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环宇通史
编辑|环宇通史
前言
有谁还记得小时候抽的那些绝版老烟吗?“芒果”香烟、劲牌、双喜、黄包车,这些香烟的名字虽然陌生,但提起来总能勾起大家无数回忆。
烟雾缭绕中,满满都是儿时的快乐与藏不住的小骄傲,点上第一支烟,咳得眼泪直流,却偷着乐开了花。
那些辛辣呛口的烟,现在想来都让人感慨,它们像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永远定格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如今那些老烟已成过去,想要重温往事,恐怕没那么容易了,不过追忆也好、怀旧也罢,说起当年我们抽的那些绝版老烟,依然能勾起满满回忆,让人感慨时光消逝,人生如梦。
中国绝版老香烟的故事
从改革开放前的“芒果”到现在的“北京”,中国老烟的名字承载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不同时代的老烟见证着中国人生活的变迁,也印证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变化。
50年代的“黄金叶”曾经是中国香烟的代表,它的质量之好,曾经被送往国外,以显示中国制造的工艺水平。
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烟草工业日渐发达,不少香烟厂诞生,老一辈人熟知的还有“金猴”“红梅”等品牌,它们虽然小众,但在当地颇具人气。那时候一包烟只要几毛钱,烟民抽起来没有呛感,清香宜人。尽管焦油量高了些,但价格实惠,深受欢迎。
五十年代的“黄金叶”曾经是中国香烟的代表,它的质量之好,曾经被送往国外,以显示中国制造的工艺水平。
八九十年代,一些小工厂推出的老烟也颇为红火,如“醒宝”在广东一时走红,有“中国万宝路”之称。它的广告语“醒宝,醒宝,醒起就是宝”脍炙人口,今天要找到这些老烟已经很难,但它们的名字仍让老一辈缅怀从前时光。
可以说,不同年代的老烟,都见证了中国一代代烟民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后,中国香烟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但对老一代人来说,还是怀念从前纯正的烟草口感。
他们熟悉的有山东“大前门”的绿色包装,“上海红双喜”红底绿字的经典组合,都能勾起老烟民的回忆。
一些老烟厂停产后,烟民也十分怀念,2016年,上海的一家小商铺推出老烟“凤凰”,瞬间就被抢购一空,买烟的人说这是80年代很流行的烟,尽管包装有了变化,可还是让人一眼认出来,忍不住要买来尝尝,哪怕价格不菲。
中国老烟的故事,随着这些香烟的消失而渐渐被人遗忘,但它们曾经的身价不菲,也昭示着中国烟民生活的变迁,这些香烟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中国那个烟雾缭绕的年代。
香烟改革的惊喜与遗憾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香烟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营烟草系统进行了重组,香烟的品牌集中到几个大的国有烟草公司,同时实行了香烟零售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低档香烟价格上涨,连小孩子也买不起了,不过中高档香烟的质量提高了,变得更加卫生、标准化,烟盒也都改成了有滤嘴的设计。
这场改革让老一辈烟民颇感惋惜,许多充满回忆的老牌香烟已经停产,再也买不到了,像金葫芦、三羊这些老牌子,现在问新生代都不知道是什么。现在的80、90后抽的全是改革后的新烟,根本不知道老烟民心中的哪些老牌子。
这是时代的变迁,但也让人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我们唯有在回忆里寻找老烟的烟草香,想起它们曾经带给人们的欢乐。
改革让香烟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烟草生产和消费国,香烟不再是稀有奢侈品,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买得起了。
从正面看这有利于提高烟草产业效率,也让更多人享受起了香烟,但是香烟的消费量大增也带来健康问题。
如何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抽烟,使烟草产业健康发展,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于香烟的看法可谓是有好有坏,这点我们不做过多的比较。
而不少人更加的好奇另一点,就是如今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香烟,究竟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呢?
烟草的奇妙旅程
烟草起源于美洲大陆,最初只是一种可有效驱赶蚊虫的植物,原始部落的居民发现燃烧的烟草可以有效驱赶蚊虫,于是每次外出劳作的时候,都会携带烟草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烟草的魅力远不止于此,燃烧后的烟雾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吸入烟雾之后,能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感觉。
这种舒畅感来源于烟草所含尼古丁成分,它可以迅速进入人体,与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轻微的兴奋作用。
为了追求这种新奇的体验,部落居民开始研究如何更方便地携带和使用烟草,经过反复摸索,他们发明了一种简易的木质烟斗,将烟草放入其中可方便携带与吸食。
这种简易的烟斗推动了烟草在部落中的传播,也出现了专门制作烟斗的手艺人,用木头和动物骨头制作漂亮的烟斗以满足需求,有部落居民甚至将烟斗作为一种礼物送给朋友和家人,以示亲密友谊。
1492年哥伦布首次来到美洲,也被这里的烟草文化深深吸引,起初只是出于好奇心抽上一口,后来却无法自拔,成为烟草的忠实粉丝。
据说哥伦布深深为烟草的魅力折服,甚至将一些烟草种子带回欧洲进行栽培。他意识到烟草的商业潜力,将其带回欧洲,建立起烟草贸易。
最初烟草仅在探险者和士兵中传播,后来流行开来,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17世纪中期,富人们会聚集一起吸食烟草以显示身份,烟草成为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从此烟草作为一种新奇的消费品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
随着烟草贸易的兴起,印第安人开始大量种植烟草换取欧洲人的商品,印第安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欧洲开始在殖民地大规模栽培烟草,17世纪中期,弗吉尼亚殖民地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出产地之一。
烟草的传播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它连接起了东西方的文化,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改变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虽然烟草的危害日益明显,但它独特的魅力似乎依然难以抗拒,回溯烟草奇妙的传播历程,令人不禁惊叹人类文明交流和商业活动的力量。
与此同时,香烟也悄悄地进入了远东,从此来开了和中国的序幕。
中国香烟传入的曲折历程
16世纪中期,葡萄牙商人经澳门将香烟引入中国,但因为当时实行海禁政策,香烟进入中国的数量很少,到了17世纪,菲律宾的走私贩子开始通过偷运的方式,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销售香烟。
起初中国士大夫将香烟当成一种新奇的药材使用,明朝后期,随着吸食香烟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时尚,他们开始在家里的菜园试种烟草树,发现南方的气候特别适合香烟生长。
到了18世纪的清朝,吸食香烟已经十分流行,不仅官员抽烟,就连老百姓也加入吸烟的行列,据记载,当时的吸烟人群里已经出现了小孩和妇女。
中国内地的香烟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明朝后期,中国商人从欧美购买香烟后运回国内销售,1900年,台湾开始试种烤烟,到了1940年代,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也兴起了烤烟生产。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产卷烟品牌的崛起,中国香烟工业获得长足发展,红塔山、黄鹤楼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在香烟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香烟进入中国,历经曲折,蕴含多姿多彩的故事,它源自美洲,经欧洲传到中国,最后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顾香烟传入的历史,不禁让人感叹,世界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产生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尽管香烟对健康有害,但它的传播轨迹,仍然反映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变迁。
总结
老烟的味道虽然会逐渐消逝,但它留在老一辈心中的记忆,会流传到年轻一代,然而我们是否该怀念它,还是该警醒后人远离它,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世事变迁,昨日的传统与今日的科学常有冲突,但只有立足当下,谨慎权衡,才能找到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场论战,恐怕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