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阿凡达》中,地球人为了挖掘潘多拉星球上的稀有矿物资源,来到了这颗遥远又神秘的星球。
然而星球上的原住民纳威人却对地球人的到来感到十分不满,导致地球人和纳威人最终爆发了大战。
这部电影让人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白人在美洲大陆上的殖民过程与这部电影如出一辙,不同的是纳威人最终在圣树艾娃的帮助下获得了胜利,而印第安人却被白人屠杀殆尽。
此事也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即便印第安人武器落后,也有机会与实力奋起一搏。可是,在历史上却很少记载他们反抗的故事,为何他们不反抗呢?
事实上,印第安人的反击一度让白人感到胆战心惊,而印第安人的失败也另有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最初的交往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微弱的光线当中哥伦布隐约地发现了一片新的大陆,当船队抵达岸边哥伦布误以为自己来到了印度,因此将这片大陆命名为印第安。
探索这片大陆时哥伦布一行人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有原住民在此居住,而那些人的皮肤是黄褐色的,并且保留着极其原始的生活习惯。
原始部落不仅仍然使用骨制和石制的工具,就连对火的运用也不是每个部落都能够熟练地掌握,原住民在看到哥伦布一行人时同样感到十分吃惊。
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外来者不仅穿着奇装异服,而且还佩戴着奇怪的工具,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皮肤竟然像雪一样白,双方就这样在对彼此的惊讶当中完成了第一次会面。
上述提到哥伦布执意认定这片大陆是印度大陆,这些原住民还获得了一个称呼印第安人,双方在最初交往的时候彼此十分友善,并在友好的氛围当中逐渐熟悉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对这片大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片大陆一定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
于是,大量的白人就如同闻到血腥味的豺狼一样,纷纷向美洲大陆扑了过来。
有了与白人打交道的经验,印第安人再次见到白人时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接待了他们,有的部落甚至还真的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在友好愉快的气氛当中,白人表达出了真实的意图,希望能够与印第安人做生意。
来到美洲大陆的白人只对这里的两样东西感兴趣,这两样东西就是皮草和土地,初来乍到贸然与印第安人交易土地显然不合时宜,他们便尝试与印第安人进行皮草交易。
奈何因文明差异过大,白人虽然有着明确的交易目标,但印第安人对白人带来的所有商品都感到新奇。因此在最初的阶段,白人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便可以交易到上好的皮货。
经过几次交易过后,印第安人对白人的世界也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他们带来的东西,这些美洲原住民也开始从中筛选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经过一番精心的筛选,印第安人把目光聚焦在了酒、马、烟草和火枪上面,白人也因为与印第安人越来越熟悉,将对土地的渴望也表示了出来。
印第安人用土地从白人手中换到了自己心仪的货物,但他们始终都是交易中弱势的一方,因为无论他们交换到的是怎样的商品最终都会被消耗殆尽,可他们交易给白人的土地却是永远都存在的。
矛盾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第安人不仅发现自己与白人进行着不划算的交易,而且还发现自己所交换来的商品,正在无形当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在马匹和火枪的帮助下,狩猎变得比之前容易了许多,他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生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轻松便捷的生活,但同时也让印第安人丧失了奔跑与射箭的能力。
由于大量土地交易给了白人,印第安人能够耕种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年轻的印第安人也逐渐忘记了怎么在土地上种植作物,而酒的出现更是为印第安部落带来了无穷的隐患。
印第安人从来没有品尝过酒的滋味,尝过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沉默寡言的人在喝了酒之后开始变得兴奋健谈,身上有伤痛的人在喝过酒之后,更是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当时,印第安人将酒视为“神的恩赐”,对酒的渴求让他们逐渐失去了理智,许多印第安人在喝了酒之后,甚至还做出了手足相残的事情。
酒的到来让印第安各个部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改变,但白人只需要用少量的酒,就可以从他们的手中换来大量的土地。
