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95年十月一日,中国国庆,举国欢庆。中国的领土上空红旗飘飘,无数人欢欣鼓舞,一同参与这盛大的节日。所有中国人都在这一天感受到了中国伟大的辉煌成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光荣的自豪感!
故事,还得从1947年,那个萧瑟的秋天开始说起。1947年,凌冽的秋风中,一个女子怀中抱着一块白布,匆匆地来到了一家孤儿院。她左右张望了一下,确认周围没人之后,把怀中的东西放了下来。
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有人发现了这个被扔在孤儿院门口的,被遗弃的小家伙——这就是熊德龙。这个日后让无数人敬佩的商人,其出身,竟然是一个被遗弃的婴儿。
熊德龙的出生无疑是不幸的。他被自己的父母抛弃,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扔到了孤儿院门口,如果不是被人及早发现,寒冷的秋日中,他甚至可能出现不测。但他同样也是幸运的。上天让父母抛弃了他,却又宠爱地给了他另一对更优秀、更和善的父母——他们,就是熊德龙的养父母,熊如淡夫妇。
1948年,旅居印尼的广东华人熊如淡、黄凤娇夫妇两人来到了这家孤儿院。他们想收养一个有华人血统的孩子,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好好养育。可当两人在孤儿院长的介绍下寻找着要领养哪个孩子时,一个卷发碧眼,看起来丝毫没有华人血统的小家伙却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两人都觉得很惊奇——这个孩子与其它孩子不一样。这个小家伙紧紧地盯着两人,没有哭,也没有闹,这在那个年纪的孩子中无疑显得十分奇特。因此夫妻两人当场决定,就收养这个孩子了!至于有没有华人血统?那不重要。收养要有眼缘,而这个小孩子夫妻两人就非常喜欢。欢天喜地的将其抱回家里之后,熊如淡为他起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熊德龙。
没有华人血统不要紧,只要你有着一个中国名字,有着一颗心向祖国的心,你就是一个中国人!熊如淡、黄凤娇是客家人,在两人的谆谆教导下,熊德龙,这个印尼、荷兰双混血的外国人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客家话,也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优良品德。
比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远亲不如近邻”等。虽然养母黄凤娇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她依然想给自己的养子最好的成长。她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去教育熊德龙,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懂事的人。
小时候,熊德龙就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汲取着各种知识,听着她唱着客家山歌,解释《增广贤文》中的忠孝故事…熊德龙的心,也随着母亲的歌声慢慢飞向了远方。中国,父母的家乡,我未曾谋面的故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而父母的行为更加加深了熊德龙的好奇心,也用言传身教告诉了他,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家乡。幼年时的熊德龙的记忆中,每当过年的时候,父母都会寄钱给远在中国的父母。
那时,海外的华人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这个曾经发生过大规模排华的国家。熊家虽然算不上极度贫穷,但也绝算不上有钱。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如淡、黄凤娇还会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点钱,邮回家中去。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