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2022年07月01日03:32:24 热门 1776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墨尔本,世界咖啡之都,是咖啡师心目中的朝圣地。

到墨尔本的咖啡馆,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一年,赚到10万以上的现金。然后回到小城,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是很多咖啡师的梦想。

但,这是个完美的计划吗?

索菲娅是临夏绿茉咖啡的创始人,2017年,她只身赴澳打工。从一个在咖啡机前瑟瑟发抖的小白,到一个让顾客赞不绝口的咖啡师,索菲娅在墨尔本度过了难以忘怀的365天。

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作者国君


一、门店营业额骤降,我决定去澳洲学咖啡


我叫索菲娅,不是艺名,真名马索菲娅,生活在临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大学毕业,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在本地开了一家咖啡馆。

临夏属于五六线小城,我的店200平米,设计感很好,主营西餐和咖啡。当时的我连精品咖啡都不懂,更解释不清拿铁、卡布的区别,咖啡一个月出杯量少得可怜。好在西餐在小城尝鲜的人很多,生意还不错。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索菲娅的咖啡馆


2016年,情况就不太好了,营业额逐月下降。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的营业额是0,一整天没有一个客人,所有的服务员都坐在店里,大眼瞪小眼。我知道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去一个更宽广的地方看看,学习一下,才能继续经营好这家店。

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澳大利亚的打工签证,当时很多人抱着玩儿的心态去那边。这几年我觉得墨尔本满足我所有的需求:提升咖啡技术、学习经营思路、感受异域文化、同时尽可能多地赚一些澳元。

抢名额、考雅思、面签,一通复杂的操作下来,2017年5月份一切办妥,我不远万里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咖啡探寻之旅。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墨尔本吸引着许多人


但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二、10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想在墨尔本做咖啡师有多难


到那边的第一件事是找房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中意的房子。于是在墨尔本前一秒还艳阳高照,下一秒就瓢泼大雨的天气里,淋着雨等了房主一个小时,看电影迟到的房主不仅毫无歉意,得知我是打工签证后,拒绝租给我。

回去的路上看见满地的落叶,就捡了一片回家,隐约觉得我在墨尔本的生活不会那么顺利。

果然如此。

在墨尔本,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遍布街头巷尾,只要在有人的建筑下都会有一间咖啡厅。除此之外,在晚间的市集,在有球赛的体育馆门口,甚至是海港游轮的登船口,都能看到支着小摊,或是藏在小巴车里面的“移动咖啡厅”。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在国外,咖啡厅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初我觉得,在遍地的咖啡馆里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但由于我执着于找一家精品咖啡馆,甚至还“痴心妄想”能够进入一家名店学习,这事儿就难了。

前后一共投了100多份简历,墨尔本的名店基本上都投了一遍,拿到过几份试工,但都拒绝了我。现在看来,被拒绝也是正常,因为当地经验太不足了。

第一次到一家店面试,进门之前,我反复练习那几句自我介绍,希望自己的口语能听起来流利一些。但Head barista(应该可以译作咖啡师长)稍微问了我几句“行话”,比如:曾在哪里工作?咖啡的出杯量多大?一天用多少公斤豆子?熟悉什么机器?我整个都是懵逼的状态。

其次是我没有当地工作的经验,对于墨尔本的咖啡馆来说,他们不在意你曾经有多少年的经验,他们只在意你有当地门店的经验。

墨尔本有名一些的咖啡馆,有的周末可能会卖到上千杯咖啡。在保证咖啡品质的同时,速度要非常非常快,通常一台机器后面有3~4个咖啡师同时在做咖啡。所以,墨尔本所有的咖啡馆在筛选简历时,非常看重是否有本地经验。

第三是实操技能不足。有时候面试,Head barista会直接叫我进去做咖啡给他看。虽然大部分会微笑着告诉我回去等消息,事实上可能我转身出门的同时,简历已经在垃圾桶里了。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能力和经验不足使Head barista给索菲娅“关上了”工作的门


中间曾有过让我去做兼职,每周工作1-2天的店,但由于我想找全职的,错误地拒绝了。现在想想,先从兼职积累当地经验,提升技能寻找下家是个多好的机会。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穷、压力、自卑、孤独……每次想着是不是要降低要求,或者放弃的时候,我只能跟自己说一句话:Sofia,你不能怂。

在异地的夜晚,躺在被窝里哭过之后,第二天又拿着简历奔波在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馆之间。


