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次著名历史事件。大小和卓曾被准噶尔囚禁,清军在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后,解救了大小和卓,并接受了大小和卓的投降。
但是不久后,大小和卓就发动了叛乱,清朝对大小和卓有恩,为什么大小和卓还要发动叛乱呢?其原因有两点。
1、并非真心投奔清朝
大小和卓并非真心投奔清朝。
准噶尔发动叛乱后,囚禁了大小和卓,直到清军击败了准噶尔的队伍后,才解救了大小和卓。在这种情况下,大小和卓不得不投奔清朝。
他们投奔清朝是外界的压力所迫,并非出于真心。他们不想受到别人的控制,因此心有不甘,想要自立,建立自己的王国,所以他们有了反叛之心。
2、清军的疏忽
清军的疏忽使得大小和卓有机会发动叛乱。
大小和卓虽然有反清的想法,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发动叛乱的机会。
就在清军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不久后,蒙古发生了撤驿之变,因此一部分清军调往了蒙古去平乱。
此时,清军失去了对天山北路的控制,于是大小和卓就公开反叛了。
“大小和卓叛乱”说明了清军虽然解救了大小和卓,但是并没有让他们心服,也证明了大小和卓是无情无义之人。
这个事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要让别人心服,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百三十三/本纪九/十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