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祝石与他的中外朋友

2022年06月29日00:27:02 热门 1566

祝石与他的中外朋友

原创 蔡予新

明末,海外的天主教循水运之便利,涉足兰溪。明崇祯十六年初(1643年2、3月),29岁的意大利耶苏会士马尔迪诺-马尔蒂尼(1614--1661)来到中国,他途经广东、江西、江南。1643年6月27日,他来到上海,耶苏会士潘国光(1607--1671)教他汉语,并且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卫匡国,字济泰。1643年10月,卫匡国又来到杭州,游历了浙江的许多地方,包括兰溪。1644年7月6日,他重回杭州。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三月,金华、兰溪一带纳入清朝版图。清顺治四年五月(1647年6月5日--7月1日),卫匡国来到兰溪的耶苏会驻地,见到本地文人祝石,在祝石的帮助下,《逑友篇》成书,于1661年出版。

祝石(1602--?),明末清初兰溪人,清顺治朝岁贡。他的事迹见于《嘉庆兰溪县志》和《光绪兰溪县志》。光绪县志卷五人物、文学:“祝石,字子坚,曾从金华朱大典游,不屑屑于章句,好读韩非子书,所作多聱牙屈曲之文。其论经济,识地高卓,黜浮崇实,济时硕划,有可见诸施行者。尝评古今相业,于伊尹外,远取管仲、子产,近则诸葛亮、王猛、李德裕、高拱、张居正,皆别具识眼,徐东海深服其才。”

祝石可能是首批信仰天主教的兰溪人,是兰溪天主教历史的见证人。这一点,旧县志不曾记载。

卫匡国在其著述的《鞑靼战记》(资料见于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代西人见闻录》)中提到,他与朱大典(1581--1646)是私人朋友。祝石是朱大典的学生,由此推定,卫匡国通过朱大典的关系与祝石相识。祝石与卫匡国的交往日益深厚,由于卫匡国的中文水平有限,他的著作《逑友篇》是他口述,祝石为之笔录成书。1647年,祝石46岁,而卫匡国33岁。祝石为《逑友篇》写了叙言,题:“兰溪祝石子坚氏识”,“丁亥(1647)五月,卫济泰先生过玲岩,时山楼坐雨也。言及交友论,先生曰:不此止,因日授数百言、或数十言,间抚手吁曰:玅理,惜无言字莫形。复沉思久久,顾石曰:且尔,因复授,讫,日计五矣。自先生言出,而益知友之不可少也。不可少之故,为益己之身神。夫泛泛以逑,损者觉益,复著损者等何,等何,损益昭。而逑之之道,人乐遵,且知人世事势所极,情因以必有,析以理所不可不然,不得不然,不可不然者,宐也。宐者,上主所定之公性也。不得不然者,爱也。爱者,上主所赋之仁性也。宐也,爱也,故人乐遵也。先生伟仪修体,而神明慈烨,望之犹天神,所谓至人也。愿读是篇者,惟求理之非是,勿以傲睨横衷,理是,则益身神,益者何?修德。明修德,自能事上帝。”在夏日雨中,祝石与卫匡国在山间小楼屋里会晤,交流共同感兴趣的宗教话题。整整五天,两人合作,由卫匡国口述,祝石笔录,《逑友篇》问世。祝石在叙文中赞美卫匡国:“先生伟仪修体,而神明慈烨,望之犹天神,所谓至人也。”崇拜之神情,油然出露于笔尖。

1648年,卫匡国在杭州,1650年,他赴罗马教廷复命。1655年,卫匡国撰著《中国新地图集》(资料见于2012年华东师大出版社《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卫匡国研究》)在欧洲出版。在书中的“第十省、第五府 金华”一节中,他写道:“在兰溪还有一座架在船上的桥,比原来那座被靼鞑人烧毁的旧桥还要漂亮。”但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卫匡国研究》的研究者在注释中,称这座浮桥是“指坐落在兰溪县北11里处的普济桥”,依据是《大明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的记载。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大明一统志》中“普济桥”是这样记载的:“在兰溪县北一十里,宋绍圣中,维艚百艘以梁溪上。复更名望云,即今之女儿渡。”《大清一统志》中“普济桥”是如此记载:“在兰溪西北十五里女儿渡,宋绍圣中,维百艘以梁溪上,名普济桥。后更名望云。今桥废,仍以舟济。”《光绪兰溪县志》卷三“桥渡”对普济浮桥的记载是:“平渡镇即女儿渡也。宋绍圣中,邑人刘思恭维舟建梁,曰:普济,又曰下浮桥。后邑人刘藻、县尉李公彦相继修治,改名:望云。久废,明成化间,济渡以舟,东岸有待渡亭。”明末诗人江伯容有“女儿渡”诗:

