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帝国的终结和共和国运动有什么关系?分哪些时期?

前言

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是组成了自己的政治派别一共和派。巴西帝国时期共和派别,成立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但大多都主张取消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佩德罗一世时期的共和运动

18 世纪末的美国独立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巴西资产阶级很大影响,一些资产阶级激进派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共和主义成为他们的旗帜。

1824 年,佩德罗一世“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的面目暴露后,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东北部很多地区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准备起义,他们否定佩德罗一世和布拉干萨王朝对巴西帝位的权利。

在起义中心白南布哥共和主义者发表《皮蒂给友人达马扬的信》,积极宣传法国革命思想,并联合巴西帝国北部一些共和派成立“赤道联邦”,宣布建立共和国。

由于未能果断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巴西共和派缩小了自己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广大奴隶的支持。

虽然共和派宣布成立联邦,但他们却始终未能把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以至于被帝国政府轻而易举地冬个击破,致使巴西帝国没能像其他拉美国家那样建立共和体制。

巴西帝国早期共和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力量相对弱小并且分散,没用形成全国规模的共和运动,这些共和运动的结果是无一例外的失败,但在客观上对巴西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以后的共和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摄政时代的共和运动

以佩德罗一世下台为契机,巴西帝国共和运动再度兴起。这时的巴西共和派被巴西帝国当局蔑称为“狂热派”(exaltados),他们来自商人、小工厂主和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在里约热内卢组织了联邦运动协会,全国冬大城市都有共和派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出版报纸和杂志,宣传共和思想。

共和派在政治上要求召开制宪会议,通过新的宪法来代替佩德罗一世时期的专制宪法,要求巴西采用联邦制,清除政府机构中与佩德罗一世专制制度有联系的葡萄牙官吏,提高工业品的进口关税,以及发展巴西民族工商业。

巴西资本主义工商界力图在巴西建立联邦制,这说明他们是反对原葡萄牙贵族继续推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联邦制的主张同时也反映出,这时的巴西资本主义发展还是薄弱的,当地资产阶级在实业方面的利益还很少超出地区界限。

同样,巴西资产阶级在政治方面也是分散的:他们并没有一个能够把整个巴西资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统一组织,各个共和俱乐部之间的联系也非常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冬地资产阶级共和运动的目标首先是为了把当地的政权夺到自己手里。在当时的巴西资产阶级看来,实行联邦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简捷途径。

面对再次兴起的共和运动,摄政政府依然拒绝进行彻底的资本主义改革,妄图以“小修小补”的方式来平息共和运动,共和派针锋相对地提出废除君主制、取消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等更进一步主张,双方的矛盾已无法调和。

于是,共和派在各地开始进行武装起义,以期用暴力夺取政权。巴西历史学家何塞·安德拉阿鲁达”认为,巴西帝国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的共和起义具有分立主义的性质。

如前文所述,共和起义者在多数场合都提出了联邦制的口号,但是,资产阶级在种植园奴隶制社会条件下争取联邦制的斗争,只不过是它为夺取政权所采取的一种临时形式,并不意味着共和运动本身要分裂肢解巴西这个国家。

起义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在许多场合曾宣布脱离巴西帝国而独立,但是这种独立只是临时性的,并且摄政时代的共和派起义尽力将共和势力扩展到巴西帝国的其它地区。

巴西共和起义的领导者在各种谈话中也表示,巴西各地的人民具有共同利益。如马腊尼昂起义的领导者巴拉约在《告皮奥伊居民书》中说:“我们都是巴西人!”

