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大清最后的一根稻草居然是一场股灾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之后短短一年时间内,中国发生了一连串的革命事件,最终覆灭了满清帝制。要说压垮大清最后的一根稻草,就要说到四川的保路运动了。这保路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却是一场股灾引起的。

早在1904年的时候,四川就经总督锡良奏请,设立了官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至保路运动爆发为止,川汉铁路总公司先后共从民间募集1400万两的股款,股本来源八成是“抽租之股”,所谓抽租就是强制性的征收当年农业收成的 3% 入股铁路,每50两一股,按年领息,路成后可分红利,因此基本上纳税的四川农户皆为公司股东。

官办其实说白了就是国企,国企的办事效率大家都很清楚。到保路运动爆发前的1911年,川汉铁路总公司在7年的时间里,花费了700万两,只修了一段15公里长的宜万铁路,还是在1909年底才动工的。而剩余700万两中的300万两,竟然被时任公司驻上海的经理施典章,挪到上海去炒股给赔光了。这个施典章,在任公司经理前,曾任广州府知府、琼州府知府、榆林府知府,妥妥的官宦背景。

100多年前的满清就已经有股市了,1891年外商就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专门用来交易股票。 1905 年的时候,更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这个证券交易所主要的交易对象是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实际交易则偏重于洋商股票及橡皮股票两种。

1910 年,由于全球工业对橡胶的需求陡增,和橡胶有关的橡皮股票暴涨,上海的股市迎来了一波牛市。结果到了当年的7月,随着美国宣布橡胶需求紧缩,国际橡胶的价格突然大跳水,和橡胶有关的橡皮股票也突然崩盘,上海股市受波及一泻千里,一场空前的股灾就这么来了。川汉铁路总公司驻上海的经理施典章就在这场股灾中血本无归,他挪用的修路的300万两白银也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再加上各种官员贪污损耗,川汉公司筹集到的款项至保路运动发生前就已经损失近半。为了弥补亏空,时任邮传大臣的盛宣怀强力推进“铁路国有计划”,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准备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但是即使这样,300多万两的亏空由谁来填补,仍然是个问题?不出意外的话会落在四川的农民头上,但是不能让底下人知道。

于是川汉铁路公司的高层,就想利用国家赎回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事敷衍过去。当盛宣怀了解到用于修路的300万两白银居然被你们拿去炒股赔光了,想让政府给你擦屁股,门都没有,于是清中央政府与盛宣怀死活不同意。

没办法,盛宣怀就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将公司亏空的钱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的股票,概不退还现款。至此,不但大股东的损失已经无可避免,而且因为所有四川人都是股东,他们的损失也找不回来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政府不但收路权出卖给洋人,而且还不给钱。矛盾遂激化。

一场如火如荼的爱国保路运动就这样迅速蔓延开来了。民众相继罢工、罢市、罢课,拒交捐税,进而发展成全川范围的武装起义。这场运动也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