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烈士铜像,46年后,发现人还活着

为活着的人竖立烈士铜像?

1997年,一位中国的企业家蒋梦兰来到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馆内竖立着众多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牺牲的烈士铜像。

期间,蒋梦兰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个烈士铜像十分熟悉,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老熟人沈树根

蒋梦兰从不知道这位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更不知道为何他还活着却被做成了烈士铜像。

当时的沈树根是银行行长,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那么他为何会在朝鲜,被立雕像?沈树根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英雄故事

1951年6月,朝鲜战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当时正值第五次战役后期,战场形势依旧复杂。

沈树根当时是志愿军第20军64师179团8连3排排长,一天他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要求他立刻带部队星夜兼程,赶到桦川战场的制高点鹫峰。

沈树根的任务是拿下鹫峰阵地,并且坚守一日一夜,协助防守我军的侧翼。

这个任务并不简单,当时沈树根的部队武器装备远远比不上敌军,而且没有任何的增援和补给。

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坚守任务,十分考验沈树根及战士们的战斗意志。

敌人自然也知道鹫峰的重要性,于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入鹫峰战场。

万一鹫峰失守,敌军的机械化部队就能够进入大片平原地区,届时敌军主力将会与20军相遇,我军在敌军强大的火力下将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军两个加强营,足有1000多人,且武器装备精良。

而沈树根仅有31人,最好的武器就是一门迫击炮,敌人则是坦克装甲车——如此一来想要硬碰硬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智取。

当时沈树根打算兵分三路先取鹫峰,计划在次日凌晨发起进攻,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一场暴雨。

正当战士们为此感到苦恼之际,沈树根反而感觉到了机会,他知道美军一定会躲起来避雨。

于是沈树根的部队摸黑进入阵地之际,果然一个敌人都看不见。

就这样,沈树根顺利占领了鹫峰制高点,随后众战士就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等到雨停了之后,美军发现阵地已经被占领,于是气急败坏地打算夺回阵地。

敌军十分轻视,打算派一个连,冲锋一轮就能够拿下阵地。

沈树根已经有了一个反击的计划,他先是命令两个班24名战士在正面防御敌人,他自己则带着一个班绕到敌军侧方,从侧翼打击敌军。

很快沈树根就来到了指定的地点,随后提起机关枪扫向前方密密麻麻的美军。

一时间美军拥挤在一起还没反应过来,就成片被子弹击倒,伴随着一片哀嚎声,阵地上留下了无数美军的尸体。

第一波进攻受挫之后,美军又发起了第二轮进攻,这次他们没有选择冲锋,而是架起4个机枪阵地向我军扫射。

沈树根立刻架好迫击炮,精准打击每个机枪阵地,很快就瓦解了这一次的进攻。

无计可施的美军搬出了多门大炮,打算用火力覆盖拿下阵地,上千发炮弹如雨点般落下。

然而此时沈树根早已经离开了阵地,在远处的草地上隐蔽了起来。

等到炮击结束之后,沈树根再次回到阵地,时间来到了晚上,此时轮到我军发挥的时候了。

沈树根化整为零,按照三三制战斗小组,通过单兵作战在夜间袭击敌军。

敌军在夜色中看不到我方战士的身影,双方展开激战。

最终沈树根所部打退了敌人的13次进攻,双方甚至开始了激烈的白刃战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上级传来了命令,任务已经完成了,抓紧时间撤退。

但是此时整个阵地都是敌人,沈树根只能够带着战士们边打边突围。

最终经过残酷的战斗,沈树根率领的作战排,成功在敌人的包围之下坚守了两天两夜,并最终成功突围了出去。

此次战斗我军以两人阵亡、两人负伤的代价,消灭了美军356人,光沈树根一人就消灭了近200人。

沈树根在战后全身而退,顺利回到国内获得嘉奖,但是多年后的朝鲜军事博物馆当中,沈树根却被当成烈士做成了铜像,这是怎么回事?

“活着”的烈士铜像

在战争结束46年之后,1997年一位浙江的商人来到了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这名商人叫做蒋梦兰,当时他因为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来到了朝鲜。

在完成了工作之后就打算视察一下朝鲜,他听说朝鲜有一座军事博物馆,里面放着许多志愿军烈士的铜像。

身为中国人,蒋梦兰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怀有深深的敬意,因此他打算前往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缅怀当年英勇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朝鲜人民为了铭记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于是就在军事博物馆内为其树立了许多铜像,以此纪念他们的功绩。

最可爱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永远活在了朝鲜人民的心中,蒋梦兰满怀敬畏来到了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期间他看到了许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

蒋梦兰看得有些入神,他被其中的英雄故事所打动,边看边走的他来到了竖立着烈士铜像的位置。

每一个烈士的铜像都英气十足,态度坚定地注视着远方,他们也将用这样的方式继续保家卫国。

蒋梦兰看着一个个雄伟的身姿,突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有一个烈士的形象十分面熟,而且这个人和自己还有不少交情,怎么会成了抗美援朝的烈士了呢?

