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妙录:齐梦麟与韩慕之都救过锦囊,但要托付终身还得是齐梦麟

韩慕之,其实是锦囊罗疏主动寻来当帮手。

罗疏知道他是临汾知县,自己要摆脱鸣珂坊,找知县帮忙是首选,这可比等价高者赎身安全。

因为出高价被赎,99%都是去给人家做妾,那不是罗疏想要的日子。

罗疏自认观察能力一流,也有查案技巧,跟着韩慕之哪怕没工钱,能让她施展才华在她眼里也是值得的。

更何况,每次在她遇到危险之际,韩慕之都会从天而降助他解围。

毕竟县衙衙役多了去了,作为知县的韩慕之,不可能对每个衙役的工作都给予全力支持。

所以,对韩慕之,罗疏就像普通人对待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那样,有尊重有敬仰,更有谈资。

单凭韩慕之信口道来的与当时场景合情合理词句,就能进了罗疏的心窝子。

在这些的驱使下,就是越看越顺眼,再加上韩慕之时不时的邀约棋局,棋局上谈天说地,棋局上的含情脉脉。

对于这样一个人,罗疏不爱上那才怪了。

知县,那可是当地的父母官,是老百姓能接触到的神。

可罗疏忘了最关键的一点,她看到的韩慕之是县尊,官场众人看到的却是他背后的刘巡抚。

他是与刘巡抚之女的婚事人尽皆知。

而且,罗疏想要的脱籍文书还得过刘巡抚那关。

韩慕之默认借刘府之力补了知县空缺,默认了与刘婉儿的婚事,就证明已经选了站队之路。

与实职顶头上司高官家的婚事,岂是想退就能退的。

人家就压着不给罗疏脱籍文书,他韩慕之就毫无办法。

他若敢偷娶罗疏,就可能在丢官职的情况下与罗疏一起挨一顿板子,然后被判婚姻无效。

可以说对这些后果,韩慕之是清楚的,他起初对罗疏说喜欢,是喜欢人家的“貌”与“才”。

所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么。

之后经过矿上的差点生离死别,他想孤注一掷的去退婚,情愿做个微末小吏过一生。

可他一旦因为罗疏提退婚,让刘巡抚父女丢了面子,那就是在把罗疏往风口浪尖上推的同时,还让刘家想尽办法以打压的方式去报仇。

所以,他与罗疏就都不该动那个心思。所有的美好并不是占为己有才是终点,稍微站远一点欣赏岂不是更美。

罗疏就更别提了,当下她是啥状况自己清楚,她费尽力气逃出鸣珂坊为了脱籍文书是为了自由,干嘛上赶着求那些够不着的。

她这稍微春心一动,刘知府不就带着闺女大驾光临了。

对跟自己未婚夫有暖妹的人,刘婉儿以为难的方式将其往退里逼,其实也是在保护她的婚姻。

再说你罗疏脱籍文书都没到手,染上男女官司多丢人。

而且,她也理应看到在刘婉儿给她下马威时,韩慕之屁都不敢放。

既然在县衙做工作的好好的,那就以工作为先呀。

齐梦麟虽说放荡无羁些,虽说他发自内心对罗疏的帮助罗疏暂时没看见。

但他胜在没人掣肘要挟,而且那种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的事实,可是能在关键时刻救命的人。

所以罗疏与齐梦麟倒像是亲密无间可以托付生死的战友。

而且,齐梦麟的身份,以及家人给他的宠,都是他将来坐而论道的基础。

所以,若他非要与罗疏一起,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