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敬瑭(后晋高祖)
割让领土: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
协议:向契丹称臣,自称“儿皇帝”,签订《辽晋和约》
进贡财物:岁输帛30万匹,称契丹主为“父皇帝”
事迹:为求契丹支持称帝,割让中原屏障,导致北方门户洞开。
历史评价:被斥为“汉奸鼻祖”,《旧五代史》称其“开门揖盗,贻祸中原”。
2.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统治者)
签订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等
割让领土:台湾、澎湖列岛(《马关条约》),部分东北权益(《中俄密约》)
赔款:总计超10亿两白银(含利息),如《辛丑条约》4.5亿两
事迹:挪用军费修颐和园,镇压戊戌变法,纵容义和团招致八国联军侵华。
历史评价:“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其卖国铁证,被视为晚清衰亡罪魁。
3. 宋徽宗赵佶(北宋末帝)
割让领土:实际亡国,金兵占汴京,北方尽失
协议:靖康之变后签订《绍兴和议》(南宋时期,但源于其政策)
进贡财物:向金国献金银、绢帛、女子,甚至妃嫔公主被掳为奴
事迹:治国无方,沉迷书画,联金灭辽反遭金灭,父子被俘北迁(“靖康之耻”)。
历史评价:“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元朝脱脱评)。
4. 道光帝旻宁(清宣宗)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首个不平等条约)
割让领土: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事迹:鸦片战争战败后妥协,开启近代割地赔款先例。
历史评价:虽勤政却无能,被称“守成之君,应变之才不足”。
5. 光绪帝载湉(名义君主,实权属慈禧)
签订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
割让权益:辽东半岛(后赎回)、允许列强在华设厂
赔款:2亿两白银(《马关条约》)
事迹:甲午战败后被迫批准条约,戊戌变法失败遭囚禁。
历史评价:意图改革却受制于慈禧,终成傀儡。
6. 李鸿章(晚清重臣)
签订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俄密约》
割让权益:辽东半岛、中东铁路权
赔款:主导谈判赔付数亿两白银
事迹:作为全权大臣签订多项屈辱条约,推行“以夷制夷”失败。
历史评价:“宰相合肥天下瘦”(时人讽其贪腐),毁誉参半的“裱糊匠”。
7. 袁世凯(北洋军阀)
签订协议:“二十一条”部分条款(实际由日本强迫)
割让权益:承认日本在山东、满洲特权
事迹:为称帝默许日本侵华要求,引发五四运动。
历史评价:被斥“窃国大盗”,孙中山称其“寡廉鲜耻”。
8. 溥仪(伪满洲国傀儡)
协议:《日满议定书》(1932年)
割让领土: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事迹:勾结日本建立伪满洲国,自认“儿皇帝”。
历史评价:汪精卫称其“民族罪人”,新中国特赦后成普通公民。
9. 赵构(宋高宗)
签订条约:《绍兴和议》
割让领土:承认金国对中原统治,放弃淮河以北
进贡财物: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事迹:杀害岳飞,偏安江南,称臣纳贡。
历史评价:“忘不共戴天之仇,忍耻事仇”(朱熹评)。
10. 琦善(鸦片战争钦差大臣)
签订条约:《穿鼻草约》(未正式生效)
割让领土:拟割香港,后因道光反对未成
事迹:私自对英妥协,撤防裁军,加速战败。
历史评价:林则徐斥其“误国庸臣”,时人讽“开门揖盗”。
总结:丧权辱国的历史教训
1. 权力腐败:慈禧挪用军费、宋徽宗沉迷享乐,暴露统治阶层腐朽。
2. 战略短视: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赵构杀岳飞,皆因私利牺牲长远。
3. 制度落后:晚清闭关锁国,军事科技全面落后,被动挨打。
4. 民族觉醒:从《南京条约》到五四运动,屈辱推动近代民族意识崛起。
这些人物及事件警示:治国须以民为本,强军重教,开放而不失主权。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一役始。”
你还知道哪些丧权辱国的掌权者?他们的事迹,留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