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之中从鸦片战争之后发生了很多大事。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大概是见证或者直接听说了这些皇宫之中的政变和秘闻,所以他在自己的后半生之中将这些事情写的相当详细,对于清朝历史的研究又为我们后来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不然的话,清朝皇帝的话都不能信,那谁的话又是成为研究清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呢?根据溥仪在自己后半生书籍之中说一百年前的那次政变,直接改变了清朝和未来中国的历史,甚至很多如曾国藩这样的人都为肃顺的死感到遗憾,民间更是有“肃顺不死,大清不灭”的说话,那这种说话就真的那么可靠吗?
溥仪祖父口中的故事
醇亲王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才能有限,不占据任何优势,清朝皇子争夺太子之位最大的两个优势,一个优势就是道德品行和才华能力上面无可挑剔,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年纪和出身上面无可挑剔。只有占据了这两个优势之中的任何一个才会有机会去竞争,不然的话想都不要去想,所以那个时候继承道光皇帝机会最大的就是四阿哥,他出身高贵,年纪够大,符合“传国以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那为什么清代那个时候要将国家江山社稷传给年纪大的皇子,就不怕他一点本事都没有,最后把王朝搞灭亡了吗?
溥仪在自己的人生童年时代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是有关于清朝皇室内部权力争斗分配问题的故事,这个故事之中说当时清朝皇帝之中很多人都喜欢听“京剧”。王府之中会专门的请来一些戏班子去演出,演出之后会有大笔的赏赐,而且包吃包住,所以京剧从清朝开始的时候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娱乐项目,据说溥仪祖父醇亲王府中又一次专门演出《铡美案》。这里面有一个相当恐怖的情节,就是包拯最后不畏强暴,要为秦香莲出头,使用虎头铡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用闸刀压的鲜血淋漓。
这场历史之中的政变关系了后来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转折,很多人只是知道甲午战争使得中国国运一下子就被日本夺走,从而被迫走下了低谷之中,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是,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三十多年之前,更是有一场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直接改变了清朝的命运,使得近代中国发展道路误入歧途,当时和溥仪没有揭露醇亲王曾经参与这次政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清楚,到这个时候才突然之间明白,原来是这样啊!
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的情况的清朝方面并没有作出多大抵抗,最后的结束方式是签订和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叫做《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这一次不仅使得清朝的京城被外国军队攻破,咸丰皇帝害怕战争逃跑到了热河避难,最后和约签订完毕之后咸丰皇帝就直接一命呜呼了。在他死亡之前就召集了自己认为最精明能干的三名御前大臣和五个军机大臣,要求他们八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载淳治理天下,历史之中将这次行为叫做“八大臣辅政”。
这些人基本上是以蛮族人肃顺作为首领。这八位大臣之中的肃顺其实是很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的,因为咸丰皇帝一直都很忌惮自己六弟恭亲王奕䜣的能力,所以一直都不实用恭亲王来参加国家大事,恭亲王在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历史之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大家应该都是很清楚了的吧!既然可以被拿来直接制衡恭亲王,那能力至少也是不输给恭亲王才对,不然的话拿什么来制衡清朝能人王爷奕䜣呢?
肃顺在看到这个建议行不通的时候就知道咸丰皇帝和他儿子未来的日子肯定的不好过了,要想确保大清万年江山,那未来的事情就只有自己动手了,所以肃顺在得到了咸丰皇帝的遗留诏书之后马上就将八位顾命大臣直接团结到了一切,然后按照遗命册封咸丰嫡长子载淳为皇帝,年号就定位“旗祥”。从年号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八位顾命大臣对清朝的未来是作了一个美好的打算,希望一切都能朝着祥和发展,但后来事情爆发的太快和离谱简直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辛酉政变的真相
辛酉政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根据清朝史料之中的记载说当时的肃顺和慈禧之间那简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肃顺在咸丰做皇帝的时候就一直想要杀死慈禧了,但苦于咸丰皇帝对慈禧的保护所以一直都没有机会,咸丰皇帝去世任命肃顺为八大臣之一,而且以肃顺本人的能力和本事也顺利的成为了八大臣之首,所以这个时候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肃顺除掉慈禧最好的机会,那为何肃顺没有成功,反而让慈禧得逞造成了中国近代史的悲剧呢?
之前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原因,只是猜测这个过程之中是因为慈禧手段高明,率先联络上了恭亲王奕䜣,据说肃顺本人在被押送到菜市场斩首的时候都还在破口大骂慈禧和恭亲王二人叔嫂通奸,并且诅咒两个人以后一定会不得好死。恭亲王奕䜣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点,但却不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突破点,因为恭亲王当时在北京和英法外国人签订条约,根本不知道八大臣之间的计划,知道这个计划的人只有醇亲王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他是满洲皇室之后,肃顺他们曾经将他看成是心腹,但没有想到背叛的却是他。之前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历史,是后来溥仪回顾历史的时候说出来了这个真相。
结语
肃顺本人是咸丰死后顾命八大臣之中的首领,他本人十分擅长提拔人才,曾经以一己之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强行为清朝续命的曾国藩就是被肃顺提拔出来的。后来替清朝收复新疆西北半壁江山,有着泼天功劳的湖南名将左宗棠也是被肃顺发现的,肃顺和八大臣被杀死之后,连带着他们拟定的年号也直接被废除了,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在前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禁扼腕叹息,这叹息既是对自己恩主的叹息,也是对中国未来前途迷茫,走向一条不知之路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