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不断发展的岁月中也诞生出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但不少的文物器具不是因为国家战乱、王朝更迭,就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丢失,从而消散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飘落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而有的珍贵的文物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后被人们意外的发现,这才有了重现世间的机会,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是最为容易发现文物的地方,农民也成为了发现古董文物的主力军。
钓鱼钓出来的文物
我国的农村地区因为还没有大规模的改造过,许多农村的地底下都或许埋藏着古墓或一些珍贵的古物,由农民发现文物的新闻在我国已然是非常常见的,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关于钓鱼引发的珍贵文物故事。在2003年的时候,安阳河附近的一个村子的农民正在钓着鱼,或许是因为时节不对,又或许是位置不对,钓了许久都没有任何动静,这不免让他有点心烦气躁了。
又过了些许,实在没有耐心的农民准备收线回家了。但好远就在这个时候降临在了他的头上,收线的时候,农民明显感觉到钓到了一个重物,那时还在心里想,这么久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满心欢喜的农民便用力又小心的拽动鱼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大鱼”给拽了上来。
但仔细一看,农民就发现了不对劲,钓上来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鱼,而是一只大乌龟,但说它是乌龟也不全对,因为这并不是一只活生生的乌龟,只是一个做成乌龟形状的铜制品,并且在乌龟的背上还有着四根同样材质的箭,只留有箭的尾巴在外面,整体部分全部插入了乌龟的背部,这只造型十分奇特的乌龟让农民也是一头雾水。
潜意识里便认为了这或许是一件文物古董,便将其拿回了家好生保管了起来,随着村民们都知道了村里的那个农民钓到了一件宝贝,都纷纷前往了他家想要看一看,这也引来了不少的古董商人,想要高价收购这只乌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农民仍然是没有丝毫的动摇,不愿意将这个国家的文物卖给那些所谓的商人,但又一直没有好的处理门路,便一直被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家中,直到当地的政府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后,便派来了文物局的专家前来看一看情况。
价值连城的文物
当农民将珍藏的那只铜制乌龟拿给专家后,专家们便立刻开始了对这件物品展开了十分仔细的研究与考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翻阅资料后,专家根据这只乌龟的材质和一些细节,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只乌龟应该是一件来自商朝的青铜器,除了年份久远之外,专家还从乌龟背上刻的铭文推断出了这只乌龟背后的历史故事,其背上的铭文主要是“丙申,王于洹,获。王一射,射三,率亡废矢。王令寝兄于作册般,曰:‘奏于雍,作女宝’。”
根据这背上的文字和相关的古籍资料记载,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闻大约在3000年前,当时商朝的商王和自己的大臣作册般,在洹河附近出巡,而当时的洹河也就是现如今的安阳河,在巡查的过程便在这河中发现了一只与乌龟极为相似的动物,被称之为大鼋,这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动物,体重大的能够达到一百公斤,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水陆两栖动物。
在看到这只巨大的鼋时,商王便和作册般打赌,看谁能将其射中,于是两人便开始了比赛,在这其中,商王和作册般各自都射中了两箭,这样一来便彼此不分上下了,为了奖赏大臣高超的技艺,商王在后来便将大鼋作为了礼物送给了作册般,在收到商王的礼物后也为了表示对商王的感谢,作册般在后来也命人制作了一个大鼋的青铜器,以此来赞扬商王的伟大和恩德并且纪念这件事。
虽然故事的真假很难考证,但这只插着四只箭的大鼋青铜器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可能并非是作册般下令制作的,但这上面刻有的铭文和材质,都在证明这这件青铜器的来历并不简单。并且在那之后,又在那附近发掘了一些其他的青铜文物,彰显了中国古代极为出色的青铜制作工艺,且这件大鼋青铜器背上的箭,跟古代的众多礼仪中的射礼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其相关研究有着珍贵的历史考察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也毫不为过,甚至可以说已经不能够以简单的金钱来衡量了。
在做完鉴别之后,专家也建议农民最好将其捐献给国家,因为这件文化的价值实在太高了,在听闻专家的介绍和建议后,农民也经过了非常艰难的考虑,最后,还是本着国家的文物应该让更多的人见识一下自己国家的文化,便将这只青铜大鼋给捐献了出去。
结论
在我国古代有着十分发达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在古代的众多成就以一件件古籍文物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是国家最为珍贵的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对于我们如今的发展和了解那段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这其中的价值也引来了许多的非法盗取买卖古董的坏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将好好的墓葬进行着极为粗暴的挖掘,破坏了非常多具有考古价值的古董和历史遗迹,给我国考古界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
而故事中的农民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极为的正确的,有力的保护了国家文物,虽然是无意间获得的,且在听闻这件古董的价值后没有丧失自己的理智与判断,并没有为了获利而选择将其卖掉,也是极为不易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得知这样的消息都能够保持清晰的认知的,农民的这样的作为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