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房子作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许多人在装修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白花冤枉钱,尤其是这6个“装修潜规则”,装修师傅绝不会告诉你!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1、 材料偷梁换柱,差价翻倍
潜规则:合同写“进口E0级板材”,实际用国产E1级;或标注“某品牌防水涂料”,却用最基础型号。
案例:某公司用国产板材替换进口材料,仅这一项差价达6000元。
避坑方法:
要求合同明确材料品牌+型号+色号(如“德高K11防水涂料柔韧型”),并单独签署《主材确认单》。
进场时扫码验证材料真伪,尤其是电线、防水涂料等关键材料。
2、水电改造:绕线+虚增损耗
潜规则:合同写“水电按实结算”,施工时故意绕线、多算米数,或提高损耗系数(如从8%提至15%)。
案例:北京王姐家90㎡水电报价1.2万,完工竟收3.5万,工长称“水管走了对角线”。
避坑方法:
签约前要求“包干价”,写明全屋水电总价,超支由装修公司承担。
签订《水电预放线确认书》,约定误差不超过5%,并对照国家标准核算损耗。
3、拆改费用:二次收割
潜规则:拆墙、铲保温层、全屋挂网等拆改项目被拆分收费,甚至以“未达施工要求”为由重复收费。
案例:铲耐水腻子费用是普通腻子的2倍,合同未标注导致多花钱。
避坑方法:
签约时明确“含所有拆改项目”,并让设计师标注拆改位置,写入合同附图。
警惕“拆墙另收费”“地面找平加钱”等话术,提前沟通费用是否包含垃圾清运。
4、 工艺偷工减料,验收标准模糊
潜规则:防水只刷1遍(标准2-3遍),瓷砖不泡水直接上墙(空鼓率超15%),或用非标电线(铜芯直径1.6mm而非1.78mm)。
案例:卫生间防水未达标,导致楼下渗水赔偿2万元。
避坑方法:
要求按国标执行:闭水试验水位20mm存水24小时,瓷砖空鼓率≤5%。
用手机闪光灯侧照墙面检查防水,敲击瓷砖听空鼓声,用游标卡尺测电线直径。
5、管理费重复收,设计提成高
潜规则:收取12%管理费却无监理服务,或推荐“个性化设计”(如岩板背景墙)提成15%。
案例:70%的增项来自“材料升级”,成本涨30%,报价翻3倍。
避坑方法:
对照建设部规定,管理费应合并收取,拒绝单独收取“设计费”。
签约前确定设计图纸包含全部造型,增项需书面确认。
6、付款陷阱:尾款失控
潜规则:合同写“验收合格后付全款”,但工长以“材料上涨”为由要求提前付款,或设置不对等违约金(业主违约扣1%/天,公司仅赔0.3%)。
案例:某网红公司跑路,60%业主已付95%合同款。
避坑方法:
采用3331付款节奏:开工30%、中期30%、竣工30%、质保10%。
明确“阶段验收标准”(如“吊顶龙骨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保留5%质保金至保修期结束。
终极建议:
合同细化:项目、数量、材料、工艺全写明,附施工图纸。
请监理:第三方监理费用约20元/㎡,可避免万元级损失。
留证据:施工过程拍照留存,用分贝测试APP查空鼓,指南针测墙面垂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