三、咖啡师炼成记:时薪100元,吃饭不能超过15分钟


在一次次投递简历的过程中,我终于摸清了那些“行话”该如何回答,然后有了一些试工的机会。我遇到了一家特别缺人的咖啡馆,我去面试的当天,刚好有个咖啡师辞职了。

这家店对我并不满意,但又太缺人。于是经理告诉我,我只是一个临时顶替,找到了咖啡师就要换掉我。我当时提的条件是,让他做我的推荐人,在简历上写在这家店工作过,双方欣然成交。

在这里最初的工作,就像一场噩梦。墨尔本的咖啡馆咖啡冲煮是流水线作业,有人专门萃取、有人专门打奶、有人专门拉花。

我被分配的是打奶,每天都要打掉10几公斤的牛奶,一天300多杯,6种奶。我要分配不一样的奶给不一样的咖啡,有时候一个单子4杯不一样的牛奶咖啡,4种不同的奶,不同的奶泡厚度,简直抓狂。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索菲娅第一份工作,就是站在这个咖啡机左边不停打奶


我的神经高度紧张,不能分一点点心思,连中文聊天都做不到,别提英文交流,直到我右手食指上起了茧子 ,打奶才稳定了,流程也摸得熟悉了。半个月后他们找到了咖啡师,我就到了另一家。

有了推荐人,有了当地的一些经验,我终于找到在一家咖啡馆工作的机会。每天6-8小时,一小时20刀(澳元,约100元人民币)。

这家店叫UT79,对我来说,是炼狱般的经历。墨尔本的咖啡师都是早上6:15开门,7:00正式营业,住在郊区的我,基本上5点就要起床赶往店里。

这是当时一位老奶奶的单子,早上10点,咖啡已经快出了100单了(100单意味着可能快200杯咖啡了,因为有些单子上可能会有3-4杯咖啡)。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早上10点,咖啡已经快出了100单


这家店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不仅端咖啡一次要3杯,左手打奶时右手还要干别的。Head barista反复强调的就是,必须同时做两件事。

我的神经又开始紧绷,因为大家流水线作业,一个人的失误,就会给别人带去不便,导致整个工作流程中断。所以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我不停地去想办法,怎么记住一切,让自己不出错。我当时脑子跟不上,我还去药店买了一个补脑的保健品,叫什么银杏叶片,加强记忆力集中精神的。

中午吃饭是店里负责,但是必须在15分钟内解决,因为工资是按照小时算,吃饭超过15分钟就会被扣除半小时薪水。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日常忙起来,左边会压着十几甚至二十几张单子


刚开始连续5天工作,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每天早上起来手都是肿的。常常是下了班就先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再回家。

同时考验我的还有英文水平,除了流程出错,我更害怕顾客点单或者问我问题。有时候我需要问好几遍,有时候压根听不懂,有时候听懂前面的后面的就忘了。脾气好的客人会说算了没事,脾气不好的客人会用一种质疑的眼神看着你,那种眼神会秒杀你所有的底气和自信。

但也是在这家店里,我的咖啡技术和口语光速进步。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工作中的索菲娅


刚开始在AU79工作时,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奶,为了练习英文,我经常参加同事聚会。后来在一次同事聚餐时,Head barista知道了我在国内有一家咖啡馆,知道了我来墨尔本的目的,就开始教我很多东西。从最基本的打奶、到咖啡的萃取、再到怎样才能快速且有效的工作等等。

我的英文水平也得到了锻炼,一开始连最基本的服务用语都说不上来,最后基本可以做到顺利接待客人、为顾客点单、以及解决一些她们简单的求助。

我的自信心也在慢慢恢复,每天无论是同事还是顾客,当听到他们说:“Sofia你的咖啡太好喝了。”我这一天就满足了。

这时候,我除了一周5天的工作之外,还经常在休息的2天中,抽出一天来做兼职。墨尔本兼职的时薪是30刀,高于全职,所以一天兼职赚的钱也很可观。

但真的是累到灵魂出窍,每天5秒钟入睡。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索菲娅所在的咖啡馆内部环境


当我在墨尔本,工作和生活都渐入佳境的时候,到那边已经8个月了。一年的签证过去大半,距离回国只剩下3个月,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还未离开,已经开始想念。


