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在给宝宝进行腿部肌肉锻炼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宝宝的锻炼方法,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通过迈步训练锻炼自己的腿部肌肉;2岁左右的宝宝可以通过蹬腿的方式来锻炼;3岁的时候,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运动能力,适当的跳跃训练是很合适的。
锻炼腿部肌肉的重要性
1. 促进身体协调:宝宝1-3岁时的感官发育非常重要,进行一定的腿部肌肉锻炼,可以促进双腿和四肢的协调发展,此外,还会让宝宝的整体形象更协调。
2. 提高运动表现:宝宝腿部的肌肉有了充分的锻炼,在之后运动的过程中就能有比较出色的运动能力,还可以减少在跑跳等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等的问题,让宝宝能够更加开心地运动。
3. 增强身体素质:锻炼腿部肌肉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在锻炼的过程中宝宝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让宝宝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4. 促进新陈代谢:宝宝在进行腿部肌肉锻炼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也都会跟着运转,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宝宝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第一个阶段:引导宝宝迈步
宝宝腿部肌肉的锻炼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对宝宝来说,腿部肌肉的锻炼最好从迈步开始,当孩子的腿部有了力量,神经系统也可以控制腿部的动作后,爸爸妈妈就可以让宝宝尝试迈步,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双腿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孩子的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而且,这个过程还可以帮助宝宝学习走路,可谓是两全其美。
爸爸妈妈扶着宝宝:宝宝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是很不稳的,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宝宝前进,宝宝迈步也会更稳当。
用宝宝喜欢的玩具诱导:如果宝宝对迈步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宝宝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在宝宝的前面进行诱导。
适当鼓励宝宝:当宝宝成功迈出步子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宝宝受到鼓励后会很开心,为了继续获得这种认同感,大多数宝宝都会选择继续迈步锻炼。
第二个阶段:多进行蹬腿练习
和迈步相比较而言,蹬腿更能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在蹬腿的过程中宝宝腿部会不断发力,经常进行锻炼,腿部肌肉力量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不过爸爸妈妈在进行蹬腿锻炼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发挥引导作用:爸爸妈妈做出蹬腿的动作,让宝宝跟着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得到锻炼,还能让爸爸妈妈和孩子拥有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
2. 注意控制锻炼的量:让宝宝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3. 切莫强迫锻炼:在蹬腿锻炼时,不要强迫宝宝,如果宝宝不愿意锻炼,要进行慢慢引导,强迫宝宝锻炼只会让结果适得其反。
第三个阶段:合理安排跳跃训练
随着宝宝的逐渐成长,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跳跃训练,这种训练也能够锻炼孩子的腿部支撑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其实,对于爱玩爱闹的孩子来说,跳跃或许不是一种锻炼,更像是在玩耍,在游戏中完成腿部肌肉锻炼,一举两得。
父母要参与其中:1-3岁的宝宝很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做跳跃训练,宝宝会非常高兴,锻炼的效果也会更好。
控制宝宝的训练量:在训练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控制训练量,以免宝宝出现腿疼或者其他问题。
固定一个跳跃的高度:不同高度的跳跃训练会呈现截然不同的锻炼效果,爸爸妈妈要根据自己家宝宝的的能力,固定一个跳跃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锻炼效果。
1-3岁宝宝的腿部肌肉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锻炼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和宝宝一起锻炼,这样不仅能让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还能让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