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俘没有吃的,曾克林送去55头牛羊,换回了26架保养好的飞机

1945年8月15日一早,日本天皇对着全世界说,日本不打了,直接投降。

这时候,中国东北那边的情况已经是大变样了。中共中央做了个决定,说是要“往北使劲儿发展,往南先守着”。于是,他们就派曾克林去,让他赶紧把全国的抗日队伍都集合起来,一股脑儿地往东北赶。

这时候,在沈阳的奉集堡机场,一支日本空军队伍慌得跟没头苍蝇似的,在林弥一郎头头的带领下,急急忙忙往南边跑。

不过,他们没跑多远,就被人民解放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林弥一郎一看情况不妙,知道自己逃不过了,只能乖乖让手下放下武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当了俘虏。

原本以为,一旦被俘虏,那肯定是要遭受极其残忍,没完没了的折磨了。

可林弥一郎压根儿没想过,中国军人不但对日本战俘客客气气的,而且给他们这些饿了好多天的人,准备了一份超级大惊喜:

五十只绵羊加上五头大黄牛!

林弥一郎压根儿没想过,自己曾对中国犯下战争罪行,竟还能当上中国空军的教官。

这事儿得从以前中国第十六军的头儿曾克林讲起。那时候,曾克林是第十六军的总司令。

【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江西赣州有个地方叫兴国县,它在咱们国家历史上挺有名,是个将军辈出的地方。这儿出了好几十位咱们国家的将军呢。

曾克林是在这儿长大的,他18岁那年就加入了共产党。从那之后,他就投身到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而且,他还是中国独一份的,参与过海军、陆军、空军这三个大军种建设的全才将领。

1945年8月8号,苏联派了上百万大军到东北,帮着咱们中国人打日本鬼子。不过呢,苏联人心里头有自己的小九九,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那两拨人之间,他们是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到底该帮谁。

国民党里的反对派想要得到苏联的帮忙,所以他们背地里跟苏联做了个私下交易。交易的内容就是,他们认可苏联在东北那边已经拿到的好处,而作为回报,苏联就默认他们管东北。

但是,这个协议极大地损害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咱们中国的主权,所以中共中央很快就指示曾克林带着部队,往山海关那边赶。

那时候,山海关周围被十多万的日伪军给围得严严实实的。曾克林一看自己手头那点兵力,跟日伪军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心里头那个急啊,生怕错过了大好时机。他一拍脑门,想了个妙招,就是利用苏联和国民党之间那个还没公开的小秘密协议,打了个擦边球。他就这么一去游说,还真说服了一支啥都不知道的苏联军队,让他们站出来帮了八路军一把。

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攻下了山海关。随后,曾克林照着之前的办法,一路顺利挺进了沈阳。

他清楚沈阳城里的苏联军队不是软柿子,于是,他一边跟苏联那边谈判,一边到处张扬,确保沈阳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八路军已经到来了。

大伙儿实在是受够了日伪军的欺压,一听到那个喜讯,全都涌上了街头,热烈迎接八路军的到来。这让人激动的场景,接连几天都上了报纸。

瞅见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苏联那边没了辙,只得另想个法子,让曾克林把八路军的名号换成东北人民自治军,这样一来,就能把沈阳的管理权交给他了。

苏联方面本以为曾克林将军可能会推辞,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行事洒脱的将领爽快地应承了下来,他的唯一要求就是确保东北局势的稳定。

曾克林成功地把沈阳紧紧抓在了手里,让中国共产党以沈阳作为立足点,一步步推进东北的解放,率先取得了关键胜利。

曾克林那会儿正忙着收编日军的俘虏呢,结果突然传来消息,说日军飞行队的大头头林弥一郎,他死活不投降,还带着三百多号人偷偷溜走了。

他马上指挥人去抓林弥一郎,等解放军到了机场,却发现林弥一郎扔下了40多架飞机,朝着东南方向溜之大吉了。

那时候,咱们中国还没建起自己的空军,这些飞机要是没了,可真是浪费,可留着吧,又没人会开。曾克林琢磨来琢磨去,赶紧给中央打了报告,还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去说服林弥一郎投降。

