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央视播出了一个讲述普通人“断舍离”生活的记录片,其中有一个女孩深受人们关注。
她叫乔桑,是一个90后,家住在石家庄,但是她的家却看起来有一点不同寻常。
总共80平米的屋子,装修十分简单,空荡荡的屋子里除了必要的承重墙外只摆放了孤零零的6件家具。
女孩的生活方式更是特别,她坚持不网购,不化妆,一个月只花300块钱。
在如今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她是如何做到这种生活方式的?她又为何要选择这样的生活?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内容为情节完整,存在杜撰情况。
01.乔桑的不消费主义生活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在一番洗脸刷牙后,乔桑选择出门跑步。
她大约会跑上20多分钟,然后跑到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
乔桑买的不多,经常是买一把豆芽,三棵菠菜,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这些差不多只有两块八。
然后再慢慢地走回家,下点面条,这就是一天的早餐。
吃完早餐后,乔桑还会提前做出午餐来,做好后放在饭盒里,将家里收拾一番。
这个时候,上班的时间就差不多到了,乔桑从来不会化妆打扮,而是从家里拿出一本最近正在看的书,放在包里,坐地铁去上班。
这几乎就是乔桑每天的生活,她的这种生活方式被称呼为:不消费主义。
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不消费主义的人,他们倡导理性的消费观,坚持不花钱、不购物,甚至有些极端的不消费主义者们还会去翻垃圾桶。
但乔桑看起来就正常多了。
不过她也有着对生活简单舒适,不消费的要求,每天不化妆,只是简单的洗个脸,做个护肤,有时连护肤都懒得做。
为了不让自己买太多东西,乔桑把手机里所有的购物软件都删掉了,而且还把以前买的一些东西全部断舍离。
她一共清理出七八个麻袋的衣服,还有一百多双鞋子,全都捐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几件她经常穿的衣服和三双鞋。
这样一来,乔桑的屋子就看起来干净、简洁多了,但也空旷了不少。
于是乔桑养了一只猫来陪伴自己,这才增添了一些生气。
为了减少消费,乔桑把一个月的支出压低到500,然而实行起来之后,她发现自己一个月300也就够了。
在饮食方面,乔桑经常是自己做饭,基本上是不会点外卖的。
买的菜也都是去菜市场买的别人挑剩下不要的蔫菜,乔桑和老板说好,这些没人要的蔫菜便宜点卖给她。
这样的话,她又节省了一笔开销。
除此之外,乔桑经常以物换物,把自己用不上的东西送给朋友或者邻居,然后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乔桑家里的家具也很少,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放了6个家具。
一张餐桌、两把椅子、一个衣柜、一个冰箱、一个洗衣机、一个扫地机器人和一张床。
乔桑在出行方式上也是能省就省,平时就坐地铁出门,但也有坐公交的时候。
因为河北有几个地区每年冬天这几个月公交全部免费坐,石家庄恰好是其中一个,所以在这段时间,她总是坐公交。
哪怕公交站距离自己家很远,每天要狂奔2公里的路才能到,但乔桑依旧乐此不疲,她觉得这是一个既能省钱又能锻炼身体的好机会。
除了这些,乔桑还有做瑜伽的习惯,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瑜伽简直是绝配,于是也养成了每天做瑜伽的习惯。
从2020年4月开始,乔桑将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分享出去,她经常在平台上做直播,或者是发视频,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也是为了倡导这种生活方式。
很多人看了视频后,觉得乔桑很穷,才活成这样,但其实乔桑一点儿也不穷。
02.富有的她不消费
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资深销售,每个月的工资早已超出了一般水平,对于她来说,想要换一个更好的房子,买更多华丽的家具,再买一辆车,那是绰绰有余。
但乔桑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豪宅豪车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东西,纯属是浪费,自己还不如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乔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读书。
她的屋子看起来空旷,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充足的,因为她有很多书。
放眼望去,在这个屋子的角落里,几乎是堆满了书,一捆又一捆,有的还没打开,有的早已翻阅多遍。
乔桑是很爱看书的,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她就喜欢躺在床上,翻着书,一旁的猫挤在自己身上睡觉,非常惬意。
不仅是爱看书,乔桑还喜欢结交爱看书的朋友,她和朋友们互相交换着书来看,互相谈论书的内容,自己对书的理解。
仅是2021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乔桑就读完了160本书。
但这对于乔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开了一个共享书店,这样就能看到更多想看的书,还能帮助到很多想看书的人。
她把自己所有的书都拿了出来,还买了很多二手书籍,全部用在了共享书店上。
正因为如此,乔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最终受到了央视的关注,上了节目《生活的减法》。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乔桑并不是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这种习惯,以前的她,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节制,因为这件事,就连男朋友都离开了她。
03.以前的她,花钱毫无底线
乔桑虽然不是什么富二代,但她的家里也算是有钱人,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乔桑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也就导致,乔桑总觉得,自己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她对金钱也没有什么概念。
平时穿的衣服完全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甚至有很多买了但是却没机会穿的衣服,但乔桑却不在意,她总是喜欢买买买。
直到父母把她送到了一个私立的国际学校,那个学校也是一个贵族学校,里面的学生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乔桑在里面显得平平无奇,甚至比不上他们。
而且这个学校里,攀比风气盛行,乔桑受到这股风气影响,买买买的习惯比以前更加严重。
到了大学期间,乔桑已经养成了经常疯狂购物的习惯,钱对于她来说就是几张纸,大把大把地往外花。
而且乔桑还是一个三分钟热度,买了很多一时心血来潮,但是却没什么用的东西。
家里人对乔桑的这种行为也没有说什么,既然孩子喜欢,那就买,不差钱。
家人的纵容让乔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她毕业工作的时候,自己赚了钱,疯狂购物的习惯比以前更加严重。
因为看到海洋馆里的表演,一时兴起想要学潜水,花了一万多出国去菲律宾考潜水证。
结果证拿下来之后,直接在家里吃灰,毫无用处。
见到瑜伽可以修身养性,乔桑就直接斥资2万块钱报了班。
然而她却没什么时间去上课,直到课程结束她也没去上几节,完全的浪费钱。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几万块钱就从她的手里,这样瞬间地花掉了,还消失地无影无踪,毫无回报。
屋子里堆满了自己平时买的东西,用也用不着,放着还浪费地方,但乔桑却总感觉自己需要买的东西还有很多。
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直到她和男朋友谈婚论嫁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乔桑才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04.幡然醒悟
没钱了。
结婚需要一大笔钱,但她居然没钱了。
而这个时候男朋友早就对她的生活习惯产生了意见,如果结婚以后她还是这样花钱,那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就这样,乔桑不仅婚没结成,男朋友也吹了。
男朋友的离开,让乔桑顿时清醒了不少,她也意识到,是自己无节制地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
为了和以前的自己告别,她离开了大城市回到了石家庄,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下了这个88平米的小房。
在搬家的时候,她把很多不用的东西来了一个断舍离。
当她面对这个看似空旷的房间的时候,其实乔桑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和一个全新的生活。
现在的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丰富的生活,但是却忽略了精神世界,其实人活一辈子,不能只为了钱,也不能只为了虚荣。
正所谓,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风流,人还是活得豁达,放平心态,享受人生。
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自以为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但也有很多人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异类,他们有的选择穷游,有的选择不消费,有的选择不结婚生子,但这都是他们的选择。
参考资料:
[1]陇南文县发布-《“断舍离”女孩火上央视,88平米的家只有6件家具,每月只花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