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是如何跟联想反目成仇的

其实呀,司马南一开始跟联想公司并没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反而有合作的念头。司马南和他的团队向联想公司提出承包联想公司的公关宣传业务。这个业务量是很大的哟,据说能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如果能拿到这项业务,司马南和他的团队,肯定会吃个肚儿圆的。两者之间甚至谈到了具体合作的事宜。后来司马团队狮子大张口,遇到了大户嘛!吃大户,是中国人的习惯。

结果联想厌倦了司马团队的贪婪,嫌他吃相难堪,就想中断合作,就派一个女秘书跟司马团队谈终止合作的意向。这下惹恼了司马南们。按照非友即敌的逻辑。司马南和他的团队决定向联想集团发难。

当然,面对这样一个他们自设的自认为的强敌,没有一定的策略,是很难扳倒的,是很难让对方就范的。

司马团队是如何挑战联想集团的呢?这里面有一个技巧,西方人常用的公关技巧,就是有罪推断。司马南认为,联想集团能够发展壮大,一定有血淋淋的原始积累。按照当时的国情,联想集团的发展阶段,一定有不可说的秘密。

他们决定就从这个地方入手。这招狠毒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联想集团有这样的短板,那么他们是不敢出来说话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短板,这样的发展缺陷,他们更不可能出来说话。因为一说话就进入了司马团队的设计圈套。好,你回答得正确。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你回答得如果还正确,我就继续再问,一直问到你回答不上来。或者说在发难的过程中,在你回答的过程中,找你的漏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找一个人的语言逻辑漏洞,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司马团队的有罪推断,把联想公司赶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给我们的感觉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完全地陷入被动,被司马团队牵着鼻子走。

司马南的这招狠吧!

所以说斗争是需要技巧的。司马团队的技巧让人,感觉非常惊悚。一个集团,一个公司,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下三滥的团队,你是很难有智慧,很难有精力跟他斗的。不出意料的话,结局应该是败北。

司马团队的公关能力很强,深得引导舆论,控制舆论的诀窍。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一下司马南头条号的跟帖或者视频号的跟帖。给人的感觉,这不是一个头条号,不是一个视频号,这简直是一个法轮功的集散地。粉丝们对他的崇拜如痴如醉,简直是毫无理性。封他为英雄,斗士,民主的代言人。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想到的誉美之词全部用在了司马南的身上。

一个能有效地控制与情的头条号,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很多不愿动脑,深入分析的人是很容易被这样的人所蛊惑,所诱导的。这些人被利用起来,社会很麻烦的,因为它们没有辨别能力,只会盲动,盲从。

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义和团。太多的民众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举的是爱国的大旗,扶清灭洋的大旗。行的却是龌龊的事情。民众是善良的,民众也是单纯的,被利用起来做无谓的牺牲,也是挺让人同情悲悯的。

司马南真的想做义和团大师兄吗?

我们不排除联想集团的原始积累,有血腥的味道,不排除他的发展有原罪的基因。这些东西,自有法律来裁断。因为没有得到想得到的利益就反目成仇,欲置对方以死地,这样的团队应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