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理开一个国际玩笑:要跟中国和解可以,但有2个条件

据新华网报道,立陶宛新政府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和14名部长近日在议会宣誓就职。当日,立陶宛议会投票通过了总理帕卢茨卡斯提交的新政府施政纲领。施政纲领强调,新政府的目标是使国家回归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将其视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近日签署法令,批准新一届内阁名单。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涅曼黎明党、民主联盟分别推荐了9名、3名和2名新内阁部长。这三个中右翼政党在此前就建立新执政联盟签署了协议。

立陶宛新政府总理帕卢茨卡斯在施政报告中将中国视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并宣称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在白俄罗斯影响力的增长是一种威胁。新政府还计划提高收入者的税收,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并每年向乌克兰提供资金支持。帕卢茨卡斯在上任前夕曾表示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支持通过恢复两国大使来修复关系。上台后,立陶宛政府迅速推翻了这一承诺,开始对中俄泼脏水。

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资料图)

中立两国关系在2021年遭遇滑铁卢,因为这一年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办事处”的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办事处。中立两国已经在苏联解体后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而中立外交关系的基础,就是立陶宛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在维尔纽斯设立“台湾办事处”,意味着立陶宛和台当局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宣布失去了继续维持中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合法性。因此,最终中立关系被降到了代办级。

在立陶宛与中国关系持续紧张的同时,其对俄罗斯的态度也毫不友善,新任总理帕卢茨卡斯上任后迅速宣布,立陶宛将彻底切断与俄罗斯的一切合作。事实上,立陶宛的对俄政策并非单纯出于安全考虑,而更多是为了在西方阵营中争取支持。立陶宛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一直试图通过强化其“前沿哨兵”的角色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帕卢茨卡斯政府高举“价值观外交”旗帜,强调与乌克兰站在同一阵线,同时不惜冒着经济受损的风险,与中俄全面对抗。

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资料图)

近日,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对记者表示,立陶宛有意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立陶宛需要在北京设立一个正常运作的大使馆。但这位外长仍嘴硬,坚称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不是立陶宛造成的。“我们必须在北京设立大使馆,我们希望中国也(在立陶宛)设立大使馆。”他说,“我希望双边关系能够正常化,让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公约、外交条约以及外交关系的国际传统进行互动。”与此同时,这位新外长坚称,中立关系恶化并非立陶宛的行为导致的。

众所周知,能够在北京设立大使馆的国家,基本上都属于和中国相处友好的国家,一般国家可没有这个资格。很显然,立陶宛这位外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之处。在国际社会上,立陶宛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本来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距离不远,不好好和这两位邻居处好关系,却跑去和北约国家搅和在一起。不仅如此,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更是坚定不移地指责俄罗斯,从而讨美国人的欢心。

立陶宛(资料图)

其实,这已经不是立陶宛高官针对缓和对华关系做出的第一次表态。早在去年年底,彼时立陶宛政府正在进行新政府的换届工作。作为总理候选人(后当选为总理)的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就曾公开表示,他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有人说,这说明立陶宛政府看清了形势,知道与谁合作才是对自己有利,所以才改变了对华态度。但其实,这背后的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就在帕卢茨卡斯表态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前后,他明确表示不会“让立陶宛大使重返北京”。

可以看出目前立陶宛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处于矛盾撕裂的对立状态,出于经济考虑,立陶宛急需恢复与中方的正常交易。虽然中方在2023年放松了对立陶宛经济制裁,但是中国也仅仅从立陶宛进口了1.34亿美元的商品,基本上和2013年的数据相当。2024年双方贸易有所回升,在去年1-11月,中国自立陶宛进口的商品总值约为1.9亿美元,但也只相当于2020年同期数据的43%。但是在政治方面,立陶宛又不可能完全放弃错误的路线。

中国和立陶宛贸易往来(资料图)

日前,立陶宛总理府副主任维尔曼塔斯率团窜访台湾,在这之前,立陶宛议员,以及前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刚刚窜访台湾,摆明了故意对华挑衅。而这一次窜访台湾的维尔曼塔斯行为更加恶劣,因为他的职位,是立陶宛政府中一个重要的行政职位,等于是现任政府的官员,立陶宛政府派遣他窜访台湾,已经没有任何模糊解释的空间,立陶宛政府已经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也背弃了中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

立陶宛的外交策略完全是一种过于轻率的冒险行为,短视且没有长远的眼光。它不明白的是,中国在原则性问题上的态度永远不会妥协。即便立陶宛现在再三呼吁,希望重修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这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底线,任何国家与中国保持正常外交关系,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立陶宛如果想要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关系,必须先兑现承诺,彻底断绝与台湾的所谓“邦交”,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态,而是必须有实质性的行动。

立陶宛(资料图)

其实很多话,中方不说,立陶宛也应该清楚。立陶宛人口少,国内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链,对于中国来说,真的无足轻重。但偏偏在美西方的怂恿下,立陶宛又是在中国红线边上,上蹿下跳、非常有“存在感”的刺头。立陶宛应该好自为之。

立陶宛若真想和中方恢复关系,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比如撤掉台当局所谓的“代表处”,并和其全面“切割”,还要停止跟随美国的对华政策,否则,中方也难以在经济上帮助立陶宛。如果立陶宛真的认为跟着美国挑衅中国带来的好处更多的话,怎么不去求助其美国帮忙呢?若立方持续这么挑衅下去,可以肯定的是,中方必将对立陶宛采取更强硬的反制,希望立方能够想清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