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众在抗日战争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上出兵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这个省份也因此而得以出名。和平年代的时候,源源不断的吸收中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四川观看历史古迹。
其中以四川成都武侯祠最为出名,无论中国南北东西老幼妇孺都知道成都武侯祠之中埋葬的到底是哪一位大人物,但历史的源头却并非如此,当年的武侯祠并非为诸葛亮而专门设置,其实是另有其人。
武侯祠的发展历史
汉昭烈庙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是汉朝昭烈皇帝的帝王庙宇,而纵观西汉和东汉四百年的历史之中似乎是没有汉昭烈帝这位皇帝的。只有到东汉灭亡之后的益州成都才有一位死后被称为汉昭烈帝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刘备,所以武侯祠原名叫做刘备,应该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祭祀刘备的地方,那为何到了现代历史社会之中却变成了武侯祠,好像是专门为诸葛亮而设置的呢?
根据四川成都本土历史记载在明朝的时候的确是有一座专门用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这座武侯祠的位置就在如今成都武侯祠的对面,而如今的海内外享有盛名的成都武侯祠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叫做“汉昭烈庙”。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册封诸王,其中有一个儿子被封为蜀王,他来到成都之后发现诸葛亮武侯祠外香火鼎盛,而对面的刘备汉昭烈庙却是凄惨冷清,作为皇室后裔绝对不能看到大汉正统刘备受到这种待遇,所以他下令将武侯祠和刘备汉昭烈庙进行合并,改名为汉昭烈庙,从此之后这座庙就成为了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君臣共同祭祀”的庙宇,蜀王虽然合并改名为汉昭烈庙,但成都和四川远近百姓依旧叫他为武侯祠。
中国民众对于忠义的崇拜
诸葛亮在成都百姓的心中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背后包含的气质深深的影响了四川民众一代又一代人。当年诸葛亮治理蜀汉的时候,硬是靠着一州之地对抗强大魏国整个北方,历史其实是有记忆的,这种精神气质一直传承到了抗战时期,抗战时期中日对战,四川民众穷苦交加,但也硬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之中将自己的丈夫儿子一个个的送出去支援抗战,这才有了后面中国“以弱胜强”击败日本。
崇拜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做的事情实在太过于伟大,是因为诸葛亮身上的精神气质实在是太过于超前,以至于可以成为一种永世精神。崇拜关羽也和诸葛亮是一样的道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是对刘备的忠义,荆州战败之后拒绝投降效忠汉朝国家是对江山社稷的坚守,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汉奸遍地、投降成风的时代,关羽和诸葛亮的这种忠义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绝响,所以后面隋唐中国重新复兴之后,百姓才会更加敬重这种精神,盛世国家强大的时候有这种精神不稀奇,稀罕的是在乱世和看不见光明的时代坚守忠义信仰,以之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毕生原则,这种做法并为之坚守一生的关羽和诸葛亮才是后人无比敬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结语
四川人如今已经形成一种决然处世的精神,从他们的历史之中可以看出他们民众藐视皇帝,管你位高权重,显赫一方,但为国家民众做了多少事才是评价其历史地位的唯一标准,因此为民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得以在四川成都成为绝响,而其他官大官小的历史权臣都难以有这样的待遇。
总的来说,蜀汉刘备、诸葛亮乃至于后面的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虽然都没有完成第二次中兴大汉的理想,但这个小小的蜀汉却是在中国文化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给后人贡献了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注意,这是一种梦幻的气质,一种充满勃勃生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