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毛主席秘书叶子龙探望王光美:主席不该这样对少奇同志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前言

1978年,一个人敲响了王光美的家门。不过一会儿,保姆领着一位同志走进客厅,他手中提着许多礼品,脸上挂着歉疚的神情。

王光美认出来了这位同志,是个老熟人,曾做过毛主席机要秘书的叶子龙。她请叶子龙坐下,说道:“你怎么来了?”

叶子龙不好意思地说:“我想来看看,少奇走了之后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王光美惨淡一笑,说道:“还能怎么样。活着,有口饭吃,我一个老人过得挺好的。”

叶子龙叹了口气:“主席这一辈子,最不该的就是那样对少奇。”

刘少奇的经历我们都非常了解,可叶子龙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几十年风雨春秋

叶子龙曾经有过许多名字,有时候叫做叶良和,有时候被人称为叶佐臣。离1916年结束还有三天的时候,叶子龙出生在了湖南浏阳。

叶子龙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一辈子替地主种地,累死累活混几口陈年粮吃,苦了几代人都没有攒出半份家产。

而叶子龙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目睹者地主家的少爷能够吃白米喝糖水,他不能不去想:“为什么同样是人,同样的年纪,他可以做人,我却非得做牛马?”

人就怕思考,一旦开始思考,就有什么东西要孕育出来了。带着这样的疑惑,叶子龙开始探寻世界的奥秘。

幸运的是,通过我党的宣传同志们,他接触到了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有了解开疑惑的钥匙。

1930年,14岁的叶子龙瞒着家人,投奔了红军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农红军。在部队中成长了两年,他也通过了组织的考验,加入了党组织。

当时我军刚刚组建没多久,各个机构都急缺人才。叶子龙年纪轻,脑筋灵活,再加上愿意动脑筋思考,很快就被领导们看中了。

由于他是湖南人,会说湖南话,便被分派到了毛主席身边当秘书。毛主席很是喜欢这个小伙子,两人可以流畅的交流。而且叶子龙勤学好问,扎实肯干,忠诚坚毅,深深地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

这个秘书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七年。这么多年中,叶子龙和毛主席结下了深刻的战友情谊,多少艰难困苦,两个人都是一路走来。

作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真的是陪着毛主席走过了所有的艰险时刻。他陪着毛主席走过了完整的长征,经历了张国焘的惊险一刻,坚持过了我军刚到延安的危机时刻,跟着毛主席躲避胡宗南的追击。

这是真正的生死之交,换命的交情,每一个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都同样是叶子龙生活的地方。中央的许多领导都赞许过叶子龙的才能和品格,其中就有刘少奇。

刘少奇很是羡慕毛主席,能够有这么一位能干的机要秘书,忠厚诚恳,几十年中贴心贴意,几乎没有犯过错误。他也想要这么一位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可毕竟叶子龙是毛主席的秘书,当毛主席和刘少奇发生矛盾时,他只能选择站在毛主席一边,总难免会做出一些伤害刘少奇的事。

病重离世

刘少奇与毛主席原本是多年的战友,二人好不容易坚持到建立了新中国,怎么会突然闹翻呢?其实这件事情中二人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1962年,我国政局的转折已经出现了苗头。这年春天,我党就召开了七千人大会,要纠正同志们思想中不正之风。

到了八月份,毛主席多次讨论了阶级矛盾和党内团结的问题,反复批判“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

刘少奇认可了毛主席的看法,但要求只把会议精神传达到高级干部,党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经济工作。

这也是他和周总理、邓小平的共同看法,认为是时候把核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了。

而这与毛主席对国家局势的判断和国家发展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的。1964年,刘少奇在国内四处调查,和邓小平一起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这让毛主席更加真切地感到他们走上了一条和自己不同的道路。

因此在年底的工作会议上,毛主席与刘少奇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但此时毛主席还愿意给刘少奇机会,希望他幡然醒悟。

