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依然没有红地毯,可是这次与布林肯和耶伦来华却有明显不同。虽然拜登政府有作秀嫌疑,可是从克里此行带来的各种信号,我们认为美国内部的混乱状况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这或许将成为中国寻求突围的天赐良机。
据《环球网》7月17日的报道,外界对于中美两国可能在气候问题达成的合作成果充满期待。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事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尤其是今年夏天,异于往常的高温天气,以及各种厄尔尼诺现象,让全球都认识到气候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克里此行是非常重要的,按照中方的说法,双方就气候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克里也表达了美方愿与中方达成合作的想法。
但是正如国际问题专家所评论的那样,一个是来作秀的,而另一个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双方怎么谈合作?这根本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
面对这种情况,分析人士认为,能不能达成合作不重要,克里此次来华所带来的种种信息,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首先,作为拜登总统的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来华谈合作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是一个月以来,拜登政府第三位来华的高级官员。然而就是这样普通的工作出差,居然也遭到来自共和党的痛批。
一些议员纷纷指责克里访华并与中国就气候问题展开对话,是“对华立场软弱”。而克里则反驳说,如果美方不跟中方沟通,从外交、政治和常识层面来说,都将是最糟糕的错误。
这就是美国目前的情况,两党斗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凡是民主党支持的,共和党必须反对。凡是拜登打算做的,共和党必须破坏。反之亦然,只要共和党拥护的,民主党也会在议会和司法程序上极力阻挠。
因此,克里此次来华带来的第一个信号,就是美国内部已经彻底乱了,从某种程度上,这对中国是有利的。
其次,中美气候合作的本质,不是碳排放,也不是光伏产业,而是中国从美西方国家手中,夺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在现有规则范围内,中国能获得多少权益的问题。这里面就涉及利益交换,与筹码互换的问题。
所以,双方表面谈的是天气,实际上却是对于未来一段时期内,双方的利益分配与影响力所能触及的区域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地缘政治,也有经济利益,可谈的东西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多得多。
如果美方有诚意的话,可以通过气候合作达成很多实质性的协议。但如果只是来作秀,走个过场,也注定不会有任何成果,中方配合拜登政府演戏,双方礼貌性质地握握手,转头就该干吗就干嘛,该对抗还是继续对抗,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对于这件事,我们还要看未来双方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