印第安人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交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便劝诫各自的酋长终止这些荒唐的交易。
可惜的是,获得了大量土地的白人纷纷建立起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殖民地,印第安人意识到问题的时候,白人不仅从生意当中获取了大量利润,而且他们已经在这里扎根成为了主人和自己的敌人。
印地安人彻底陷入了被动,原本他们以为白人只是想与自己共享这片大陆,现在他们的生存空间却变得越来越小,白人却在无形中掌控了这片土地。
他们早已习惯了骑马用火枪打猎,如果白人停止对他们供应这些物资,印第安人就只能忍饥挨饿了。不仅如此,白人殖民者还在暗中支持不同的印第安部落对其他部落进行打击报复。
原本两个部落之间肯能仅仅是存在一些矛盾,在殖民者的怂恿之下这些部落开始互相攻击,美洲大陆也陷入了战火之中。
看清楚白人的这些所作所为之后,印第安人终于意识到了这些外来者并非友善的天使。
他们开始结为同盟,为了自己能够继续在这片大陆上生存而战,一场场战斗就这样爆发了,也是美洲大陆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段战争历史。
实力上的差距无法弥补
在一些影视作品当中,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战斗场面,通常被描述成一边倒的情况。印第安人骑在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矛与战刀向白人发起冲锋,只有少数人手中有简陋的猎枪不时地向白人射击。
白人的军队则结成方阵有条不紊地对印第安人射击,在一轮射击过后,就有许多印第安人连人带马倒下,刚完成射击的白人退到队伍后方装填弹药,第二排士兵则发起第二轮的射击。
印第安人在与白人展开战斗的最初之时,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由于没有能力制造枪支,印第安人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向白人发起攻击。
白人则可以凭借武器上的优势,让印第安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中受挫。但经过几场败仗之后,印第安人终于意识到,手中简陋的刀剑根本不是枪炮的对手。
要想在战场上获胜就要改变原来的战法,而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己的人数比白人多很多,只有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才能战胜这些殖民者。
于是乎印第安人不再与白人发生正面上的冲突,取而代之的是奇袭和偷袭,在见到少数白人的时候他们才会一拥而上,消灭敌人后又会像鬼魅一样隐去身形。
这样的战术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西班牙航海家阿隆索·德·奥赫达曾为了找寻黄金来到了巴拿马,在那里他依靠枪炮的威力摧毁了几个当地印第安人的部落,并驱逐了这里的印第安人为自己的寻金之路扫清障碍。
但当夜幕降临时,他的营地突然被一群印第安人包围,这些印第安人在黑夜的掩护之下,躲在阴影当中向他们射出毒箭,阿隆索一行人根本找不到敌人的位置,仓促之中只能疯狂逃窜。
最后只要阿隆索一个人逃了出来,他带领的70名随从全部命丧于此,安全之后阿隆索这才发现自己的盾牌上竟然被弓箭射出了无数的箭坑。
与其他的探险者相比,阿隆索已经算是相当幸运的了,毕竟他能够在印第安人的包围中死里逃生。更多的白人在外出的过程中,遭到印第安人的猛烈攻击,很多情况下都是无一人生还。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印第安人总能凭借人数和地理上的优势,给白人出其不意地打击。不仅如此,印第安人还经常以沾满鲜血的白人衣物作为战旗,这样的举动对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慑。
一时间殖民者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踏出殖民地半步,每天只能在军队的保护下蜷缩在自己的领地当中。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白人很快便找到了克制印第安人的方法,白人到来之前美洲大陆几乎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的状态,以至于这些印第安人对细菌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白人便利用印第安人的这一缺陷,在美洲大陆上肆意地散播病菌,首选的病菌便是传染力极强的天花和伤寒。面对这种看不见的敌人,印第安人毫无招架之力,很快便有四分之一的印第安人患病死去。
这一做法彻底遏制住了印第安人的反抗,病痛缠身的印第安人再也无力与白人抗争,这些美洲大陆上原来的主人不得不在病菌与枪炮的淫威之下,接受被白人压迫的命运。
由此观之,无论何时何地两种文明在交流中都不会是和平的,因为有利益的冲突必然会发生流血战争,这样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高等文明总会战争低等文明。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