可是刘少奇执迷不悟,非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毛主席在这种发展道路上看见了资本主义的影子。于是1968年开始,刘少奇被监禁在了中南海内的住所中。

长期的监禁,再加上与家人分离,而且又失去了掌握的权力,刘少奇的精神状态不断恶化。精神上的困难也对刘少奇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这一年中,他先后感染肺炎糖尿病,在体检中还发现了高血压。他本来应该申请外出就医,可由于精神上的问题,无法主动开口求救,最终只能拖着。

这病就怕拖,从3月开始病情越来越重,到四月份刘少奇已经开始神志不清了,连使唤自己的双脚都很困难。

七月上旬,刘少奇突发支气管炎,医生诊断道:“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建议住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但医生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只好把设备从医院拉到住所来紧急治疗。一直持续到七月底,刘少奇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并没有好转。

这一场大病之后,刘少奇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全靠医疗手段吊着命。到了十月份以后,他已经无法主动吃饭了,只能用鼻饲输送一些营养液维持生命。

这样的生命坚持到了1969年。7月份,刘少奇又突发支气管肺炎,医生当时一位他行将就木,谁知道还是活了下来。

当年10月,毛主席觉得国际形势愈发恶化,便着手把各位领导人疏散到外地。刘少奇便在押送下乘飞机转移到开封市,这段旅途加重了刘少奇的病情。

11月6日,北京来的医务人员被召回,刘少奇被交由当地军队照料。10日,病情复发,当地医疗人员治疗无效。

12日凌晨1点,刘少奇出现异常症状,护士在6点38分开始呼叫医生,6点45分医生宣布自然死亡。

和彭德怀一样,刘少奇的尸骸也被秘密火化,用假名保存在开封火葬场中。而直到十年后,叶子龙才前去探望王光美。

重获自由

这并非是叶子龙不想去,而是他也不能去。在刘少奇与毛主席发生矛盾时,他坚定地站在毛主席一边,狠狠抨击了刘少奇。

但在毛主席身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事事留意小心。因为毛主席的言行举止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向性,没有无用的事,没有无关痛痒的话。为了防止漏过毛主席的命令,中央搬入北京之后,叶子龙就想到用录音手段把毛主席的话保存下来。

当年在延安的时候,我党是安排速记人员旁听,把各位领导人的话语记录下来。可是来到北京之后,由于工作内容数量大增,再使用速记人员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因此从1956年开始,机要室就裁撤了速记员等记录人员。可是并没有用别的方法来替代,以至于领导们的话语经常遗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叶子龙就请示周总理采购一批录音设备,培养录音人员。结果这个解决工作困难的办法,却在后来成为了他的污点。

1962年,叶子龙被毛主席派去做北京市委工业部副部长。毛主席设宴为他践行,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中南海。

而办工业,就难免沾染经济,一来二去的,他被划分到了刘少奇的派系当中。因此在十年运动中,有心之人就说他当年在办公室里安装录音设备,是在安装窃听器,是潜伏在毛主席身边的特务。

这可是个大罪名,叶子龙一下就被关进了监狱。万幸他没有被判处死刑,因此才能在平反之后,重获了自由。

恢复自由之身后,叶子龙满心感慨。因此这天他就带着礼品,上门拜访王光美。他想要为当年自己的一些作为道歉。

在交流了一番感伤之后,看着王光美苍老的面容,叶子龙忍不住叹道:“这样对少奇同志,主席真是做错了。”

王光美也只能长叹一口气,人都看不见未来,当下谁又知道对错呢?

结语

1982年起的十年内,叶子龙在我国多个领导机关中担任咨询委员会委员,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他在北京逝世。

叶子龙能够有如此出色的工作能力,离不开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学习的二十七年。毛主席的言传身教,让他从一个红军战士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党的干部,毛主席的伟大正在于此。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讨论。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被深究。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