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邓小平的长女,从小历经磨难,丈夫成就很高,当过副部长

邓小平一生有过三段婚姻,发妻张锡媛比他小2岁,后来因难产于1930年离世,他们的女儿也不幸夭折。

1931年,邓小平结识了与自己同岁的金维映,她是我党在舟山地区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二人曾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假扮夫妻结伴前往江西瑞安县工作。

苏区工作时期,二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在不断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后来,在组织的撮合下结为了伉俪。

不过好景不长,邓小平因反对博古等人推行的“左”倾错误,遭到了十分严重的错误批判。他为了避免金维映受到不必要的牵连,被迫和第二任妻子离婚,二人婚后并没有孩子。

1939年,35岁的邓小平返回延安,这一次有了较大的收获,因为他在邓发等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刚从陕北公学毕业的卓琳,那时候她还叫蒲琼英。

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他们俩认识后,无论是性格还是爱好都非常合得来,只要一有时间就手牵着手四处转,看起来十分幸福!”

同年8月份,在组织上的安排下,邓小平和卓琳在延安举行了简单的婚礼。1941年9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邓林出生,当时身为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正忙着同敌人作战。

在战火洗礼中出生的邓林,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坎坷曲折的命运。邓林的出生让邓小平夫妇在开心之余,也不得不开始替她的安危担忧。

毕竟当时正是日军进攻最疯狂的时候,为了将日军引入太行山区,129师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很显然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为此,邓小平和卓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们将孩子寄养在当地的一户铁匠家里。由于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缺粮少穿是常有的事情。

为保证邓林能健康长大,邓小平夫妇每个月都从口粮中省出一部分,并派人送到铁匠家里。可令他们十分难过的是,铁匠却将大部分粮食都分给了自己的孩子,所以邓林经常吃不饱。

1943年,两岁的邓林被接回延安上幼儿园时,因为身体长期营养不良,不仅长得又瘦又小,而且还患上了很严重的疾病,这让邓小平夫妇非常心疼。

邓林4岁时才被接到父母身边,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为此她不得不跟随父母四处辗转,直到1949年随军到重庆后,才被送入小学读书。

邓林小时候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她画的花鸟鱼虫都格外逼真,为此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这也让她坚定了长大后学习绘画的信心。

11岁那年邓林跟随父母回到北京,期间她阅读了大量书籍,并观摩了很多名家的绘画作品,这对她以后成为专职画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邓林13岁时因为身患重病,前往莫斯科治疗期间,经常去博物馆欣赏油画,这也让她对浓墨重彩的西方油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在央音附中学习期间,邓林师从国画大师汪慎生,在他的教授之下主攻花鸟画。后来,她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跟随李苦禅等多位名师,系统地学习了国画,尤其在花鸟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特殊时期,邓林远赴河北宣化参加劳动锻炼,期间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钻研绘画方面的知识,直到1973年才重回北京,并被分配到北京国画院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邓林结识了终身伴侣吴建常。毕业于矿冶工程学院的吴建常,比邓林大了两岁,二人在婚后感情非常好,彼此在不同的领域都做出了很高的成就。

令人敬佩的是,吴建常身为邓小平的女婿,并没有因此受到特殊照顾。1997年,他被调入冶金工业部担任副部长,成为了一名副部级官员,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工业建设。

邓林虽身为邓小平的女儿,深知自己不能借助父亲的权力谋私利,在人生大起大落之际,她始终将父亲当做自己的偶像,并坚信只要不忘初心就能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