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美情绪爆发?马克龙刚表态联美,就遭遇重大挫折,被迫豪赌

欧盟议会选举结果出炉,结果让西方阵营完全没想到,或为欧洲反美情绪暴发所致?马克龙刚表态联美“遏华”,就遭遇重大挫折,被迫进行豪赌,他还能保住执政地位吗?

虽然中法领导人进行了互访,但马克龙对中国的态度依然摇摆不定。近日,法国以“运输到法国会产生碳排放”的理由,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取消。随后,美国总统拜登在6月6日到7日对法国进行访问,期间与马克龙进行会谈。在拜登提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时,马克龙当场认同,声称西方要进行协调,对这一情况采取行动。显然,马克龙已经对华“翻脸”,要联美“遏华”了。但马克龙没想到,他刚作出这番表态,就在欧盟议会选举中遭遇重创。极右翼的国民联盟获得31.5%的选票,比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高两倍多。面对如此重大的挫折,马克龙被迫“豪赌”,选择解散法国议会,提前举行选举。

事实上,除了法国,德国、比利时、波兰等欧洲国家,一夜之间集体“右转”,极右翼政党均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从欧洲的政治形势看,马克龙所在的复兴党,德国绿党等政党,属于左翼或中间派,主张“欧洲更开放”,要承担更多的“人道主义责任”。因此,这些政党也被称为“自由派”,热衷于参与各类域外事务。欧盟的极右翼政党,以法国的国民联盟,德国的选项党为代表,主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对开放移民政策非常排斥,并呼吁“照顾好自己的国家,不要参与别人的事”。因此,欧盟极右翼也被称为“欧洲本土派”。

长期以来,这些“欧洲本土派”都遭到欧盟主流政坛的排斥,因为他们强调“国家主权高于欧盟”,站在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对立面,因此难以在欧盟-欧洲议会框架立足,更不用说构建能挑战欧洲传统势力的政治联盟。同时,“欧洲本土派”存在强烈的“排他情绪”,使得他们无法与其他右翼政党联合,处境更加不利。然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紧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主动切断对俄经贸合作,使得欧洲制造业、民生成本大幅度提升。欧盟的做法,引发欧洲民众强烈不满,这让“欧洲本土派”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同时,欧洲极右翼对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了软化,使得他们能建立强力的联盟,从而能挑战传统势力。

对美国而言,欧洲极右翼势力的上台,是他们不想看到的情况。因为“欧洲本土派”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使得他们对美国控制欧洲的情况很反感。此前我们曾提到,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进而从经济方面深度控制欧洲。美国又利用北约这个军事工具,在欧洲多国驻军,用军事手段控制欧洲。同时,美国在中东地区制造混乱,引发难民潮,却要欧洲为此“埋单”。因此,欧盟极右翼极度厌恶北约和开放移民政策,希望推动欧洲各国“变革”。此外,为了摆脱美国的经济约束,不少欧洲极右翼领导人主张务实对华,强化中欧合作,比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德国选项党领导人魏德尔等。

对欧洲政坛的集体“右转”,有分析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欧盟极右翼势力已经具备极强的实力。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恐怕最后不是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崩溃,而是欧盟率先倒下。欧洲团结一致,成为世界第三极的梦想,也会彻底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