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之死:死前一年被诊断脑癌,立遗嘱特提及私生女,死前唤小蕾

语不惊人死不休。诸位对于李敖的印象,想来逃不过这几个字。

确实,“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遵循了一辈子的准则。

然而正所谓一人千面,即便李敖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在生死面前展现出温情脉脉。

不管是罹患癌症后提及私生女的遗嘱,还是临终之前一声声“小蕾”的呼唤,都让我们认识了另一个李敖。

说起来,李敖登记在册的婚姻只有两段,那这个“小蕾”是谁?他与李敖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恨?

该如何回忆大师李敖的一生呢?鲜衣怒马吧。

虽然我们现在习惯叫他“台湾作家李敖”,但追根溯源,他却是个正宗的东北汉子。

1935年,他出生在哈尔滨。彼时,东北的白山黑水,已经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

举家避祸,李敖迁居北平。然而,他们还是没能躲过战乱。

所幸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里,他的生命安全并未受到威胁,按部就班地学习,成长。

彼时,先后就读于新鲜胡同小学和北平公立四中学的李敖已然崭露头角,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收获了一众亲朋好友的赞誉。

1948年,李家因终受战争波及,从北平逃到上海再到台湾,一路颠沛流离。

经过世事磨砺,全家落脚台湾时,李敖的叛逆和放荡不羁,已然峥嵘初露。

那时候的宝岛,还在蒋家手里。好在年少却又清醒的李敖,并未被封建军阀思想荼毒。

他拜师中共地下党员严侨。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树立了两岸统一的愿景,理想的火种就此种下,终于在数年后开花结果。

1966年,台湾正值戒严时期,社会氛围萧条而肃杀。

生性不羁的李敖看不过眼,平地起惊雷般,开了一串连珠炮————《历史与人像》、《教育与脸谱》、《上下古今谈》、《乌鸦又叫了》……

这些作品的发表,揭露了台湾所谓“民主典范”外表下,封建腐朽的“家天下”本质,扯掉台当局遮羞布,这必然不能容忍。

最终,奋起反抗的李敖不仅书籍被禁,自己也因为这些言行,在1971年锒铛入狱。

而他临死前口口声声呼唤着的小蕾,便是在入狱前结识的“红颜”。

关于这段回忆,李敖在晚年撰写回忆录时,是这么说的:我和小蕾认识在1976年9月26日,一看见他,我就喜欢上了他。

那时候的李敖,早已经因为辛辣的讽刺和直言不讳的文风,遭到了台湾文化部门的监视。

坦诚的他,也第一时间将自己危险的近况,告诉了心爱的姑娘。

正所谓以真心换真心,李敖的毫不遮掩,换来了小蕾死心塌地的追随。

直到1971年李敖遭朋友牵连,被台当局软禁,她都还在不离不弃。

对这段“虐恋”,著名作家窦应泰曾经有过撰文披露:

1971年春节的前几天,李敖以公然冲破幽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台当局的抗议。小蕾怕极了,可也不曾有一步离开李敖身边。

1971年3月19日晚上,军警上门实施抓捕。

李敖全无惧色,将十万台币的积蓄托付给小蕾后,从容奔赴监狱,骄傲得仿佛是去接受表彰。

直到这时候,小蕾仍旧不肯放弃她,小一个人等了他好久好久。

可惜的是,这对红颜知己并未迎来圆满结局——五年之后,李敖终于刑满释放,可是那时的小蕾早已为人妻母了。

痛失所爱后,李敖愈发放荡不羁。这里的不羁,自然包括感情。能说会道,风流倜傥,又名震台湾。渡过小蕾这一“劫”的李敖,愈发吸引异性。

1980年,他和“台湾第一美人”胡梦茵喜结连理。

但这段闹剧式的婚姻,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戛然而止。

1983年,已经49岁的李敖与小了他三十岁的女孩王志慧在公交站台上不期而遇,然后一见钟情。

不过,这两段婚姻并没有让风流的李敖浪子回头,更没有挫了他一往无前的锐气。

此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仅凭唇枪舌剑,就能让台当局草木皆兵。直到2017年

的到来。

彼时,因为得了一点小病,李敖在家人的催促下,浑不在意地就了医。

然而例行检查时,天大的祸事终究在八十二岁这年降临——他被确诊了癌症。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就是宣判了李敖的死刑。

到了这个时候,李敖终于显出老态,不再坚硬锐利。

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面对著名主持人陈鲁豫,他没有不忿,更没有不安,只是对着全世界轻松地说了一句“我们就此别过,来生再见。”

直面生死,这位强硬了一辈子,斗争了一辈子的铁血战士,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柔情。病情彻底恶化之前,李敖在台北立下遗嘱:

“本人所有之著作之著作权,均已赠与王志慧,该著作待李戡有能力经营时,全数移转予李戡,以为发扬。”

在财产分配上,她既照顾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也顾虑到了私生女李文

“女儿李文每个月将收到美金1000元,直到70岁,若闹上法院或骚扰李戡一家人则丧失本条权利。”李敖在遗嘱里如是说。

至于李文后来真的大闹特闹,仿佛为了印证父亲“算无遗策”的种种举动,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2018年3月18日,在与病魔斗争了一年多之后,李敖终于在社会大众对他“是是非非”的议论声中撒手人寰。享年83岁。

临死之前,尘世间了无牵挂的李敖,喃喃着“小蕾”的名字,仿佛又回到1976年秋天,就是他见到那个潇洒明快的少女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