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凉席”,为何淡出中国家庭了?网友:沦为时代的眼泪

文|春和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曾几何时,竹席的清凉、草席的柔软、藤席的柔韧,构成了中国人“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夏日仪式。

如今走进卧室,空调的白噪音取代了竹席的窸窣声,冰丝床单覆盖的床铺难寻一丝席纹。

这个曾家家必备的“夏日密码”,为何在科技浪潮中逐渐退场?

各类凉席

作为夏日寝具的主角,凉席家族曾凭借多元材质各领风骚。

让我们先从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凉席初代目”说起。

作为中国传统寝具,竹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它曾是中国亿万家庭夏日里的“宠儿”。

在过去,夏天睡竹席、吹电扇是每家每户的夏日标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席的弊端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竹席的凉感会随着接触时间变长而减弱,只有短时间接触才会感受到明显凉意。

不仅如此,长时间使用的竹席,其表面往往会留下一个清晰的“掉色人形”,那是身体长期接触导致的色素沉着痕迹。

新竹席又难免有竹刺,扎到身上必是让人一番龇牙咧嘴。

而睡在竹席上的人,皮肤上也常常会压出一道道细密的席纹印子,仿佛被烙上了独特的“睡眠印记”。

竹子的吸湿性又比较强,遇到南方的梅雨天气,竹席缝隙特别容易滋生霉菌,产生异味。

而其不能折叠,不仅清洗晾晒十分麻烦,收纳也比较占用空间。

在竹席风靡的日子里,草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

这里说的草席可不是稻草编织成的,它是由柔软的草茎编织而成。

不同于竹席的坚硬,草席比较柔软亲肤,在凉感上,草席的受热也相对均匀。

但草茎多是天然有机材料,虽说经过一定的处理,但还是非常容易吸引虫子,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不知不觉草席就会成为螨虫的温床。

皮肤脆弱的人睡了这样的草席,很容易出现皮炎

在潮湿天气里,竹席和草席都容易滋生细菌。

为此,一款新颖时尚的“麻将凉席”应运而生。

麻将凉席有一定的厚度,样式美观。

虽然它分量较重,但具备可折叠的特点,清洗、晾晒和收纳都十分方便。

这种凉席不仅拥有普通凉席的清凉体感,还解决了市面上常见凉席因潮湿滋生病菌的难题,为人们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选择。

麻将凉席因其优点,流行一时。

然而,看似完美的麻将凉席,却在实际使用中暴露了工艺短板。

睡醒出门,被人一眼看到身上的凉席印,就能得知家里睡了什么席子,麻将凉席在人身上留下的印子,比竹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其制作工艺不好,在睡眠过程中还会出现凉席“夹肉、夹头发”的情况。

当工艺短板限制了麻将凉席的流行,人们对养生寝具的需求催生出新的凉席形态 。

由天然藤条精心编织的藤席逐渐走进更多家庭。

多数藤席采用天然藤条编织,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主打环保健康,不用担心久睡过敏。

藤席表面光滑柔软,就算睡一整晚,皮肤上也不会留下难看的压痕

导热性良好,能快速吸收人体热量,而且透气性佳,藤席的优势肉眼可见。

同时其本身具有的韧性,能对腰部、颈部起到支撑作用,处理后的藤席韧性强,不易断裂变形,特别适合久坐、久卧人群使用。

天然藤条散发的草木清香,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让人更易入睡。

在清洁收纳方面,藤席也十分便捷,堪称凉席中的“王者”。

然而,即便集天然、养生、便捷于一身,藤席仍难逃时代洪流的冲刷。

冰丝席比藤席更软,散热性更强。

乳胶凉席相较于冰丝席质地更为柔软。

贴合肌肤的同时,透气性更佳,更具备抑制细菌与螨虫滋生的特性。

尽管凉席家族历经千年改良,从竹席的粗犷到藤席的精致,却始终困于材质的物理属性。

当科技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场关于“夏日清凉”的革命早已悄然发生。

更多选择

曾经的风扇只能吹出自然风来,现在的风扇可以吹出冷风,以前的风扇开起来可能会有声响,现在的风扇冷风呼呼吹却完全静音。

当电风扇都已经改进到如此地步,更别提空调在时过境迁中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不同的空调厂家在市场竞争中,打出了一张张“更节能,更环保,更快制冷,更有性价比”的王牌。

伴随着空调在市场上的推广,大众有了新的选择可以更快拥有清凉。

盖棉被吹空调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睡凉席这种选择显得“老土”起来。

而如果感觉盖棉被不够清凉,现在的床上用品也发展迅猛,功能令人惊叹。

冰丝四件套搭配空调冷风,让夏日睡眠告别黏腻,夏夜被热醒的情况渐少。

若觉得冰丝四件套性价比不够高,莫代尔纤维四件套也是夏日畅销选择。

顺滑冰凉的肤感,在无形间提高了睡眠质量。

想要更多的养生功能,石墨烯四件套会是不少人的选择。

其快速吸湿导湿,抗菌抑螨,防静电,深受对床品功能要求较高的人群喜爱。

天丝制品更是作为四件套中的夏日至尊VIP。

睡在上面如触云端,四季通用,其高透气性和吸湿性,加上天然面料光泽,在无形中还可提升卧室颜值。

当空调的冷风裹着智能床品的清凉席卷卧室,凉席的功能性价值开始悄然让渡。

当水冷/凝胶降温垫又成为比凉席更加柔软易收纳,又更不易藏污纳垢的新选择后,夏天家中铺凉席的人,又更加少了。

凉席就这样逐步退化成为了时代的产物,曾经家家可见的夏日床上用品,终究在科技的发展中蒙尘。

结语

凉席的“退场”,从来不是怀旧的注脚,而是生活智慧的迭代。

当竹席的“冰凉触感”遇上空调的“精准控温”,当草席的“天然材质”碰撞石墨烯的“抗菌科技”,我们告别不是“消暑工具”,而是对“将就过夏”的妥协。

藤席的草木香化作记忆的书签,冰丝的顺滑触感成为当下的答案。

科技从不是情感的对立面,而是让“清凉”更懂需求:

不必再与螨虫为伴,不必再受材质局限,每一次纳凉方式的升级,都是对“舒适生活”的重新定义。

或许某天凉席会成为博物馆的展品,但它见证过的烟火日常,早已融入更轻盈的时代温度里。

部分消息

麻将凉席怎么逐渐“凉”了|新华网

凉席真的“凉”了吗? 传统凉席热度减退 “新成员”与空调共存|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