7月19日,当天中午,台湾2号高速公路上突发火烧车意外,台湾多家电视台迅速切入直播,荧幕上熊熊燃烧的游览车,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车上有人吗?有多少人?能救出来吗?很快,一些片段信息陆续跳出:车里有大陆游客!总共26人,是来自辽宁的陆客团!火还没灭!台“行政院”设应变中心,下午开记者会说明!……

第一场记者会,台当局证实现场无人生还!面对如此重大灾难,尽管两岸官方在520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中断交流,但大陆方面还是迅速成立工作小组,由海旅会秘书长刘克智带队赴台协助家属处理善后工作。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2016年7月21日

21日上午,刘克智一行前往中坜殡仪馆为罹难者上香表达哀悼,并向台湾方面表达强烈不满,要求台当局彻查事故原因,满足家属要求。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傍晚,包括罹难陆客家属在内70人抵达中坜殡仪馆,在看到亲人遗像的瞬间,家属们情绪崩溃,泪洒灵堂。台湾方面先后召开多次家属说明会,起先不对媒体开放,但第二次说明会时,家属们强烈要求媒体进入,他们质疑:车上二十几人,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逃出来?有一位游客有十年消防从业经验,为什么也逃不出来?

随后,桃园检方着手调查,因为公路收费和桃机淹水事件被盯得满头包的台交通部门主管贺陈旦,对全台游览车安全进行大检查。一时间,台湾媒体开始通篇报道,电视政论节目连续几天开棚,但各种“奇葩”言论也粉墨登场,比如:8千新台币玩遍台湾,开玩笑(剑指陆客赴台游的“廉价团”、“一条龙”);安全门没开是因为陆客不会用……

看到这些言论,这让身在台湾的我,无比的悲愤。不仅如此,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林全在中砺殡仪馆吊唁后,在检讨之余更强调:“因为大陆游客来台湾的数量增加,旅行业者为了冲量,在品质上造成忽略引起的很多事故,这个事情一定要做一个彻底的检讨。”林全此话一出,连台湾媒体都看不下去,痛批蔡当局是想把责任推给“前朝”。事故的调查进展缓慢,家属心急如焚,但“人在屋檐下”,一切程序都得按照台湾方面的规定,家属提出要大陆调查力量加入,两岸联合调查,但遭到台当局拒绝。

当桃园检方公布在车上搜到五瓶汽油时,外界开始怀疑这是否还是一起意外事故,但之后,检方调查再度消音,一句“侦查不公开”,让外界根本无从掌握真实情况,与此同时,台湾方面安排的家属认尸、现场招魂、陆客公祭等流程一一进行,最后,除了一名陆客家属外,所有陆客家属都签署了和解协议,带着亲人的骨灰先后离台。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2016年7月25日

公祭那天,马英九来了,但蔡英文没来,林全也没来,甚至连一个花篮或挽联都没有,被岛内舆论批评不懂做人的道理。几天之后,两位台湾籍死者公祭,蔡英文送了“典范长昭”的挽联,给的解释是:人家家人来要了,就给啦。至此,我终于体会到蔡当局对整起事件“痛心”“惋惜”的背后,有多少的真心了。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图:钟琴和其他大陆驻台记者祭奠罹难者)

如今,在事隔近两个月后,桃园检方最终将全案侦结,原本以为的“交通事故”,变成了“蓄意谋杀”。对于这份调查报告,只有当时提告的导游妻子有权提出异议,可以申请向台“高等法院”申请再议,要求检方重新调查。但陆客家属却没有这个权利了,为什么呢?桃园检方的说法是:当时陆客家属情绪太激动了,以至于检方无法和他们就“提告”部分进行沟通,因此陆客家属当时没有进行“提告”,而没有“提告”,就没有权利对桃园检方的调查报告提出异议。检方的说法很严谨,态度也很诚恳,遗憾痛惜之情也有充分表达,但当天结语却让我看不懂。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桃园检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生与死,而我们只能怜悯”。这份“怜悯”,带着暖暖的人道主义关怀,甚至超越了生死,只是请问,对于在辽宁的那些痛失至爱亲人的家属来说,他们要如何怜悯台湾这位“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游览车司机苏明成?他们又怎么接受因为“情绪太激动,无法沟通”,就失去了质疑检方调查结果的权利?如今,台湾方面已经斩断了所有的可能,只要导游妻子不上诉,那么,这个结论就是最后结果,陆客家属只能再就民事部分提出索赔。事件至此尘埃落定,但我总想起在桃园殡仪馆坚守采访的那几天,能感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周到和细致,慈济等民间团队对家属的陪护和照顾也很温暖人心,好多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人士在各种场合跟我们说,我们民间真的是尽心尽力了,但对他们之上的那些人,他们也无能为力。

一个驻台记者的《“火烧车事件”日记》 - 天天要闻

是啊,毕竟在那些人眼里,“大陆同胞”现在只是“大陆朋友”了!于同胞,是切肤之痛,于朋友,怜悯就好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