摄政时代共和运动的一大特点是,运动的领导者通常是回避废除奴隶制问题,或者提出一些非强制力的措施来限制巴西帝国奴隶制,这时的巴西资产阶级还没有认识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多数共和起义之前都没有充分的军事准备,又没有联合受压迫最深的黑人奴隶的力量,孤军奋战以至最后都遭到巴西帝国政府的强力镇压。

但巴西帝国第二次共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地区联合倾向,是这次共和运动的一大进步,进一步表明巴西帝国各地资本主义因素联合趋势的加强,巴西帝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在与帝国政府的斗争中不断成熟起来。

第二王朝时期的共和运动

在摄政时代的共和起义失败之后,巴西帝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开始了一个重新聚积力量的过程。

在 19 世纪 60 年代之前,白人为主的巴西帝国资产阶级和黑人为主的种植园奴隶基本上冬自独立与大种植园主斗争。大多数资产阶级共和派俱乐部的政治纲领,都回避或拖延解决奴隶制问题。

尽管共和思想在巴西人民中广泛传播,但是巴西帝国主要的共和派别仍然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只联合范围狭窄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部分资产阶级化得种植园主。

此外,一些对巴西帝国被迫出台的废奴法案持不满态度的种植园主中,也出现了共和派,但是他们所倡导的共和主义是力图恢复摄政时代的复辟势。

巴拉圭战争暴露了庞大奴隶制巴西帝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虚弱。十分自然,巴西社会越来越多的阶层,都把战争造成国内经济上的困难归咎于巴西帝国的奴隶制度。

对于同时期的美国内战,北方彻底战胜南方的消息,给巴西帝国带来巨大震动。美国近四百万黑人奴隶,通过革命的途径,未向奴隶主支付任何代价,便获得了解放,这成为巴西共和主义分子深受鼓舞的榜样。

受到国际废奴主义运动和美国内战的影响,废奴思想开始巴西帝国资产阶级中广泛传播,许多共和派分子同时成为废奴运动组织的成员。

资产阶级共和派逐渐将共和主义与废奴思想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巴西帝国城市共和运动的社会基础主要是自由职业者、中小商人、还有巴拉圭战争后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的军人,巴西帝国第三次大规模的共和运动的社会基础明显扩大。

在共和运动及废奴运动的蓬勃影响下,捍卫巴西帝国的自由党政治家于 1868 年成立了改良俱乐部,并开始出版《改良》杂志,希望以此来抗衡壮大后的资产阶级共和派。

次年,自由党人发表了一篇反映其新政策的宣言,这篇宣言提出了限制皇帝和国务委员会权利、撤销参议员终身制,宣言还提出要在工商业领域中取消王室特权和垄断,以达到分化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目的。

自由党人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共和运动面前惊恐万状,他们在宣言结尾提到“要么改良,要么革命。”正是由于这种恐惧心理,才引发自由党人的改良运动。

然而,保守派和支持君主制的强硬派指责自由党为叛逆行为,以至于佩德罗二世错误的取消自由党内阁,改用保守党:资产阶级共和派指责自由派是虚伪的欺骗者,使得巴西帝国中间群体对自由党失去信任感。

面对保守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两面夹攻,力图改良的巴西帝国自由党很快就败下阵来,政治影响力日渐势微。

随着废奴运动的高涨,巴西共和派的力量也不断壮大,在废奴协会产生的同时,在巴西帝国的大多数地区,都开始成立共和派俱乐部和相应的政治组织。

巴西帝国著名学者奥利维拉.维亚纳于 1889 年 11 月在所著《帝国的没落》一书中回忆道:“当时巴西全国存在着 72 家宣传共和主义的报纸,还有 273 个共和主义俱乐部。”

19 世纪 70 年代后,巴西帝国废奴运动和共和主义的宣传重叠在一起,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成为废奴主义的思想基础。1870 年 3 月,里约热内卢成立“奴隶解放协会”。

该协会创始人包括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他们同时也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73 年,为了将巴西各地共和组织联合在一起,共和派在圣保罗成立共和党,共和党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并争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时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同包括奴隶在内的巴西帝国反对力量开始联盟,尤其是共和派与对帝国不满的军人结成的同盟,为推翻巴西君主制莫定了基础。1889 年推翻帝制的革命,在形式上是由军队完成的,实际上是由资产阶级共和派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