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赓乘车前往哈尔滨时,却突然被一个交警拦了下来。陈赓停下车,还没问什么,交警就开口了。
“去警备厅,赶紧的,别耽误我办事。”陈赓被交警这理所应当的语气气到了。
他直接吩咐司机开到市政府。陈赓去哈尔滨干什么,这个交警为什么这么嚣张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应金日成的请求,出兵援助朝鲜。虽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屡屡获胜,但也把我军的不足完全暴露。
1952年,从苏联养病回国的粟裕面见毛主席,提出了应该大力发展军工的建议。毛主席也知道应该优先发展军工产业,可应该把谁派过去却是难事儿。
“陈赓这个人才就在眼前,主席何必舍近求远。”
粟裕看出了毛主席的为难,直接推荐了陈赓,想要陈赓负责这件事。
“陈赓没有办这些事的经验,他能行吗?”毛主席有点不相信。
“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陈赓是黄埔的高材生,这些事情交给他没问题的。”在粟裕的劝说下,毛主席找来了陈赓。
“陈赓啊,你想去办学吗?”毛主席把陈赓问住了,他打了半辈子的仗,还真的没办过学校。
“主席,这怎么回事啊?怎么突然让我去办学呢?”陈赓不解地问。
“还是因为国家刚起步,到处都缺人才啊。”毛主席叹口气,让粟裕和陈赓说。
“彭老总在朝鲜那边打着,但美国停在台湾海峡那的舰队一直没走。他们分裂的意图这么明显,我们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军工人才,所以打算让你去当校长。”陈赓一听,当即表示自己可以。
“行啊,我去就我去,我还不知道当校长是什么样子呢。”陈赓乐完了,转头问粟裕:“学校在哪啊,我直接去上任就行了嘛?”
“既然你已经是校长了,那就由你负责学校的选址和建设吧。”毛主席一锤定音,陈赓这才知道这是要自己从零做起啊。
“主席,你别告诉我,这学校还没开始建呢。”陈赓吃惊,坑人也没有这么坑的吧。
主席反驳,“不是还没开始建,而是还没有选址呢。你是校长,那肯定是你说了算的。”
陈赓感到自己被坑了,但任务已经接下来了,肯定得好好完成。就像主席说的,新中国刚建立,各方面都缺人才,只能反复使用他们这些老将了。
“不就是办学校吗,我不信我做不好。”陈赓在心里暗暗加油。
为了建好这座学校,陈赓在全国天南海北地跑。从选址、建造、请老师,陈赓事事亲历亲为。
然而在1953年,陈赓坐车在哈尔滨街道上视察学校的建设情况时,一个交警突然拦下了他的车。
一开始,陈赓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陈赓立马询问司机,警卫员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我开车绝对没问题,前面也没出什么是啊!”警卫员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拦车。
为了弄清楚状况,陈赓拉下车窗,刚想说话。谁知交警直接拉开车门,一屁股坐到车里。
“去警备厅,我着急赶路,你开快点。”交警一脸不耐烦地吩咐警卫。
警卫一直跟着陈赓,什么时候在交警身上受过这么大的气。陈赓看着生气的警卫,摇了摇手,示意他不要冲动,按交警说的走。
在去市政府的路上,陈赓一路阴沉着脸。他想不明白,新中国才成立多长时间,怎么就有这种作风了。
等到了市政府,还没等交警下车,陈赓直接说:“把你们市长给我叫来。”
听着陈赓阴沉的语气,交警突然意识到今天冲撞了大人物。下车后,交警赶紧派人去叫市长,自己则站在一边,茫然无措地等着最终的结局。
哈尔滨的市长是吕其恩,他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被任命为哈尔滨的市长。吕其恩听到有人找自己,一开始还不以为然。
“市长,有个人要找你,说是要把你叫下去,这个人应该很厉害!”听到秘书说的,吕其恩立刻往外走。
等他看到陈赓之后,更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哪怕他不是陈赓的直属手下,但陈赓也有资格教训他,毕竟谁没听过陈赓的大名呢?
“陈司令,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吕其恩快步走上前,打算和陈赓握手。
“吕市长,寒暄客套话就都免了吧,这不交警都蹭到我车上了,一会你送他去警备厅吧!还有我问你,像他这样的情况你知道吗?”这个问题彻底难住了吕其恩,无论他知不知道,这个失职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他要是知道,那就是纵容下属,是官僚作风;他要是不知道,那就是他耽于享乐,失职失察。无论他怎么狡辩,他犯的错误已经造成了。
陈赓叫来吕其恩,只问他该如何处罚那个交警。
“我之前就听主席说过,哈尔滨的派头大得很,现在看来确实是啊。我走在路上都能遇见交警拦车,那普通老百姓肯定碰见的更多。”
吕其恩听着陈赓的话,额头上开始冒冷汗了。
“是不是再不管,你能让哈尔滨的这些人上了天啊。”陈赓疾言厉色,说的吕其恩腿软。
“陈司令,我们绝对没有这个意思,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的。”吕其恩叫来秘书,“我马上让底下的人严查,坚决打击这种行为。”
“我希望你说到做到,哈军工建在了这里,我作为校长应该时刻盯着进度。所以,我最近会有时间,随时有可能检查你的成果。”
陈赓的话让吕其恩更紧张了,要不是在所有人面前,他都要忍不住擦汗了。
随后,吕其恩看着那个脸色苍白的警卫,派人开除他。之后他便开始对哈尔滨进行整改。在陈赓的推动下,哈尔滨的风气焕然一新。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正式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陈赓作为开国大将,愿意接受毫无经验的岗位,为国防事业做贡献,他永远值得我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