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因为赵构并不昏庸

#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岳飞能不能直捣黄龙?#

#假如宋高宗支持岳飞,岳飞能收复失地吗?#

以上是邀请回答的两个类似的问题,其实以前看到的这种问题也不少,说明大家对岳飞寄予厚望,总认为如果岳飞不死,如果高宗赵构支持岳飞北伐就能收复失地或者是直捣黄龙府。

不知道大家对岳飞的这种信任是从哪里来?

我想绝大多数是相信了岳珂编造的岳飞那些神剧般的战绩!

那么假设赵构支持岳飞,如何用兵?

岳飞死的时候最大的官职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那是在收回三大将的兵权后。

岳飞死的时候岳家军还没有完成整编,三大将的军队完成整编,变成绝对听命于朝廷的国军后,才能谈北伐,不然,像淮西之战,各大将各自为战,保存实力,互不配合,对赵构的命令拖延应付,自保都难,怎谈北伐。

什么情况下,赵构才可能让岳飞统兵北伐?

我想应该是完成军改!

假设岳飞积极配合朝廷完成对岳家军的整编,三大将的“家军”统一整编为国军。

岳飞在整个军改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抵触情绪,而且积极主动的配合朝廷,做岳家军部将的工作,岳家军被顺利的打破原来的建制,按照朝廷的意愿重新整编,并且深居高位的岳飞对军队将领一视同仁,绝不私自于旧部交往。

由于岳飞一心为国,不贪恋兵权,毫无私心的一系列的表现,赢得了朝廷上下和赵构的信任,这样由于岳飞的年龄优势,再加上赵构的信任,肯定有带兵北伐的机会,只是如果再去北伐,可能会让岳飞统领全国之兵,但主持北伐应该是宰相一级的人物。

我们看岳飞死后南宋两次失败的北伐,都是宰相亲自指挥,宋孝宗时期,重新启用了主战宰相张浚开禧北伐是权相韩侂胄主持。

北伐要动员协调全国的力量,因为南宋不能像游牧民族那样以战养战,后勤非常关键,而且南宋的对手不是汉唐时期的游牧部落联盟,而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所以一旦开战必然是持久战,这还要说是在南宋的国力几倍于金国、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如果只是势均力敌,那南宋劳师动众去远征,胜算几乎没有。

北伐是国家实力的较量,没有强势宰相统一指挥、协调,北伐根本没法开展。

如果岳飞不死,到孝宗北伐时还可以带兵,以岳飞和孝宗的关系,孝宗会委以重任,还是有机会北伐的,只是如果参与北伐,岳飞的名气可能不如现在,北伐的失败是综合因素,绝不会是因为岳飞参与就会扭转败局。

岳飞现在的名气是建立在很多的想象之上,岳飞如果参与北伐,那后世知道的岳飞,可能只是普通的名将而已,因为没有了很多的“假设和可能”!

以上只是假设,当然下面也是假设!

因为岳飞是死于朝廷整编“家军”的军改,所以如果按照上面问题的意思,那应该是赵构支持岳飞带领岳家军北伐,因为以岳飞的资历和协调能力是无法统领张俊韩世忠等家军的,那么肯定要一位宰相级的人物主持,那么大概率应该是重新启用主战宰相张浚。

从岳飞死前的最后一战“淮西之战”,我们能够看出,即使赵构也难以协调各家军配合作战,因为他们总有各种理由赶不到战场,或不能及时赶到战场,常常是战事一结束就到了,或者说离战场不远了。

那么即使配合岳飞,其他部队也指望不上。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北伐,那只能说明赵构的确是昏君,当时南方百废待兴,老百姓刚过了几年和平的日子,想想也就是几年,南方的盗寇以岳飞平定杨么义军基本告一段落,正在休养生息,哪有经济实力支持长久的战争。

如果赵构一意孤行支持岳飞北伐,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下?

南宋国内,由于朝廷为了筹集军需,横征暴敛,激起民怨,国家陷入动荡,岳飞北伐胜利无望,利用国内民意,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推翻赵构南宋,或是拥立孝宗继位,或是自立。

自然建立新王朝也不会顺利,四川的吴氏兄弟、韩世忠、张俊等都会反对岳飞,南方重新陷入战乱,最后的结果是生灵涂炭,最后经过多年战乱,一方力量借助金国胜出,那么可能会出现石敬瑭那样的“儿皇帝”。

以上这种假设可能性极小,别看岳飞不同意议和,但真要让他带岳家军北伐,岳飞未必有那种勇气。

1140年河南之战,是朝廷要岳飞解顺昌之围,此时金军的主力在顺昌,如果岳飞有和金军主力决战的实力和胆量,他可以只扑顺昌,和刘锜里应外合,全歼金军主力。

岳飞采取的是避实就虚,选择进军空虚的河南,而在金军从顺昌回军河南时就赶快撤军了,郾城、颍昌之战只是歼敌几百人的小胜。

而大家熟知的所谓的大捷,只是既无歼敌人数,又无战报支持,岳珂虚构出来的战绩。

半年以后的淮西之战,岳飞在赵构十七道诏书的催促下,始终在路上,直到金军歼灭几万禁军,大胜而去,岳飞还离战场几百里之远。岳珂竟然说:金军听说岳飞出兵,吓得撤走了。

所以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岳飞能不能直捣黄龙?

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岳飞根本不会做出头的椽子,保存实力,发展自己才是岳飞、韩世忠、张俊这些具有军阀性质的“家军”的真实的想法,反对和谈主战是假,担心和谈后军人不被重视,不能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真!

淮西之战结束后,三大将同时被解除兵权,是三大将最担心的,和谈后出现的结果;可能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都会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抗拒的,和谈成功就意味着他们自由自在、被重视的日子结束了,北宋那种重文轻武的局面又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