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武帝都能出逃洛阳去投奔宇文泰,为什么汉献帝不出逃投奔刘备呢?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很多人奇怪,在那个时代还有很多人以汉室自居,比如某著名皇叔刘备,既然如此汉献帝为什么不出逃去投奔刘备呢?

我们都知道在几百年后的北魏,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就是因为被高欢控制中,乘机出逃洛阳去投奔高欢的仇敌宇文泰了。按理说刘协也可以啊,但是为什么不呢?

其实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无论曹操还是孙权刘备说到底不是当初汉朝的臣子了,他们的江山和土地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不是汉朝分给他们的。

汉献帝是个聪明人,就算是普通人经过20多年的傀儡生活和几次政治斗争也会被锻炼出来!汉献帝应该明白,他只不过是曹家的一块招牌,没有利用价值了,曹家就打出自己的招牌,其实,对于孙权刘备来说,献帝同样是这个作用,无非也是一张牌。

如果还有当初的汉朝臣子,比如刘表、刘虞等人,我相信汉献帝会毫不犹豫的去投奔他们,然后伺机东山再起。

但是刘备不一样,虽然刘备也是所谓的汉室宗亲,但是这个宗亲究竟是不是真的,估计汉献帝也不知道。这样一个人,一个枭雄对于汉献帝来说,和曹操并没有区别。

说起来曹操算是不错的了,一直没有为难他,而且曹丕让他禅让之后,他也是善终了,死后也是也皇帝礼仪下葬的。 其他的先不说当时兵荒马乱的,能不能活着出去。就是可以,落到其他人手上,一定比落在曹操手上好吗,至少在曹操手上还得了个善终。

而且即使他真的跑到刘备手上,刘备反而更加为难了,要知道刘备一直是以兴复汉室自居的,如果真的有个汉朝皇帝在,你刘备是归还大政呢还是不呢?最后汉献帝终究难逃一死。

就像曹丕取代献帝的时候一样,曹丕没有杀献帝,但是传到蜀国就变为献帝被杀,这应该不是情报失误,而是有意为之,只有献帝死亡了,刘备才有机会称帝。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衣带诏的事情也让汉献帝看清了刘备的本质。

衣带诏是建安四年,汉献帝不堪曹操专权,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并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太医吉平以及“左将军刘备”等人共同密谋除去曹操。

结果刘备跑了,事情败露了,汉献帝的妻子都被曹操杀了,可以说这一次事件让汉献帝明白什么汉室宗亲,什么兴复汉室,都是假的,刘备和曹操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刘备体内也没有什么刘家的血脉,他就是一个托着刘氏名号的枭雄罢了。

因此汉献帝最终还是没有去投奔刘备,不是他没有机会,而是他真的不想。多年的傀儡生活让汉献帝具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眼光,他看得清楚天下,也看得清楚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