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陈毅在抗战时的纪念讲话,有四个永远不要忘记!


1939年7月6日,正值“七七事变”两周年之际,陈毅同志发表了《纪念我们的死者》讲话。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历久弥新。即使是时代变了,形势不同了,但是经典的精神本质却没有变。


文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陈毅同志率部东进的历程;第二部分,强调指出了四个“永远不要忘记”;第三部分是讲话总结。

全文如下:

去年六月一日,我们离开南陵。二号晚上,通过铁道,向敌人侧背进军。记得那一夜,我们分三个纵队行动,夜行军发生混乱,有一部分弄错方向走到敌人据点外面,敌人误会我们去攻他,我们误认为敌人在打我们的埋伏。有一部分失联络,留在森林田丘里,找不着本队,直到天明才弄明白,重整部队,向东直进。当天色欲明之际,我同几个同志留在铁道上收容部队,望着无垠的大地,长着蓊葱的农产物,祖国啊!你的子孙,决不愿你留给我们的美丽的河山,让敌人强占!山国战士们夜间的纷忧和天明后的疲劳颜色,使我心里暗暗在盘算、在担忧。我绝没有动摇我的胜利的信心,但我心中的兢兢业业不敢疏忽,不敢妄自胆大,确是实在的!一个同志带着一排人来找我,在树林中发现了我,满心欢喜:“呀!你老人家,不怕走后头,全军都集合了,只等你呀!”我放下了沉重的心,回到宿营地。房东为欢迎我们,就请吃饭,因为那天恰恰是端午节粽子雄黄酒的味道,虽隔一年,还有余味!


陈毅(前1)在行军途中。

恰恰是一周年了!部队起了大的变化,一部分同志,英勇殉国,新战士不断加入,战斗经验,工作作风,民情融洽,地形熟悉,都与初到江南不同,有了大大的进步。特别我们已深刻认识日本强盗这个有长处也有弱点的敌人,也才知道当初的担忧是一种过虑,但是这种过虑确实是不可少的。

一年来的成就,主要依靠着英勇牺牲的同志们的奋斗。他们的血肉,是江南抗战的代价,本军荣誉的标志。今当抗战两周[年]纪念的来临,本军一年战斗纪念的来到,我以后死之身,应该首先纪念我们的死者,永远不忘记他们,永远学习他们!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的第一点是,本军先烈们的牺牲,大多经过肉搏的最后阶段。用火力压倒敌人,与敌人进行火力比赛,我们真是无福消受的,我们尚没有具备这个资格。因此一切战斗依靠首先缩短敌我的距离,距离愈近,胜利愈大。一下就投入白刃冲锋,这是先烈们以血肉传给我们的战斗精神,这是一年来本军战斗的特性。在新丰①战斗,鬼子一把刀连砍我们几个同志,最后六个人才把他扭下来,还归功一个小同志抱着敌人的腿,紧拉着敌人的下部,才把该敌杀死。在延陵②一个伙夫同志紧抱着敌寇小队长扭成一团,最后一个同志加上一刺刀穿过心腹,敌人大叫而亡。在延陵另一次一个排长同志同日本鬼扭缠,三翻四复滚到东,滚到西,虽未敌我同死,也就是两者俱伤。在先遣队第一次有名的战斗③中,解决敌酋土井中佐,也是从马路纠缠,滚到水田内,夺过敌人手中的军刀,才将敌酋刺死,水田为赤。这是三支队的温参谋④开辟了这个光荣的先例。温参谋不被水淹死,不被刀刺死,不能不说是一种侥幸。在京镇间地区的无数次战斗,每每敌我拥挤一团,来一个满堂红,这个时候敌人不能开枪,我们的枪也来不及使用,真是力与力对比,来决最后雌雄。这不仅二团和先遣队,我六团在白兔⑤战斗,一个营长带二十几个便衣队混进敌人露营地两方先开火,最终也以满堂红结束战斗。萧国生同志牺牲在白兔战斗,那次更有许多肉搏的场面。我们的指战员在弹尽援绝之际,最后以肉搏殉国。我们应该永远保持这个战斗的优良传统!我相信不管世界的火器如何发达,两军交战无论如何逃不出这个公式,以火战开始,以肉搏终结!现在是如此,过去是如此,将来克服上海、收复南京,谁能说不经过浴血肉搏的阶段!没有这种勇气,你就不要上战场!