四、回国后,迅速把自己咖啡馆转型升级


回国后,我果断给我的绿茉咖啡转型,做精品咖啡馆。

1、升级设备和物料。

换了磨豆机、咖啡机等,花了原来5倍以上的钱。

2、降价。

墨尔本的咖啡真的很便宜,一杯牛奶咖啡才4刀(约20元人民币),还不到一顿饭的三分之一。

3、坚定咖啡+餐的经营思路。

墨尔本遍地咖啡馆里,很少有不带餐的。对于澳洲人来说,咖啡馆就是快速补充能量,满足吃喝需求的地方,大部分的咖啡馆都有早餐、午餐供应。所以墨尔本的咖啡馆客单价在30-40刀之间。

4、改变咖啡馆的调调儿。

咖啡馆在国内是一个安静的、播放着轻音乐的、让人遐思的地方。在墨尔本就不是,通常的咖啡馆都很吵闹,人们平时怎么说话在这里还怎么说,并不会刻意降低音量,注意言行。想想咖啡馆本就是一个让人休闲舒适的地方,如果需要刻意压制自己,谁还会经常来呢?

5、不定期开展杯测。

在墨尔本大部分的店都会定期做杯测会,用相同的配方和冲煮方式,冲煮不同的咖啡豆,来感受咖啡的干香、湿香、甜度、酸度、风味、醇厚度、后韵等等。回国之后,我就不定期在店里开这样的杯测会,教会客人品鉴咖啡。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澳洲咖啡馆的杯测会


一系列改革下来,我培养了一批忠诚的客户。现在一个月消耗15公斤的生豆,大概500杯的量,虽然数据和上海差得远,但在我们这个五六线小城,我已经很满足了。


五、在澳洲一年真能攒20万?


墨尔本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真的是听起来很诱人:一小时100块,一天8小时,800块,一月工作22天,基本上能拿到将近2万元人民币。

其次是如果在休息日找个兼职,按照兼职时薪30刀算(兼职高于全职)一天下来也有1000多块钱了。理想状态下,月入2万,年入20多万不是梦。

但我要说,澳洲赚钱澳洲花,很少能够带回家。为什么呢?

1、除非你一到那边就找到了工作,不要像我,蹉跎了两个月,钱没赚到还没少花。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索菲娅2个月后,工作没着落,全身只剩这么多钱


2、澳洲赚钱多,但花出去的钱也都是澳元。拿我来说,一天工作6-8小时,一个月的收入在3000刀,和别人合住的房租一个月700刀。晚餐如果全部在家里做,很便宜,基本上超市30刀就能买到一周的食材,但每天太累了,出去吃一顿普通饭菜约12刀。

最关键的是,在墨尔本这样的城市,生活太丰富了,你会忍住不花钱的。要去探店学习,要去社交聚餐,增加感情练习口语,要去体验一切,要买一些也许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好物。

3、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对于环澳旅行,大部分人都无法抗拒。那里的风景太美了,一趟旅行下来几万块就没了。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大部分人都无法抗拒环澳旅行


4、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不外出就餐、不聚会社交、不买买买、不旅行,一周5天全职+1天兼职的拼命状态下,攒10万以上人民币不成问题。但这太难太难了。

5、综上,去澳洲提升咖啡技术、学习咖啡知识是很好的,但要是抱着攒钱的目的,我只能说很难。


六、到底要不要去澳洲做咖啡师?


在墨尔本短短一年,我也认识了很多国内来的优秀的咖啡师。所以要是有人问我该不该去澳洲,我觉得你最好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影响。

我见到很多人,来了几周就回去了,就是因为自己也没想清楚来干嘛,在宣传片上看到又赚钱又好玩儿,很嗨皮。但实际情况又累又苦,和自己想象落差很大。

明确我是去干什么的很重要。澳洲生活太丰富了,不断会有人邀请你去这里去哪里,干这个干那个,如果你目的不清,很可能会被别人带节奏。我当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有人邀请我去三明治店做咖啡,我差点就要去了。后来别人告诉我,“想想你是来干什么的,你去那里就是在浪费时间”。

最后,我想对有澳洲梦的同行说一句,老友记中Monica对刚踏入社会的Rachael说的话:“欢迎来到这个真实的世界,它糟透了,但你会爱它的!”


跑到澳洲做咖啡师,我一年赚了20万 - 天天要闻

本文整理自绿茉咖啡创始人索菲娅口述。

统筹|政雨 编辑|若云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