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博物馆,真的很不错!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观了他们的博物馆和校史馆,感觉非常不错。

今天,通过这篇文章,分享一下现场的情况。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先在校园里转悠了一下:

环境很不错,建筑很漂亮,还有来来往往的大学生,校园氛围很浓厚。

校园很大,为了节约时间(tōu lǎn),我骑了一辆共享单车。

瞬间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

博物馆就在体育馆的旁边:

终于到啦!

博物馆副馆长杨舒丹老师和几位工作人员一直在等我。整个参观过程,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也进行了非常有收获的经验交流。在此表示感谢!

他们制作了很多专业的科普读物和教材,很赞:

通信名人堂,都是西电的创始元勋和资深前辈。

王诤同志是开国中将,红色通信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西电的首任校长,解放后还担任过四机部部长等重要职务。之前我写红色通信史的时候,反复提到过他。

这个是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用于紧急情况(例如核战争等)下的应急通信。

流星在掠过空中时会发出大量的光和热,它会使周围的气体电离,并很快扩散形成以流星轨迹为中心的柱状电离云,这种电离云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特性。利用流星余迹反射无线电波而进行的远距离通信,叫流星余迹通信。这是西电上世纪60-80年代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后来一直延续下来。

早期的通信手段:

下面这个很多西电人肯定很熟悉,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说的就是王诤同志。西电和整个红色通信的起步,就是从这半部电台开始。详情可以看我之前写的红色通信史(文末有链接)。

展厅展示了大量的无线电台。西电早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电台通信人才。

有些来自苏联援助,有些来自缴获的敌人装备:

这个大家肯定很熟悉——“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中的场景):

七一型电台:

早期的电话机:

从磁石电话到脉冲式电话:

电传打字机,真正的老古董:

声码器密码机调解器一体式语言终端:

ex交换机,华为和中兴早期就造过类似的产品:

中国电科的便携式移动交换机,看上去应该是军用的:

很老的程控交换机,门数应该不高:

扩音机:

好像是个交换机的主板:

左边黑色是电视调制器,中间那个是华为的老款企业交换机s3026-ac,右边是抖动调制震荡器:

又是华为的设备,smart ax ma5300企业级交换机:

上面小的是华为quidway s3026

中间是华为hlr9820

下面是umg8900

是核心网设备

这是一个射频基站设备,厂家我记不清了:

移动通信的演进:

上世纪西电研发的一系列无线设备:

讲解员正在讲解卫星通信设备。博物馆的讲解员都是西电的在读同学,非常厉害,讲解也很专业:

光纤通信系统:

烽火通信的一款老设备,光同步数字复用设备:

散射通信车载站:

探地雷达:

雷达也是西电的绝活:

这个来劲,是搭配了雷达的国产近防炮,使用费用非常昂贵:

雷达信号处理机:

预警机模型:

应该是空警2000:

空警200:

雷达动目标检测器:

天线部分:

国家科技名片:fast天眼

这个见过类似的,抛物面天线和卡塞格伦天线:

这些都是天线:

平时看过了5g天线阵,这个古董天线阵是第一次看到:

微波元器件:

这些在战争电影里经常能看到,电子扫描显示器:

电子管雷达接收机:

电子对抗设备:

猜猜这是什么?

博物馆二楼,是计算机部分。

计算机发展史:

早期的算盘和计算尺:

手摇计算机和四则计算机械计算机,都是古董,很少见了:

这也是计算机:

国产兼容机的鼻祖,长城0520计算机:

大的那个,是苹果计算机,当年价格不菲:

世界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

sun公司的老款计算机,还有northwest显示器:

单片机:

猜猜这是什么:

天河超级计算机,来自国防科大的捐赠:

外设的演进:

软盘的演进:

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芯片的演进:

集成电路发展史:

竟然有一枚真正的霹雳导弹(弹药部已拆除):

红外技术的发展演进:

信号实时处理器:

这个忘记是啥了:

室外还摆了几个大型展品,应该是雷达或无线电通信设备:

以上就是博物馆的大部分内容。看得出来,展品真的是非常丰富,除了电台、雷达,还有大量的计算机和芯片类设备,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也涨了不少知识。

我觉得,通信、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年轻人,都应该找机会来看看,梳理一下技术的演进发展史。

除了博物馆,我还参观了西电的校史馆

以下是校史馆的内容——

西电(南校区)东大门入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雕塑:

校史馆的门口:

一进门,就是毛主席的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先后三次为西电题词。

第一次题词是1941年,《通信战士》创刊一周年之际,王诤同志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大笔一挥,题下了一句:“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第二次就是1949年3月31日,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挥师南渡、全国迎来胜利解放前夕,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决定以学校(时名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为基础,于张家口市建立人民军队第一所大型正规化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简称军委工校。毛主席为新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次,是1960年,毛主席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题词“艰苦朴素”。他回想起曾答应要写的题词,便在题词上签了字和日期,形成了一副完整题词,把它同时也给了学校(当时叫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

非常完整的历史变迁:

题词:

半部电台的复制品,原件在北京的军博:

聂荣臻元帅和来华支援的外籍通信专家(我的红色通信史也介绍过):

因为时间的原因,校史馆只参观了一小部分。以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认真看完。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

最后,再次感谢西电博物馆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接待!

建议感兴趣的读者们都去亲身参观体验一下,这个宝藏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