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266期。建国前后的人民军队高级干部中,有一人具备大将资历,却因为55年评衔时已经在四川担任重要政治职务,而错过了军衔,此人就是原晋绥军区政委李井泉同志。李井泉从1952年开始就出任四川省委书记,是四川的党政“一把手”,在整个西南地区也有重要影响力,是受人尊敬的老一辈革命家。
战争年代,李井泉的革命资历极深。红军时他就担任过师政委,在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都工作过。抗战时期,李井泉更是出任八路军358旅政委;解放战争中,他在晋绥军区跟贺老总是平级干部,贺龙后来被评为开国元帅。李井泉文武双全,建国后被中央任命为西南局书记,派到四川工作,党政军职务都很突出。
李井泉在四川时,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老四川人经常说“永远都不会忘记李井泉”。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开展大跃进运动,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当时全国很多地方吃不上饭。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粮食产量大,所以国务院给李井泉压了不少指标,让他想办法外调农产品支援困难省份。在短短4年之内,李井泉竭尽全力从四川外调出180多亿斤粮食。全国的形势能够逐渐好转,四川人民是立了大功的,李井泉当然也立了功。
但也正是那几年,李井泉身上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晚上很少能睡着觉。因为四川一省为了支援全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由于连续接受高指标,四川省内的粮食也供应不上了,造成严重后果。李井泉从大局出发,完成了国务院给予的任务,但他内心一直非常难受,觉得自己非常对不住川中百姓,到晚年都无法释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井泉未能避免批判和揪斗。尤其是之前的大跃进时期,到处都问他要粮,李井泉忍不住对彭真发过火:你们那有国务院,我这里还是“小国务院”呢,情况一样困难!随后便挂了电话。这些气话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李井泉殚精竭虑做了很多事情扭转局势,偶尔发几句牢骚也很正常。但后来却有人小题大做,这些断章取义的话成为他屡次被批判的“罪证”。
李书记失去了人身自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受到牵连,被送到北京接受批判。当时甚至有一些人,恶毒地诬陷李井泉在西南搞“独立王国”,对抗中央。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在那几年中,李书记的妻子肖里和二儿子李明清先后被迫害致死。其中李明清是在北京航空学院活活被人打死的,令人气愤和悲痛。
人世间的至痛,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局势有所好转,李井泉也被恢复了工作。周总理十分心疼他,专程上门去安慰李井泉,说“可以严肃追查这件事,一查到底”。总理询问李井泉的意见,他却出人意料地对总理表态:不追究了!不然还会有更多的人受牵连。李井泉是一位工作和品德都非常出众的老干部,在重要节点上他总是顾全大局,这一次体现得尤为明显。
李井泉主政四川十余年,帮助过很多处境不利的老同志,像曾经的四野名将邓华,曾在1960年被贬官到四川当副省长。李井泉多次给予鼓励,并进行生活上的帮助,希望能为邓华恢复军内职务,真正发挥一名将才的作用。最终邓华回到了军队,成为中央军委委员,他十分感念李井泉的恩情。李书记晚年升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在1989年病逝。他这一生始终在照顾大局,为别人着想。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