溪头绿柳拂晴沙,溪上红裙映晚霞。

日落归人争渡尽,竹篱灯火是渔家。

由此可见,明末,女埠的普济浮桥早已不见踪迹,也未复建。卫匡国说的“一座架在船上的桥”其实是指兰溪城西外的悦济浮桥,江伯容有一首“浮桥”诗,记述当时美景:

一道长虹卧碧泓,游人如在镜中行。

最堪霁后江天廻,几处笙歌踏月明。

《光绪兰溪县志》卷三“桥渡”悦济浮桥:“明季废于燹,国朝顺治辛卯年(1651),知县季振宜重建。”县志只说这座浮桥毁于兵燹,至于谁烧毁的,没有说明。卫匡国直指“被靼鞑人烧毁”,即清兵所为。县志上说浮桥完工于1651年,然而,1650年,卫匡国赴罗马教廷复命,途经兰溪,他已经看到了新造的悦济浮桥,两者的表述存在时间差异。《中国新地图集》也提到“这里有许多基督的信徒,而且在兰溪已经开始修建第一座教堂。”他还讲到乌桕和桐油,这是兰溪特色的农产品。清代乾隆时期,汪启淑寓兰溪时,曾述:“马公滩上多桕树,晚秋之际,火齐万串,殊大观也。”其《兰溪櫂歌》中有诗:

马公滩外少人家,潦净波澄露白沙。

秋晚东峰亭上望,一江红叶艳于花。

1658年,卫匡国带着传教士南怀仁等人再次来到中国。1659年6月11日,他从澳门重返杭州。同年9月,从济南赶赴兰溪的方济各会会士利安当路过杭州,与卫匡国见面,两人就罗马教廷关于“礼仪之争”的裁决“亚历山大七世圣谕”进行辩论。1661年6月6日,卫匡国在杭州去世。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祝石与他的中外朋友 - 天天要闻


祝石“性本倜傥,又擅医术,浪游江湖间,所交多知名士。”他自述“予少秉质弱,即三伏中,必紧裹重衣厚被,否则头岑闭,鼻间吐血,夜复遗滑。”久病成良医,祝石挟医术遨游江湖。他精力充沛,年近古稀,尚未归乡息影。“庚戌(1670)年季秋,予客于无锡吴伯成使君署。”康熙十一年(1672),已是七十一岁的祝石仍泛舟于宜兴西氿。他与陈维崧(1625--1682)、钱谦益(1582--1664)、方以智(1611--1671)、徐干学(1631--1694)、季振宜(1630--?)、屈大均(1630--1696)、陈恭尹(1631--1700)等名士多有交往,并有诗文酬唱。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十一有一首“走笔赠祝子坚兼订中秋炼药之约”:

昔闻汉祝生,厉节希史鱼。抗论柱监铁,彼哉桑大夫。

子坚岂其后,席帽北上书。叫呶银台门,奋臂叱庸奴。

朝右咸缩舌,投劾归寒庐。读书金华山,抱膝候皇虞。

邂逅古仙人,校以青囊书。采掇草药精,烹炼投冰壶。

壶中药涓滴,可以苏寰区。上医在医国,何事公与孤。

我老逼耄耋,藉子润雕枯。兰江一棹来,十载抒郁纡。

饮我香草露,一酌炎□除。太息语子坚,火云蒸八隅。

天地如笼甑,雩舞空嗟吁。我闻华元化,心孔察锱铢。

脾腑或半腐,处药为栉梳。悲哉今世人,心脾烂无余。

车上徒悬蛇,束手将何如?子坚向天笑,仰视飞鸟徂。

相期八九月,访我红豆居。白月正中秋,玉盘承方诸。

我家虞山侧,药草多于蔬。自从虞仲来,采药皆仙儒。

我埽乌目云,候子双飞凫。庶彼淳于斟,于焉逢慧车。

《光绪兰溪县志》收录了陈维崧《湖海楼集》赠祝子坚诗:

天下争传浙奇士,冯翁祝叟两人是。

翁也任侠倾公侯,叟也卖药游都市。

今岁杪秋叟谐余,袖中一卷龙威书。

权奇兀奡老蛟瘦,喧豗鞺鞈长鲸呿。

老生读只苦噤齘,野夫快若遭爬梳。

叟之治药亦如此,庸师那复知其理。

扁鹊隔垣众囗呶,无且提囊万人指。

兰溪溪头千叠山,巉崖沓嶂何孱颜。

仙毛异卉不知数,上池橘井流潺湲。

舁妃擣药白玉臼,天女洗头青髻鬓。

叟归炼药于其间,银房丹灶光璘㻞。

-----

叟归且复饮余酒,山县苍苍只回首。

还有一首“送子坚之梁溪诗”:

