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中国母亲节到底是哪天?

今天是5月份第二个周日,很多人会说今天是母亲节,就连日历上都标注了,但是,这个母亲节其实是源自于美国,和感恩节一样,这个节日的背后也有一个血淋淋的故事。

1876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60多万的青壮年死于了内战,在教堂工作的查韦斯夫人提议,为战争中失去孩子的母亲设立一个节日,来抚慰和纪念那些痛失爱子的母亲,1906年5月9日查韦斯夫人去世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在教堂组织了一场活动,赞扬她母亲的贡献,同时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事后她再次向教会提出,应该设立一个母亲节,来纪念和赞美母亲的伟大,1914年美国国会确定了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定为母亲节。

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效仿,纷纷设立了母亲节,但是各个国家设立的母亲节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现在提起的母亲节,其实本来是人家美国一个姑娘纪念自己母亲的日子,就算往大了说,这也只是美国设立的一个节日而已。

首先我先声明啊,我不但不反对过母亲节,而且相当的拥护这个纪念母亲的行为,但是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底蕴的我们,不应该被外来的文化所影响,要过母亲节,我们也要过我们自己的,过这个美国的母亲节算什么。本来我们东西方的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就从孝道来说,我们和西方人的理解就完全不同。西方人过母亲节,是祭奠已经过世的母亲,祈祷她们可以进入天堂。而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生前尽孝,赡养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子欲养而亲不待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遗憾。

中国人的孝道很纯粹,我们不求任何回报,我们是真心的希望父母好。而西方的母亲节是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是典型的利己主义思想。东西方对于母亲节的定义和理解差异这么大,我们为什么要过这个西方的节日呢。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由小到大的,是很可能由家影响到国的。

毒教材的事情不只是在我们国家有,被文化入侵坑的最惨的要数前苏熊了,他们自己的教科书上竟然宣扬“苏熊没有历史”的论调,苏熊这个历经风雨的超级大国,德国打到莫斯科时他没倒、跟美国军备竞赛时他也没倒,反倒是被文化入侵和经济危机打倒了。讽刺的是,当苏熊解体后,所有的百姓都是支持的,可见文化入侵的威力。

我们国家有着5000年的文化底蕴,为什么要认同美国的文化,说句不客气的,那傻局长连月球背后是黑还是白都分不清,美国有文化吗?从古至今,我们的孩子从懂事的那天起,就知道等我长大了,我要让我妈享福,这是刻在骨血里的基因,但是美国呢,不管是从书上还是电影电视上,你听到过美国小孩有这种认知吗?最可笑的是,我们现在的日历上都标注了这个西方的母亲节,再看看各大平台直播间,商场超市,打着欢度母亲节的名头,其实目的就一个,促销。

我们为什么没有规定哪一天是母亲节,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的孝道不是纪念,而是陪伴,不信你问问你母亲,是希望你买一束康乃馨让她看着发呆,还是希望你有空了就多陪陪她,一年过一个母亲节,送点东西那不是孝道,而是应付差事。

如果说我们中国人真的定了某个日子来作为母亲节,那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有文化意义,要有大爱包容,比方说,2007年12月13日,山东邹城发起了《创建中华母亲节》的倡议书,提出用孟子的生日,也就是孟母的母难日农历4月初二来作为中华母亲节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孟母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所以将孟母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不但可以彰显母亲的伟大,激励一代代母亲,而且可以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和孝道。当然也有学者建议,将女娲娘娘的诞辰或者中华女祖嫘(lei)祖的诞辰,作为中华母亲节的日期。

我们有那么多伟大的母亲,那么为什么要过美国的母亲节。不同文化的母亲节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个性,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孝道不应该是在5月的第二个周日买点花,拍个照朋友圈打个卡就完事了,你妈希望看到的不是你送的花,你妈只希望你能过的好,希望能多看看你,多陪陪你,中国人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利他的。最后,再做一个科普,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母爱之花,不是康乃馨而是萱草花,也就是忘忧草,寓意就是送给母亲忘忧草,希望母亲可以忘记所有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