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要坑杀20万秦军呢?把这二十万人变成自己的力量不是更好吗?而且,项羽原来也是这么做的,但他为什么后来又杀了这些人呢?
其实在章邯他投降了项羽的时候,项羽就把章邯放在军中,让他的手下司马欣来代替他成为了将军,然后让司马欣带领着这支军队,作为先头部队开始进军关中,本来这样安排也是挺好的,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因为我们知道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和六国之间打了很多年的仗,此时统一不久,六国的百姓官员对于这个秦国人依然是恨之入骨,双方可以说是世仇。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秦国人失败了、投降了,那不就是报仇的好时机吗?
所以他们在进军关中的一路之上就发生了很多的报复事件,有的是欺凌,甚至有的人偷偷地就杀掉了秦军的士兵。
这就让投降的这些秦军心里特别地不安,很害怕呀,都不知道自己会被欺负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会被人杀掉。
随着部队越来越临近关中的时候,投降的秦军心里就更加不安,现在连自己都保不住,万一打进了关中,关中还有妻儿老小,如果这些人烧杀抢掠,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因此,军心就开始不稳,甚至有人说,章邯是个卖国贼,骗了他们投降了项羽。
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当时诸侯联军的总部,联军总部肯定就找到了项羽。
项羽就说:“这个是叫将降,而士卒未服”,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将军投降了,但下面的士兵还不服,没有融入我们。
这种情况下,如果说项羽带受降的秦军去打关中,关中又是这帮秦军的家乡,很容易出意外。
于是项羽找来了两个人,一个叫英布,一个叫浦将军,三个人在一起商量怎么解决这事。
这三个人都是当世猛将,猛将能商量什么结果?不服就杀呗!
当晚月黑风高的时候,英布和浦将军两个人趁着天黑,就杀入秦军的营寨,把这二十万人全部给杀了。
项羽打仗确实有一手,但是这个人目光实在是太短浅,他自己就没有想过,要是做了秦王,那该如何去管理和治理这些秦人?
当时的怀王之约说得很清楚,“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打败了秦军,主力立刻进军关中,不也就是想做这个秦王吗?现在坑杀了二十万秦军,以后还怎么去面对秦国的百姓呢?
也正是因为项羽做出如此的事情,所以后来秦国的百姓才那么死心塌地地帮着刘邦去打项羽,祸根就是在这里埋下的。
相反,刘邦是怎么做的呢?
他一路上进军关中,尽量地减少伤亡,并且安抚百姓,招降秦军。所以刘邦快到咸阳的时候一路畅通,兵力不但没有受损,反而逐渐地扩大,将近有10万之人。
当刘邦过了武关的时候,那时子婴已经杀掉了赵高,当上了秦王。
子婴成为秦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派遣驻守在咸阳的最后一支卫戍部队,去对付刘邦。
这支部队叫做中尉军,是当年的秦始皇留下来的军队,真正的精锐,如果真要打起来啊,一般人真的是打不过。
刘邦碰到了中尉队,觉得是很难啃的一块骨头,当时张良就给刘邦出了主意,他说:“不着急,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出大招”,什么大招呢?新式武器!什么武器呢?炮弹!什么炮弹呢?糖衣炮弹!
听了张良的话,刘邦找到了秦军的将领跟他讲:“秦朝已经不行了,你没必要为他卖命;你要钱,我可以给你很多的钱,你要官职,我给你你现在守着的地方,而且我另外还赐你大量的土地,你只要让我们过去就行,咱们来谈谈行不行?”
当时的秦军将领一想,也是啊,可以谈!因此他们就放下了戒备,正准备和刘邦去谈和的时候,结果没想到到了约定的地方,刘邦立刻下令攻打,趁其不备,一下子把这支军队给消灭掉了。
这样一来,咸阳无险可守,子婴手上也无兵可派,怎么办呢?
他为了避免咸阳城的百姓被屠城,所以就捧着传国玉玺,披着绶带就来到了刘邦的军前,打开了城门,让刘邦进入了咸阳。
但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一看到这个宫殿如此华丽,这么漂亮的地方,这一辈子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享受嘛!于是就不打算走了,就待在这个地方,其他都不去了。
刘邦开始在那边享受,要金子有金子,要美女有美女。
刘邦如此,下面的士兵也是一样,这一下子就乱起来了。
当时刘邦的军中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只有两个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一个就是萧何,萧何趁着大家在抢美女、抢金银财宝的时候,他跑到丞相府那边,把所有的这些文书、图册、档案全部装车拉走。
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良,张良赶紧就找到了刘邦劝谏道:“大王啊,沛公啊,你怎么还在这里呢?你难道忘了项羽的部队马上就打过来了,你自问你能不能打得过项羽吗?”
刘邦表示:“我怎么可能打得过!”
认识到形势危急,刘邦收敛心情,赶紧把军队撤出咸阳。
刘邦在张良的提点之后,开始在城里对老百姓约法三章,让百姓自己管好自己,好好地过好生活就行了
刘邦的约法三章深得当时的秦国百姓之心,大家都认为刘邦这个人好,都非常希望刘邦来做咸阳之主。
既然刘邦离开了咸阳,那后来为什么项羽又开始摆一个鸿门宴呢?
关注我,下期讲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