蒋梦兰越看越像,为了确认自己没有认错人,他还专门来到了这个烈士的铜像前观看其中的简介。

简介中赫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沈树根,里面详细介绍了沈树根的作战过程,并且突出讲述了当年鹫峰保卫战的英雄事迹。

看到这里,蒋梦兰确信自己没有认错人,这个就是自己的老朋友沈树根。

但奇怪的是,当时沈树根明明还活着,为何会成了烈士,在这里被树立了铜像。

随后蒋梦兰就为这座貌似沈树根的铜像拍了一张照片,随后就带着照片和疑惑回到了国内。

蒋梦兰的老朋友沈树根当时是上虞支行的银行行长,当时还活得好好的。

两人是多年的好友,因为蒋梦兰生意上的事情,两个人之间经常都有业务往来,因此他们从合作伙伴成了要好的朋友。

但是,蒋梦兰从没有听对方说过自己参加过朝鲜战争,更不知道为何会在朝鲜看到他的铜像。

于是回国之后蒋梦兰立马就找到了沈树根,并且向他出示了这张照片,沈树根看完之后也是十分惊讶。

他没想到朝鲜人民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自己,他更没想过自己从来不提的往事今天会被问及,随后沈树根就向蒋梦兰说起了当年的故事。

现在的银行行长就是当年的战斗英雄排长沈树根,1927年出生于浙江诸暨市,早在1944年就已经开始投身革命,当时年仅18岁。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沈树根于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就一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沈树根最初只是游击队的一个小战士,凭借着在战场上的战功,他也升到了排长的职务。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他就继续投身到了朝鲜战场上。

当时朝鲜战场的形势不容乐观,1951年以后,“联合国军”的指挥官从麦克阿瑟换成了令我军十分头疼的李奇微。

李奇微通过分析知道了我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不足,而且经常在夜间发动攻势,他将这种战术称为“月亮攻势”和“礼拜攻势”。

为此他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他命令部下不要孤军深入,而是多抱团行动。

更多注意拿下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战场。

这样一来只要有部队遭到志愿军的进攻,临近的部队就能够立刻前来支援,这就是著名的“磁性战术”。靠着这种打法,李奇微在第二次战役期间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美军的势头一时无两。

所幸在志愿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下,成功将形势扭转了过来,并且开始有了相应的对抗措施。

此后沈树根就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并且在鹫峰之战中发挥出色,最终成功回国,他并没有牺牲在战场之上。

说到这里沈树根本人也十分惊讶,他也没想到朝鲜方面会为自己竖立铜像,因为战后他一直在国内生活,那么他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战后获得嘉奖

鹫峰之战创造了我军又一个以少胜多的神话,为后面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沈树根当之无愧是此次战斗中的英雄。

此战结束之后,整个三排的战士都获得了荣誉,被授予集体特等功。

而发挥出色的沈树根则获得了特等功以及“鹫峰阻击英雄”的称号,他的故事也被全军所传颂。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沈树根立功无数,从特等功到四等功全部拿了一遍。

不过要说含金量最高的,当数“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这个称号是志愿军战士的最高荣誉,当时能够获得该荣誉的也仅有几十人。

不过沈树根在获得众多荣誉之后并没有十分高调,在他看来军人打仗立功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不需要过多庆祝。

由此可见沈树根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品行十分高尚。

凭借出色的战绩,在战争结束之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还授予了沈树根三级国际勋章,回到国内又受到了伟人毛主席的接见。

当时一向节俭的毛主席竟然用五菜一汤的规格来招待沈树根,这在当时是最高规格的礼节。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经济还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能够用这样的规格来接待,足见毛主席对沈树根的认可和赞赏。

中朝两国都对这位英雄赞扬有加,有了金日成的赞赏,沈树根在朝鲜人民的心中也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朝鲜人为他铸造了一座铜像以供纪念,也是合情合理的。

此后沈树根也一直在军中工作,一直到1979年转业之后选择回到老家,开始了新一段人生的旅途。

当时他已经历经多年军中的洗礼,身上也褪去了昔日的光芒,成为了当地上虞支行的银行行长。

此时的他十分低调,平时只字不提有关朝鲜战争的事情,更不会主动告诉其他人自己曾在朝鲜战争立过巨大的功劳。

正因如此,身为他多年好友的蒋梦兰才会不知道他的故事,被朝鲜的铜像所震惊。

当他得知自己在朝鲜有一座铜像的时候,他先是感到很惊讶,随后就表达了对朝鲜人民的感谢。

他感谢朝鲜方面还记得自己,同时表示这个铜像不仅仅是纪念自己,也纪念当年众多为战争作出杰出贡献的战士们。

1983年离任之后,沈树根一直都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将自己多年来的工资全部奉献给了人们,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虽然此时沈树根已经不在部队,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责任,继续默默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一直到2010年12月28日,沈树根离开了他一直守护的人民,享年82岁。

大家都不会忘记他曾经做出的贡献,更不会忘记曾经最可爱的人,沈树根和一众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沈树根能够在朝鲜军事博物馆拥有一座铜像,说明了他在朝鲜战争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志愿军中同样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英雄。

朝鲜方面也没有忘记当年志愿军给他们的帮助,这些铜像也代表着中朝两国之间的友谊。

沈树根在战争结束之后选择低调生活,继续默默为人民做贡献,足见我军战士强大的人格魅力。

他们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人们生活中的无名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参考文献:

《怀念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怎能忘却的战争和英雄——访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沈树根》

《老英雄 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