毛主席立马点头答应了曾克林的提议,他叮嘱曾克林,那些飞机得给我看好了,另外,你得想办法让林弥一郎愿意为咱们中国解放军效力。

按照曾克林的安排,咱们轻轻松松就把林弥一郎那300人的小队给围住了。

林弥一郎被抓后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死虽然让人害怕,但要是当了俘虏,那可比死难受多了去了。

然而,他万万未曾料到,共产党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竟会超乎他的想象。

【礼遇有加的战俘】

日本一直以来资源匮乏,它发动战争的原因就是要抢资源。

日军急着把抢来的东西变成打仗用的物资,所以他们对待俘虏的手段残忍得让人没法想象。

结果,他们不光狠狠地杀害了许多中国战俘,还让这些战俘在战场上当活靶子,挡子弹。更过分的是,他们弄了个生化部队,拿战俘来做细菌实验的试验品,对战俘实施了残忍的“细菌测试”。

就连当时日本的头儿东条英机,也直接讲过,得想办法让这些被抓的士兵派上用场,好给日本减轻在资源和人手上的负担。

林弥一郎深知,在日本那种有问题的价值观影响下,自己对中国人犯下了很多不可饶恕的罪行。被俘虏后,他也明白,中国人不管怎么对待他,都不为过。

不过,曾克林那边派来谈判的人跟林弥一郎讲: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罪魁祸首是那些日本帝国主义头头,底下的士兵都是被他们逼着去打仗的。

以前咱们是对头,不过现在仗打完了。只要你们能丢掉家伙,诚心认错,咱们就能处成朋友。

听到这番话,林弥一郎心里稍微有些犯嘀咕。

他听说中国人对待战俘,要么就让去挖矿,要么就直接处决,他自己心里也清楚,确实犯下了大错,哪还敢指望人家能把他当朋友看待呢?

不过呢,曾克林后来做的那些事情,真的对林弥一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投降典礼那会儿,好面子的日本人心里琢磨,这准是个丢尽脸面的时刻,说不定还得挨中国人一顿揍来出气,但他们这回可猜错了。

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和和气气地跟他们讲,让他们把飞行用的那些玩意儿搁桌子上,武器呢,就直接放地上好了。要是哪位是军官,指挥刀要是舍不得,不交也行,这是咱们对你们投降真心实意的表示尊重。

原本以为受降仪式会非常紧张刺激,但没想到在很平和的氛围里,短短十几分钟就搞定了。

这段经历让林弥一郞一辈子都记在心里。

多年后,他在自己的回忆书籍《我和中国的那些事儿》中记录说:

以前啊,我在新闻里瞧见的缴械场景,都是人们被敌人的刺刀指着,不得已才把武器交出来的,那场面真是尴尬得要命。

但是,在中国的时候,我没见到一个扛着明晃晃刺刀的八路军,我那会儿最深的感触就是,他们真是说到做到,百分之一百讲信用,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再说,他们真是体贴,连我们怎么交武器都想到了,就为了不让咱们觉得尴尬和难过,这心思,真是细腻到家了!

现在,曾克林面临一个新挑战,林弥一郎的手下虽然已经被他解除了武装,但怎么让这些人心服口服,怎么让他们愿意站在中国人这边,为我军效力,还是个棘手的问题。

能做的就是拿真心去对待人家,所以曾克林吩咐,得确保战俘们生活过得去。

那时候的中国,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打仗,老百姓们穷得叮当响,大米白面是想都不敢想,战士们呢,只能啃窝窝头,吃高粱米饭。

瞧着那些俘虏好些天都没沾啥吃食,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曾克林当机立断,吩咐下去,给所有日本俘虏的待遇,都照着中国士兵里高级军官的标准来发补给。

看到日本兵对高粱米没啥胃口,曾克林就让手下人去买了大米,专门给那些日本兵吃。

日本那些战俘压根儿没想过,本以为被俘虏的日子会如同噩梦一般煎熬,结果却意外地发现,这生活竟然比打仗的时候还要舒坦些。

他们非但没遭到排挤,日子过得还比从前滋润多了。那些原本在日本时瘦骨嶙峋的士兵,到中国待了一阵子,竟然都变得面色红润,精神焕发。

这些经历,一点点融化了林弥一郎那颗原本冷漠的心。

【55头牛羊的友情】

受到日本重视实际利益观念的影响,林弥一郎深信,曾克林对他们如此客气照顾,肯定是有目的,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利用他们达到某些目的。

