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搬家带三样,福旺财也旺”,可这三样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说将它们带上,会福财双旺?
古人留下的话语,现如今已经有不少人表示怀疑。可仔细思考一番,其实也未尝没有任何道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解一番也十分不错。
吃饭的碗不能丢
古人为何对饭碗十分重视?其一是在古代社会之中,饭碗能够承载粮食,寓意家庭生活幸福,至少不会为食物而担忧。
其二则是饭碗也表示人生工作,尤其像官差、县令这类古代公务员,保住饭碗就等于保住皇粮。
这就类似于今人常说的铁饭碗,旱涝保收,不像私人企业,吃穿用度全看盈利。若是遇到一些困难时候,自身收益还要受到巨大影响。
不赚大钱、不失小财,单纯且善良的古人若是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也算是人生赢家。
也正因如此,古代搬家的时候,必定会将饭碗带上。代表即便离开了原来的住所,也不至于对工作产生任何影响。
其他东西可以不带,饭碗不可以丢。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变成了一种风俗,并逐渐演变成俗语流传后世。
时至今日,人们搬家的时候,家里老人也会一直强调,一定要把饭碗带上。哪怕饭碗看起来陈旧,也可以留在新家的角落之中。
总之,喜新可以,但绝不可厌旧。甚至哪怕已经高升,从一个小小的捕快成为了总捕、小小的师爷变成了县令,也要记住曾经的饭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仅要在言语上告诫自身,同时也不应在行动上出现松懈。唯有如此,福旺财也旺。
睡觉的枕头不能丢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这不分古今。因为古代的宵禁制度以及夜间娱乐活动更少,古人在睡觉上的时间更多。
偶有一两个特例,睡觉的时间极少,那也算是个别。
睡眠占据一定比例,古代自然会对枕头也十分重视。搬到新家以后,为什么必须要带走枕头,为的就是睡觉睡得舒服。
尤其是古人已经习惯了原本的枕头,完全没有必要换一个新的。
倘若因为搬家就直接将枕头扔掉,迷信的古人势必会给出日子不好过的结论。
表面上看起来十分荒唐,但其实主要和高枕无忧有关。枕头都没了,忧虑势必会接踵而来。
原本搬到新的地方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如今却变成了另一幅模样,岂不是自讨苦吃。
其次,古人一直认为枕头充满灵性,一个人长期睡在一个枕头上面,自身的灵气都会附着其中。
搬到新的住所就将枕头丢弃,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意味着将原本属于自己身上的灵气也给丢掉。
这类说法虽然十分迷信,可为求心安,古人都不会有逆反心理。俗语传承至今,今人也受到一定影响。
哪怕心中嗤之以鼻,却也不至于将枕头直接扔掉。灵气这种东西,谁又说得准呢?何况曾经用过的枕头随意丢弃到垃圾堆里,心中也难免膈应。
反之带上枕头,福气和财气,一点都不可能减少。
供奉的神像不能丢
最后便是家里供奉的神像不能丢,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神像代表古人的信仰,要是连信仰都丢掉,绝对是大不敬的行为。
若是搬家将神像丢掉,招致神灵的不满,甚至让神灵从此不再庇佑某一户人家,这纯粹是自取灭亡的行为。
其二是神像代表古人的原则与坚持,这种想法很单纯,甚至表现得些许幼稚。可神灵在上,不过搬家就要丢掉神像,也的确太不像话。
别说不要丢弃神像,古人在搬家的时候,甚至还会刻意给神像上香,告诉对方,家人们马上就要搬离,求神像保佑未来发展顺顺利利。
等到了新家以后,一些比较讲究的古人还会请风水大师测灵位,判断神像应该放在新家的哪个方位、哪个地方最合适。
要是放错了地方,让神仙们感到不满意,这也是不可信的。时间一长,当神像也被收纳到俗语中并传承后世,人们自然都不会选择质疑。
古人的人生智慧与生活经验集中总结在俗语之中,今人大可选择不信,但一定不要不敬。
至于有没有道理?其实很简单,能够做到不忘初心、饮水思源,又何愁未来的福气和财运不会到来。人生而为人,只要有坚持,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