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用人显格局,领袖级人物如何用人 2022年12月12日

原文:于是贾后专朝,委任亲党,以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贾谧与后谋,以张华庶姓,无逼上之嫌,而儒雅有筹略,为众望所依,欲委以朝政。疑未决,以问裴頠,頠赞成之。乃以华为侍中、中书监,頠为侍中,又以安南将军裴楷中书令,加侍中,与右仆射王戎并管机要。华尽忠帝室,弥缝遣阙,贾后虽凶险,犹知敬重华;贾模与华、頠同心辅政,故数年之间,虽暗主在上,而朝野安静,华等之功也。

点评:

(1)张华因为出身寒门,没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不会对傻皇帝司马衷产生威胁,也不会对贾南风势力产生威胁,所以被重用。

用容易被控制的人,这是贾南风的思维,也体现了贾南风的格局。

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人物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用人方式呢?早在春秋末年曾子就给了我们答案:

他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如果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的人为老师,就能王天下成大功。比如周文王姜尚

如果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也能成就大业。比如刘邦萧何张良苻坚王猛刘备诸葛亮

如果领导者喜欢用对自己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比如李隆基后期用了杨国忠,导致安禄山叛变,大唐由盛转衰。

“用徒”让自己感到快乐,“用友”让自己受到约束,“用师”却让自己受到压抑。

而人只有在时刻感觉到压力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才能做成一番事业。这是天道

(2)西晋王朝迎来短暂的稳定发展期。不管谁说了算,只要用对人管好事,太平日子就会随之而来。


原文:秋,七月,分荆、扬十郡为江州。

八月,辛未,立陇西王泰世子越为东海王。

点评:八王之乱终结者司马越出场了。


原文:九月,甲午,秦献王柬薨。

辛丑,征征西大将军梁王肜为卫将军、录尚书事。

点评:司马彤,也是一个废物。


原文: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二年(壬子,公元二九二年)

春,二月,己酉,故杨太后卒于金墉城。是时,太后尚有侍御十馀人,贾后悉夺之,绝膳八日而卒。贾后恐太后有灵,或诉冤于先帝,乃覆而殡之,仍施诸厌劾符书、药物等。

点评:

(1)一代贤后死于非命。杨太后是最无辜的,年纪轻轻为了家族地位,嫁给老头司马炎,然后守寡。

自己父亲执掌朝政,外甥是皇帝,如果保持现状,平稳发展,虽然感情生活空白,但是荣华富贵还是有保障的,无奈老爹不争气,把大好局面搞得乱七八糟

等她知道老爹有危险时,自己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只好箭射赏格于宫外,希望能有人支持自己的父亲一把,奈何已经无力回天

失去老爹这个外援,自己在宫内地位不保,司马衷是靠不住的。

自己被打入冷宫,整个家族瞬间覆灭。母亲是她最后的依靠和情感寄托,贾后还非要赶尽杀绝,她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拉走处死。

一时显贵,最后就剩下自己独守冷宫,金墉城虽然凄冷,毕竟还有十几个宫人陪伴着自己,但是这也要被贾南风夺走,最终自己被饿死。

凄惨的一生,没有一步路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难道“一门两皇后”真的是魔咒?

(2)贾后不怕天不怕地,但她怕自己死后被司马炎秋后算账。


原文: 秋,八月,壬子,赦天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三年(癸丑,公元二九三年)

夏,六月,弘农雨雹,深三尺。

鲜卑宇文莫槐为其下所杀,弟普拨立。

拓跋绰卒,弟子弗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四年(甲寅,公元二九四年)

春,正月,丁酉,安昌元公石鉴薨。

夏,五月,匈奴郝散反,攻上党,杀长吏。秋,八月,郝散帅众降,冯翊都尉杀之。

是岁,大饥。

司隶校尉傅咸卒。咸性刚简,风格峻整,初为司隶校尉,上言:“货赂流行,所宜深绝。”时朝政宽弛,权豪放恣,咸奏免河南尹澹等官,京师肃然。

点评:傅咸仗义执言,劝谏过杨骏,劝谏过司马亮,由此先后得罪了这两位执政权臣。

他屡次上书,忧国忧民,在当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过日子的氛围下,可谓是一股清流。他的死,对西晋来说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正义和歪风邪气的力量对比,天平又向后者倾向一点。


原文:慕容廆徙居大棘城

点评:他的故事更精彩,但这个时候他还看不到希望,只能默默沉淀自己


原文:拓跋弗卒,叔父禄官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五年(乙卯,公元二九五年)

夏,六月,东海雨雹,深五寸。

荆、扬、兖、豫、青、徐六州大水。

点评:没有战乱的年月,但是天灾不断,百姓苦!


原文:冬,十月,武库火,焚累代之宝及二百万人器械。十二月,丙戌,新作武库,大调兵器。

点评:定有监守自盗或者擅离职守等行为。


原文: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统之;一居代郡参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统之;一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使猗弟猗户统之。猗卢善用兵,西击匈奴、乌桓诸部,皆破之。代人卫躁与从子雄及同郡箕澹往依拓跋氏,说猗、猗户招纳晋人。猗悦之,任以国事,晋人附者稍众。

点评:卫躁可算是汉奸,日子过不下去了,谁能给他好日子过就跟谁。


原文: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六年(丙辰,公元二九六年)

春,正月,赦天下。

下邳献王晃薨。以中书监张华为司空。太尉陇西王泰行尚书令,徙封高密王。

夏,郝散弟度元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俱反,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

左冯翊右扶风

点评:欧阳建依附贾模,得到太守的职位。

冯翊郡位于今天陕西大荔县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古代凡是以长安为京都的政权,周边有两个最重要的行政区域,就是左冯翊右扶风,两地的行政长官地位很高,一直到唐末时期,这两个地方的行政长官还都是由皇帝或者当政权臣的亲信任职。

此时由于西晋朝廷政治混乱,导致民族关系问题严峻,如此重要的行政区域竟然有匈奴移民作乱。怎能不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