不过,曾克林实实在在跟林弥一郎说了,咱们这边也完全理解你们的想法。要是你们想回日本,等仗完全打完了,我会跟上面说,但在上面给答复前,你们先回机场那边,负责看好飞机,保证它们不出问题。

林弥一郎挺谨慎,他说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要不先回奉集堡机场吧,但他没立马答应曾克林,说要留在中国当教官这事儿。

曾克林没往心里去,就在他们要走的时候,他握着林弥一郎的手讲道:咱现在都算是哥们儿了,照咱们中国人的老规矩,我应该好好招待各位一番,但这回实在是时间紧,没能请大家伙儿吃顿像样的饭。

因此,我给你们和你的手下备了点肉,拿回去享用吧。

曾克林吩咐战士们把给林弥一郎准备的肉拿出来,林弥一郎一瞅,当场就愣住了。

以前啊,那时候东西少得可怜,连大米白面都紧缺,吃肉简直就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可没想到,曾克林竟然大方地送了他们5头牛,外加50只羊,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望着那一大群牛羊,林弥一郎心里头被曾克林的真心给暖得热乎乎的。这礼物,他们之前连做梦都没敢想过呢。

他心里有数,在战争那会儿,物资紧缺,曾克林为了备齐这份礼物,得下多大功夫,顶住多少人的阻拦。

自己是个侵略者,还成了俘虏,哪有脸去接受这份礼物呢。

日本战俘被深深打动,对中国军人由衷地佩服。一到奉集堡机场,他们就按照之前的约定,把飞机检修得一丝不苟,保养得极好,就等着解放军来验收了。

看到46架战机被保养得焕然一新,还有那一堆器材配件,再加上180多位飞行员、机械师和地面保障人员整装待发,曾克林二话不说,赶紧把这事儿跟延安的毛主席和东北局做了报告。

那时候,东北局的头儿林彪听了这事,直夸做得好:“用55头牛羊就换回了46架飞机,这笔交易可真是超值啊。”

到了这时候,大伙才明白曾克林的打算有多精明。要想真正赢得胜利,光拿些战利品可不够,得让人心服口服。用55头牛羊去换取林弥一郎的感激和尊重,这才让46架战机派上了大用场,而不是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但曾克林想的可不光是飞机那么简单,他心里明白,咱们国家那会儿还没掌握航天技术呢,得有自己的飞行部队,这批飞机才能在战场上大展身手,真正派上用场。

结果是这样的:后来,经过他的一再劝说,毛主席点头答应了在东北那三个省份建咱们国家的航天学校。曾克林呢,他就代表中央去请林弥一郎来当这所学校的老师。

林弥一郎现在心里头对中国解放军那是感激得很,但他心里还是犯嘀咕,觉得中国人对他这么好,八成是想学他的航天飞行技术。说不定哪天,等他们掌握了核心技术,自己就会被一脚踢开,落得个没好处的下场。

跟曾克林讲:“我得去问问我手下的兄弟们,看他们想不想留下来。要是超过一半的人点头,那我就答应你们的请求。”

他试着跟伍修权将军开口:“将军,能不能把手枪送给我,当个留念啊?”

伍修权啥也没啰嗦,直接掏出手枪,递给了林弥一郎。

中国解放军的坦诚正直,让林弥一郎彻底放了心,他不再担心什么后顾之忧。受他影响,手下那些人也都不再考虑回日本的事儿了,都乐意接受邀请,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帮忙。

就这样,东北航空学院诞生了。38岁的曾克林有幸成为了这所航空学院初创时期的首批学生。

曾克林和林弥一郎携手合作,让东北航空学院成功培育出超过5000名空军人才,为祖国输送了新鲜血液。

还栽培了四位空军的高官,像是司令员王海、刘玉堤,副司令员林虎,以及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开着战斗机打下美国顶尖飞行员的另一位副司令员张积慧。

曾克林因为给东北航空学校出了大力,被大家尊为“解放军空军的开创者”,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个既懂海军、陆军又会空军的将军。

还有一位跟曾克林齐名,被誉为“中国解放军空军奠基人”的,那就是林弥一郎。

1988年,林弥一郎回到日本后,在跟中国记者聊天时说:

我这辈子都会牢记和中国人结下的深厚情谊,也永远不会忘掉曾克林司令赠予的那55头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