新四军第2支队部分领导,左起:王集成、张开荆、粟裕、罗忠毅、罗化成、王绍杰、傅狂波、罗桂华、蓝荣玉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的第二点,就是先烈的陷敌不屈的就义殉国的精神。一年来数百次战斗,我们无一次不占上风。仅上下会这次战斗①,我们被敌人包围了,我们大多数战士冲出重围了,没有冲出来的,陷在敌人手中是怎样情景?王团长⑦的特务员同志负伤了,他们一起接连有几个同志负伤。他们大叫部队赶快突围,不要因救护他们而使全队受危险。他们要求补一枪,但是谁愿意下这个手!敌人四面合围上来,敌人面上狞笑,表示今番总要活捉你们几个新四军。但是我们这几个同志,负伤了没有肉搏的资格,没有使用武器的资格,敌人到了面前,他们一齐投水而死!敌人的活捉计划,归于泡影。又有六个战士埋伏在窑洞中,敌人四面包围着,首先冲上去,以为他们可以俯首就擒,岂知窑洞中出来一个手榴弹,敌人就倒地几个。敌人愤怒又进行第二次冲锋,回敬他们的是排枪和手榴弹,敌人又倒了五六个。敌人聪明了,才远远用火力猛压。我们六个同志弹尽援绝,与这国土,与这窑洞,共存共亡,赴义千秋!敌人经过这些教训,才相戒不要接近新四军的伤兵。敌人才得下一个真理:中国兵是不会投降的啊!所以在上下会战斗中敌人才不敢打扫战场,我们伤员也就救了一部分。最光荣的是二团一营一连政指陈吉生同志,负伤不能行走,虽先逃脱敌人的搜索,他扒进了民家,民众替他换了便衣,不期敌人即到该地集中,于是发现了他,陷在敌手。敌人先用欺骗手段要查明我军兵种、部署,和首长姓名。陈吉生一字也不吐露。敌人用白刃威吓,陈吉生仍然不动摇。敌人最后一枪毙了他。他临死大叫:“政治工作人员不怕死,死也要打倒日本强盗!”人民感动得落泪。敌人对居民说:“这个人,不错,坚决得很!”一个军人的坚持斗争的英勇牺牲精神,使敌人也不得不低头。我们要保持和学习这种临危不屈的精神,这就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江南抗日义勇军,中间站立者叶飞

第三点不应该忘记的,就是我们的死者平昔的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每天吃三餐青菜饭,三天或者可以轮到吃一回肉。一年仅仅发两套衣服,冬天没有棉大衣,两人共一床被子,一年轮不到发一件衬衣,身上免不了生蚤婆,所以人家说我们是叫化子军队。零用费从一元五角,顶多到四元。十年独居生活是常事,简直近乎一种禁欲主义,虽然我们并不是清教徒。忘记了家庭父母妻儿,一心一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没有怨尤,抗战到底,享受低廉,牺牲巨大,我们死者在生前的享受,所吃、所穿、所用,真算得没有浪费国家人民一丝一缕、一颗一粒。这种艰苦生活的锻炼,是一切革命者的试金石。古人所谓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则我们的死者可以当之而无愧。这是人类最高的美德。这是与贪污腐化堕落所不能并存的!我们死者的铁的意志,压碎了财货,揭破了虚荣,扫荡了自私,白的肉,赤的血,硬的心,无代价交给人民,献与国家!


陈毅与挺进纵队领导合影。左起:梅嘉生、郭猛、陈毅(左4)、管文蔚、韦永义、张震东

第四点我们的死者中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是工农出身的分子。不仅战士中如此,即干部中从旅团干部到连排干部都是如此。人们常轻视所谓下层阶级谓之为下流社会,或者视为蠢才粗人,这一批脚大手粗的人们居然能指挥军队进行胜利战斗,居然能作政治工作动员民众,繁杂艰巨的抗战运动,居然处理得顺手,这事实推翻了社会上庸俗的偏见,这其中存在着革命的创造力,发扬着革命的天才。江南士绅们与我们的干部接触过的,听他们的讲演,和他们作会谈,看他们作战,说他们出身工农没有进过大学,起初都不相信,继而清楚了都为之惊异。比如胡发坚、萧国生、龙树林、尹清、王赤、李文杰等,那个不是工农子弟。这些人都是革命运动中所成长的人物,共产党培养出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是工农的优秀子弟,也是中共的优秀党员。末了着重指出我们的死者中间也有十分之三四的非党同志,也有十分之一不到的知识分子。这些人都是非党的布尔什维克,我们已经看不出任何界线。这是我们最好的模范,革命的鲜花,抗战建国的大旗。

以上四点,可以说是先烈们共同的精神。论江南抗战的必须记着这一点,论新四军的必须留意这一点,新加入本军的要重视这一点,加入较久的同志更应该为这些而黾勉而奋发。这不是简单的一时冲动和热情所能做得到的,其来源只有两个:第一是高度政治觉悟,第二是实际斗争的锻炼。这是我党的领导所给予的。保持这个,发扬这个,扩大这个,就等于先烈们亿方化身。先烈不死,精神长存!


注释

①新丰:在江苏省丹阳市北部,沪宁铁路在此设站。1938年7月1日夜,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对驻新丰车站日军发起突然攻击,经白刃搏斗歼日军10余人,又用火攻烧死日军30余人。

②延陵:在江苏省丹阳市南部。1939年2月17日(农历除夕)深夜,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长途奔袭延陵镇,战斗至拂晓,击毙日军小队长以下20余人,伤8人,俘1人。此后在延陵还有过多次战斗。

③先遣队第一次有名的战斗:即韦岗战斗。1938年6月17日凌晨,新四军先遣支队在南京至镇江公路上的韦岗(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伏击日军车队,击毙日军少佐土井以下13人,击伤近10人。

④温参谋:即温国德,曾在闽北参加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参谋,4月率第3支队侦察连参加新四军先遣支队,6月17日在韦岗战斗中牺牲。

⑤白兔:在江苏省句容县东部。1938年12月上旬,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攻打白兔镇据点,激战6小时,毙伤日伪军50余人。另一次白兔战斗发生在1939年3月7日,日伪军分8路包围刚刚移驻白兔镇附近的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新四军奋战8小时后突围,击毙日伪军56人,击伤43人。第2团政治处主任萧国生等58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⑥上下会:即上会村和下会村,在江苏省丹徒县南部,与句容县白兔镇邻近。1939年3月7日的白兔战斗,通常称上下会战斗。

⑦王团长:即王必成,1939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