兰溪老翁今华佗,躯干削若青桐柯。

酒酣肺腑露芒角,兴到纸墨盘蛟龙。

作人豁达何飒爽,论史摆落穷根科。

袖中一卷口自哦,青红崩剥字不多。

----。

桐城人方以智《方子流寓草》卷五有一首诗“客中闻贼信作示祝子坚”:

半醺徒击鼓逢逢,奈有牢愁托寓公。

游子梦中儿女泣,邹人书上室家空。

昨闻征剿云全北,日对饔飧怒大东。

太息文辞何所用,少能骑马学弯弓。

《光绪兰溪县志》提及祝石“著书不一种,所存惟《希燕说》。”该志卷七经籍子部,有关《希燕说》如下:“希燕说,祝石撰,王崇炳曰:子坚先生好韩非子书,好为聱牙屈曲之文,著书不一种,予只见其著希燕说,盖有激于明末空谈之盛,而然其嗤鄙儒术,不无过当,要其说则有卓然,不可磨灭者。”

祝石的著作除了《希燕说》,目前所知还有《知好好学录》,这两本著作均由黎元宽(1607--?)作序。根据文献检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收藏了祝石的《知好好学录》稿本六卷。这部稿本原是“嘉业堂藏书”,其藏书标签上有如下信息:“《知好好学录》六卷,兰溪祝石撰,旧钞稿本十册,知不足斋旧藏,集部别集类。”前页题:“知好好学录,兰溪祝石子坚纂,男师正叔张、门人姜韬子发仝较。”“较”同“校”,明末,避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7在位)的名讳,清初人们书写仍有延习。《知好好学录》的“自序”由祝石自撰,末题:“康熙十一年(1672)九日、七十一翁祝石子坚识于阳羡西氿舟槛。”“九日”或系“九月”之误笔,或脱漏月份。“阳羡”指江苏宜兴,即祝石在宜兴船上写的这篇序。书中有“引”,末题:“兰溪祝石子坚识,时乙卯(1675)清和月朔、年七十有四。”全书共六卷,各卷内容分别是:卷之一书信类:卷之二书信类:卷之三论纪:卷之四序文:卷之五杂著:卷之六医类。在“目录”之前,有这样一段文字:“昔有称其人为好学者,曰:予非能好学也,但知好好学耳,因窃取以名鄙撰。”祝石明白无误地说出了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取名《知好好学录》的原因。东阳人王崇炳(1653--1739)没有见过祝石的《知好好学录》,他说:“予只见其著《希燕说》”。

由于《逑友篇》中有这一段:“丁亥(1647)五月,卫济泰先生过玲岩,时山楼坐雨也。”有观点认为“玲岩”就是灵洞山中的“玲珑岩”,并推测祝石居住在那里。其实,祝石在《知好好学录》中已指明他的居住地。该书中有篇“山居”,他说:“予居紫岩乡山村,名八石溪之棠邨。”在“山居之友”篇中,则称:“紫岩乡,古题也。刘孝标之前,已前名矣。乡倚山,郡之迤北。丙戌(1646)夏,予居其中,眺听卧行,随时皆有开凉苍荒之致。”丙戌即清顺治三年,这年三月,兰溪纳入清朝版图。可能是时局变幻的原因,夏天,祝石即从兰溪城中迁居至紫岩乡八石溪之棠村。祝石的门人姜韬是金华人,《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文学”中提及姜韬,“徐腾,字筼溪,邑诸生。少从金华姜韬学,韬撰《金华言行略》未就,腾踵成之。”意思是金华姜韬想撰写《金华言行略》一书,但没有写完。兰溪徐腾接着把这本书写出来了。《知好好学录》中有篇“姜子发纪略”,题识:“丙寅(1686)中元巳刻、八十五老人祝石烧黄熟涤端砚而识。”祝石说:“姜子发,名韬,奇士也。虽住金华白竹,距予舍仅五六里。”白竹今在金华竹马馆附近,祝石说白竹离他居住地仅五六里之遥。早在乙已(1665)重九日,祝石写有一篇“吴幼生传”,说:“予尝于河浒村馆访幼生,归必同予沿板桥清溪,随语随行。”可见,祝石当时活动地域大致在兰溪与金华交界处。

祝石生性好客,喜结交朋友。书中有篇“告友”,非常直白:“予性好友者也,好,好友者也,设得笋韭之鲜,必欲招我好友同下其箸始快。”有了时鲜菜蔬,必呼朋唤友一同分享快乐。

