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代史上,有毛主席这样的英雄,如同东方的太阳一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被压迫的日子,过上了如今自由和平的生活;有周恩来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好总理,因为拥有民众的拥护,所以才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盛况。
除了这些让人民敬仰的伟人之外,蒋介石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
01
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的校长,从这所军校走出来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将领,其中就有周恩来。
周恩来与蒋介石是实实在在的老乡,两人相识于黄埔军校,因为都很欣赏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所以两人曾经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蒋介石很器重周恩来,所以特意让他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希望周恩来能够带领黄埔军校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蒋介石没有看错周恩来,他不仅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做得相当出色,甚至在征讨陈炯明的时候,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领导才能,就连蒋介石这样谁都不服气的人,忍不住对周恩来赞不绝口。
原本,周恩来以为与蒋介石并肩作战,是一个很明智的抉择,然而在1926年的时候,他却彻底意识到自己此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那一年,蒋介石经过长期的积累,手中的权力一日大过一日,眼里也越来越看不上其他人,并与1926年筹划起了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深知,如果周恩来知道这件事情,一定会反对甚至会破坏,所以他一早就命人将周恩来软禁了起来,这次软禁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睿智如周恩来,依然看清楚自己与蒋介石本质上的不同,并与蒋介石越走越远。
但是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蒋介石没有任何的悔意,反而十分理直气壮。甚至在西安事变后,还对着周恩来说,你原本就是我的部下,不应该听毛泽东的话,而应该听我的话才对。
02
对于蒋介石的口出狂言,周恩来并没有说太多,但是在1938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周恩来曾经回答过该记者的一个问题:“对于蒋介石这样一个军人,您有什么看法,又是如何评价的?”对于这个问题,周恩来回答得很直白:“不怎么样”接着,周恩来又详细地解释了一下,在他看来,蒋介石是一个拙劣的战术家,如果从战略家来说的话,那他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
周恩来指出,蒋介石平日里惯用的是拿破仑的战术,但是这个战术的前提条件是士兵拥有高昂的士气以及无人能及的战斗精神,也就是说,拿破仑战术更多是依靠意志打赢战争。
但是这方面恰恰又是蒋介石的短板,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突击英雄,殊不知,却无法笼络将士们的心,最终使得队伍成了一支涣散没有凝聚力的队伍。
发生在1927年的武汉战役就很有代表性,蒋介石原本是集中全部的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结果却使得这个师损失惨痛。
无独有偶,在1945年重庆谈判的时候,也就记者问出了毛主席一个问题:“毛先生有信心战胜蒋先生吗?”面对这个充满火药味的问题,毛主席就回答的很是含蓄,他首先表达了希望能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因为战争不仅对老百姓们不利,对蒋先生也很不利。
甚至还幽默的说道,蒋字是由一棵草和将军的将组成的,如果国共真的开始打仗,那蒋介石可就是一个草头将军了。
听完毛主席的评论,记者又问道:“那你的姓氏毛又怎么解释呢?”毛主席的回答可谓十分风趣,他对着记者们说,毛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意思啊,它代表的是反手。
毛主席对蒋毛两字的评价可谓十分中肯,而之后的战争,蒋介石及其军队的表现,也确实如毛主席所言明的那样,不过是纸老虎,不堪一击罢了。
03
张学良也曾经与蒋介石交往很深,但是在评价他的时候,张学良的评价却并不高,在他看来,蒋介石的内在就是一个土皇帝,觉得人人都应该服从他,否则就是叛徒的行为。
而刘文典这个安徽大学的校长,则是如此说蒋介石的:“你纯粹就是一个封建军阀。”
然而不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蒋介石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土皇帝,或者是草头将军。酷爱写日记的蒋介石,曾经将自己53年的时光都写进了日记里,这些长达1000多万的文字里,不仅有他对不同阶段局势的分析和判断,还有对败走台湾的剖析。
在日记中,蒋介石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有十个原因,其中就涵盖了外交失败以及军事失败和社会崩溃等原因,甚至觉得与自己太过于仁慈,遭到手下人背叛有关。
在蒋介石看来,他在日记中总结的,已经是很全面的,但是在后人看来,他却没有说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得到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而相比较下,与毛主席带领的解放军,则是想人民之所想,不管什么时候都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所谓才能无时无刻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一个和平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