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浩劫时期,此人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复出后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朱卫华出生于1916年,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人,与“山西王”阎锡山同乡。青少年时期,朱卫华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曾进入川至中学以及太原进山中学学习。读书期间,他广泛阅读各种进步书籍,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升。

1934年秋天,朱卫华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入党之后,朱卫华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宣传马列主义,引导周围的同学走向进步与光明。同时,朱卫华也广泛宣传我党的各项抗日主张,动员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国的斗争当中,为后续的抗战积蓄了革命力量。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卫华继续留在家乡一带,担任了五台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以及五台县委书记等职务。期间,朱卫华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带领当地群众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同时,他也充分发动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大生产等运动,为根据地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巩固根据地的政权,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朱卫华主要活跃在冀晋根据地,担任了灵丘县土改工作队队长等职务,领导根据地的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支援前线战斗。同时,他也积极做好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建立与恢复基层组织,在干部配备、选拔与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卫华担任了察哈尔省省委委员、秘书长。1952年,他调任大同市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大同市委书记)。那段时期,朱卫华参与领导了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同时,在公私合营等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他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后续山西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5年之后,朱卫华担任了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继续为山西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殚精竭虑地贡献。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山西省的造反派也活跃起来,他们制造武斗,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

尤其是1967年1月,时任山西省副省长的刘格平带领山西省核心小组开始夺权,此后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以及山西省省长被“打倒”,很多干部也受到牵连被“打倒”,其中就包括朱卫华。被“打倒”后,朱卫华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对他来说,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与造反派进行了坚决斗争。

1971年,朱卫华恢复工作,担任了阳曲县委副书记,次年,他又担任了山西省革委会副秘书长。那段时期,朱卫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团结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四人帮”的阴谋活动,促进了地方国民经济的恢复。

1979年,朱卫华担任了山西省委书记兼省纪委第一书记。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当时的省委书记,更类似于今天的省委副书记。任职期间,朱卫华亲自落实各项政策,帮助很多过去受迫害的干部恢复了名誉,深受干部群众爱戴。1996年,朱卫华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太原,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