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出身于北近江浅井领,是丰臣秀吉在长滨城主时代收服的近江国人众之一,是所有国人里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一
石田三成早年的佳话莫过于“三献茶”,丰臣秀吉打猎归来,在石田三成当沙弥的寺庙停驻,石田三成先是献上一大碗温茶用以解渴,接着递上中碗暖茶用以铺垫,最后奉上一小杯热茶用以品味。
石田三成也因这样一件小事而被秀吉赏识 ,收入自己的麾下。
石田三成的内政能力无人能及,战国时代的大名实力主要看土地的收入多少来划分,但这些大名国人往往在上报自己的领地收入时会故意少报或虚报,在丰臣秀吉统一天下之后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
石田三成于是在得到了丰臣秀吉的支持后进行了“太阁检地”,将所有大名的领地全部由石田三成派出官吏进行直接检地。
经过数年的太阁检地,石田三成基本上瓦解了领内国人,土豪,寺院等势力对于土地的把持,增加了丰臣家自身的军力。
九州征伐战结束后的七年间,石田三成对九州反复检地,结果颇为惊人:以萨摩国为例,之前岛津家报的数字为二十一万石,但实际却为五十八万石,高出原数据近两倍。
这样卓著的功勋让石田三成深得丰臣秀吉的信赖,但也因此得罪了许多的地方大名。
二
精于内政的石田三成却对军事一窍不通,小田原征伐战时,丰臣家的几乎所有将领都攻克了北条家城池,唯独石田三成负责的忍城依旧未能攻克。
他本来想效仿丰臣秀吉水淹高松城那样筑堤水淹,然而不仅未能淹没忍城,反而让自己的大军被水冲的一溃千里。
侵朝战争爆发后,石田三成与增田长盛,大谷吉继来到汉城但人朝鲜出兵总奉行,并参加了碧蹄馆之战。
在朝鲜战争时期,石田三成等文治派就已经与福岛正则等武将派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丰臣秀吉死后矛盾更加突出。
一般认为,石田三成等人与福岛正则等人的斗争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丰臣秀吉的两位夫人的争斗。
石田三成等人出身于近江,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淀夫人,而福岛正则和加藤清正则是丰臣秀吉正室宁宁的养子,他们都出身于尾张,因此实际上就是尾张派与近江派的斗争。
庆长四年,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等七名武将在大坂城内追杀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出乎所有人意料直接跑到死敌德川家康的住所,德川家康出面制止了武将们的追杀。
三
庆长五年(1600)六月, 德川家康因为关东大名上杉景胜的不遵号令,率领武功派大名进攻上杉家,而实际上这次关东之役就是天下大战的前兆 。
石田三成趁着德川家康离开伏见城,来到了大坂城与大谷吉继,长束正家等文治派人员一起组建军马,为了掌握东军人心,石田三成扣押了所有东军大名在大坂城的亲属,并且向各位丰臣大名写信,要求他们离开德川家康,西军迅速壮大到了九万四千人。
石田三成将西军分为四路,第一路一万五千人进攻丹后国,第二路三万进攻伊势国,第三路七千人向北进发,争取尽快与上上家取得联系,第四路两万则由他自己亲自率领,平定美浓国,统帅毛利辉元率领余部留守大坂。
石田三成军事上的短见再次暴露了出来,现在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关东,拿下东军大名的领地才能瓦解东军,可分兵不仅无法凝聚力量,而且让东军获得了喘息之机。
石田三成很快率军来到了北国街道,伊势街道与中山道三条道路的交界处,也就是通向佐和山城的必经之路关原 。
到达关原战场后,石田三成率领六千人驻守在西北部的笹尾山,同盟小早川秀秋率领一万五千人驻守松尾山,东南部的南宫山则由毛利秀元,吉川广家,安国寺惠琼的一万七千人驻守。
西军其他主要部队分别是岛津义弘,小西行长,大谷吉继,而宇喜多秀家的一万七千人则作为先锋进驻关原战场。
在次日凌晨,东军七万五千人来到关原战场布阵,战事一触即发。
随着德川军井伊直政部的率先进攻,关原大战爆发,可惜真正奋力作战的只有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几人,毛利秀元被食神吉川广家挡住了进军道路而无法参战,岛津义弘压根就不想为石田三成卖命,最狠的是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直接反戈一击,造成了西军的总溃败。
石田三成带着几个随从隐藏到了佐和山城附近,最终被逮捕,据说在行刑之前他要求监斩官田中吉政给他一杯水解渴,恰好周围没有水源,只有柿子树,田中吉政便向他询问是否可以以柿子代替。
石田三成却说“柿乃痰之毒”,对身体不好,让周围人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