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入农历六月份了,人们常说六月初一是小年,因此,农村的人们特别重视小年的节日。在以前,新麦子已收获到家,人们会在六月初一这天,满怀丰收的喜悦摆上供品,祈求上苍秋季也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习俗和讲究,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的俗语应运而生流传了下来。
六月又称“未月”。“未月”是古代的人们运用十二地支的一种记时方法。按照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份: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已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因此,老人们多把六月称为未月。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就到了六月初六,农历的六月初六,也是个传统节日“天贶节”,贶即“赐”的意思。这个节日现代已经很少有人提及,只有少数地区还留有这个节日的部分习俗。在民间,对于六月六的说法有很多,但多数人们都称之为“晾晒节”。
传说这个节日与唐僧西天取经有关。唐僧西天取经在回返时被生气的老鼋掀翻到河里,并因此晾晒被打湿的佛经。这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就变成了吉利的日子,人们为了沾福气,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后来人们沿习成“晾晒节”。
“六月六晾晒节”
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晒衣物被子,强烈的阳光能够把衣物被子里的各种虫子都晒跑,从而更加的干净,过去的时候生活条件差,被子里面经常会有跳蚤之类的寄生虫,而在六月六这一天进行晾晒,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的确能够很好地将这些虫害去除掉。
除了晒被子衣物之外,还会晒制农产品,像收获之后的夏粮,在这一天也会摊起来晾晒,有的老人说,在六月六晒粮食,能够让粮食一年不生虫。所以对于六月六的到来,也是人们忙着晾晒粮食的日子。
六月六除了晒这些之外,过去教书的还把这一天当作晒书的节日,所以,一些文人称之为“晒书节”。在这一天把书进行晾晒,不但能够让书不再生虫,从而也能够更好地保存下去。
因此,人们对于六月六的天气情况就非常的重视,都希望有个大晴天晒一晒自己该晒的东西。俗话说:“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这是什么意思呢?六月初六阴天,牛羊就会贵吗?阴天和牛羊贵不贵又有什么关系呢?
“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农历六月初六日这天阴天下雨的话,牛羊的价格以后就会高涨。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大家知道,在以前贫穷的年代,科技不发达,根本不存在现在的气象台预测,人们也只能够通过常期的观察来总结。古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六月六这天的天气情况,和以后的天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如果农历的六月初六阴天或下雨,那么,后期的天气就会阴雨连绵,下个不停。反之,则是天旱少雨的情况。如果下雨多,就会引发洪涝灾害,就会危及农作物和家畜,从而给家庭带来损失,因连阴雨,影响农作物丰收,养牛羊草料不足,从而造成牛羊短缺,牛羊的价格也就会相比往年贵。因此,也就有了“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的说法。
显然,这句俗语对于现在来说已不太适用,毕竟现在都是科学养的殖,而且又有着先进的天气预测,人们是都可以防患于未然的。不过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如果农历六月初六日当天,不见太阳是阴天或下雨的话,是很容易出现后期雨水增多的现象的,如遇此天气,要提前做好防涝的准备工作,以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具体是不是这样,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当然了,俗语对于天气的预测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不能一概而论。老一辈既然有此说法,准不准确是一回事,最少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不知大家对于六月六天气的预测,还听到过什么俗语,欢迎留言评论区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