《知好好学录》卷之五杂著中有“偶吟”,收录祝石的一些诗,并有姜韬写的一段按语:“师生平不作诗,诗之作偶耳,即偶作亦非诗人诗也。附录杂著后,以俟知者之少游泳其性情,门士韬识。”祝石不擅长做诗,留存的诗确实不多,现录二首,一首“棠村桥”,是描写他居住地的一座桥:

雨余林气静,山晚日光斜。

野店依孤树,村桥溜石洼。

鸟啾沙啄水,犬吠竹围笆。

白首锄云者,东风自一家。

另一首是评价名人王阳明的诗,题目为“读王阳明集”:

尽道巍巍戡乱人,误将理学号名臣。

阳明书院曾经过,莫戴儒酸尺二巾。

祝石在诗中高度赞赏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的功绩,对王阳明“理学名家”之誉倒是很不以为然,颇惊世骇俗之论,王崇炳曾说祝石“其嗤鄙儒术”,果不其然。

卷之六是“医”类,有一篇“录医引”,落款:“康熙五年(1666)仲冬之朔、八石溪七十老人祝石子坚氏识。”该年祝石六十多岁,“七十”或为稿本误录。还有一篇“医信”,落款是“康熙六年(1667)花朝、坚老人祝石识于漳边竹里。”“花朝”古时“二月十二日”,即百花之神的生日。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祝石与他的中外朋友 - 天天要闻


《知好好学录》序文题作“南昌友人黎元宽左严氏撰”,文中说:“余既序子坚《希㷼说》,乃时阅其《知好好学录》文,复不能止其言,以为引。”黎元宽,字左严,号博庵,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兵部郞中,授浙江提学佥事,《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一记载“元宽以文体险怪论黜。”《烈皇小识》 卷四“浙江提学佥事黎元宽以文体事褫革。”明亡后,深居简出,闭门读书终老,著有《进贤堂稿》。黎元宽在明时被罢官,他的著作在清代遭“文字狱”之累。《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千七十五: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正月甲寅,“江西巡抚郝硕查出明季进士黎元宽《进贤堂集》,及其子黎祖功所著《不已集》,均核有违碍语。除将原书缴销,并行文各督抚严禁。”清廷禁毁了黎元宽的著作,由黎元宽作序的祝石著作自然也受到牵涉,因此流传极为稀罕。至今未见《知好好学录》刊本,目前只知仅有稿本保存在海外。

祝石猎涉广泛,他信仰天主教,与卫匡国、黎玉范、郭多敏、刘若翰、巴道明、许斐禄、希佰禄等西洋传教士交好,同时,他对中国传统的风水之说颇有讲究,中外学识交融,并行不悖。当时,有一位衢州人周召对祝石的风水学识非常崇拜,在他撰著的《双桥随笔》中说道:“世人喜谈风水,每见钜公名流,以及村氓市叟所至皆然。惟余不自揣,窃以为非然,所谓独拍无声,徒来一握为笑耳。已闻兰江祝子坚先生所见略同,余虽未尝登其堂,读其文而神交已久,往往依之以自壮焉。”兰溪人唐彪对风水之说也有研究,且与祝石的交情很深厚,两人经常相互切磋风水。唐彪(1640--1713),字翼修,家住兰溪城中,清顺治十八年(1661)岁贡。自幼博览群书,曾求学于黄宗羲、毛奇龄。历任会稽、长兴、仁和训导。解职后,益力于学,时誉为"金华名宿"。著有《身易二篇》、《人生必读书》、《读书作文法》、《父师善诱法》等。唐彪曾给祝石写过一封书信,信中要求祝石删除文集中的一篇文章,“谓其集中有大辟风水篇,急宜删去,恐以不纯之文而为万世之口实。”周召不认同唐彪的冒突,“余以翼修此语为尤非敬,再质之。”他认为“子坚风水说,引据凿然,但有五经不谈风水之语,故翼修即以五经折之,余不自揣而又即以五经折,翼修未知不至深讶否。”

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德礼贤著《中国天主教传教史》叙述,清顺治时,在浙江传教的除耶苏会外,还有方济各会及多明我会。许多马尼拉的西班牙多明我会士从福建进入浙江,居住在兰溪附近。耶苏会士自杭州溯钱塘江南下,汇集于兰溪。耶苏会与多明我会两个教派对中国教徒祭祀问题有岐见。康熙二十三年(1684),时已83岁的祝石等6位兰溪教友上书罗文藻主教,请求他早日来到兰溪宣教。这封书信署名Cho Xe,是祝石的译音。祝石高寿,卒年未知,有待资料详证。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