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翻开老黄历一看,今天恰逢“闭日”,按十二建除的说法,这天宜收不宜散,得把精气神收拢起来,别让好运从指缝里溜走。
顺着老传统过日子,图的就是个心安理得、顺顺当当。
一、先说“1要做”:打扫除尘迎祥瑞
家家户户都得动起来——扫房子!您别以为这是普通的卫生大扫除,这里头藏着大学问。老话说“四月十四扫尘日,扫去晦气迎福气”,说的是把犄角旮旯的灰尘清理干净,连门框窗沿都得擦得锃亮。
为啥非要今天扫?这得从农耕习俗说起。四月正是春种结束、夏收将至的节骨眼,田里的活儿暂时告一段落,农民们正好腾出手收拾家里。扫尘既是告别春天的仪式,也是给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腾地方。更讲究的人家,会在扫帚把上绑根红布条,图个“扫走霉运,迎来红火”的好彩头。
现在城里人住楼房,没法像过去那样大扫除,但至少得把客厅、厨房收拾利索。要是碰上下雨天,不妨把窗帘被罩拆下来洗洗,晒干后带着阳光的味道,住着也舒坦。
记住喽,扫尘时别念叨烦心事,要哼着小曲儿干,这样好运才能跟着进家门。
二、再说“2不吃”:寒凉伤胃要忌口
老辈人讲究“两不吃”——不吃生冷海鲜,不吃隔夜饭菜。这可不是瞎讲究,里头藏着中医养生的道理。
第一不吃生冷海鲜。四月天儿说热就热,街边烤串、生腌海鲜开始招人喜欢。但这时候人体阳气刚往外冒,肠胃还虚着呢,吃多了冰镇饮料、生鱼片,轻则闹肚子,重则引发肠胃炎。特别是海边长大的朋友,别仗着从小吃海鲜就放肆,这时候管住嘴,等端午过了再解馋也不迟。
第二不吃隔夜饭菜。四月中旬气温已经蹿到二十多度,剩菜剩饭放一宿,细菌滋生得比兔子繁殖还快。有些老人舍不得倒掉剩饭,热了又热,结果吃出问题来。
不妨学学新做法:煮饭时少抓两把米,炒菜时少放两片肉,宁可不够再添,也别留剩菜。要是实在有剩的,赶紧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第二天彻底加热再吃。
三、最后“3不做”:守住底线保平安
第一不做:熬夜伤身。
现在年轻人总把“熬夜”当家常便饭,四月十四这天可得收敛些。老话讲“人卧则血归于肝”,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排毒的黄金期,这时候不睡觉,等于把身体排毒系统给关了。第二天起来脸色蜡黄、眼睛发涩,干啥都没精神。实在要加班,也定个闹钟,凌晨1点前必须躺下。
第二不做:吵架拌嘴。
四月十四是“闭日”,按老传统这天宜静不宜动,连说话都得和和气气。您想啊,家里要是为点鸡毛蒜皮吵起来,不仅伤感情,还容易把好运气吵跑。要是真遇上烦心事,不妨学学老北京人的智慧——泡壶茉莉花茶,坐在阳台看看云,等气消了再心平气和地聊。
第三不做:乱挖土动工。
这天,千万别在院子里乱挖坑、钉钉子。过去农村盖房动土都要看黄历,四月十四属于“土旺日”,这时候动土容易惊扰地脉。城里人虽然不盖房,但装修打孔、移植花草也得避开这天。要是实在赶工期,不妨先摆盆绿萝应应急,等过了四月十五再动工。
说到底,四月十四的这些讲究,不是让咱们迷信,而是教咱们怎么把日子过舒坦。扫尘是提醒我们定期整理生活,忌口是让我们顺应时节养生,不做三件事是教我们守住健康底线。这些老传统就像老棉袄,看着土气,穿在身上却暖和。
明天就是四月十五了,要是您今天没顾上这些讲究也别懊恼。记住一句话:心里装着对生活的敬畏,手里干着踏实的事儿,好日子自然会找上门。咱们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