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退休,却退不下来,杨尚昆:不要着急!邓小平:只管大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提出干部年轻化号召,老干部纷纷退居二线或者离休。

1982年,不少高级干部、将领到中顾委履职,王平也被选为中顾委员。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人家到中顾委已经不在一线任职,而他担任总后勤部政委。

1983年,76岁的王平深感工作力不从心,按照他的年龄也应该早些退下来安享晚年了。可他正式向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杨尚昆提出:希望退出总后勤班子!得到回复:不要着急!

王平又向邓小平、薄一波、总政部主任余秋里提出要退下来。邓主席回复:管好大事,小事可以不管。

如今退下来难,与1973年要求工作,却一直赋闲的他,形成鲜明对比。

新中国成立后,王平先在总参任职,后调任到志愿军担任政委。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后,搭档杨勇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而王平调任南京军事学院政委,接替钟期光的职务。

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8年之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运动,让他很不敏感,理解不了,处于被动状态。当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后,他正好率领代表团到罗马尼亚访问,认为这都是地方的事情,军事学院的工作按照军委的具体部署安排。

当回到学院后,大字报贴满墙,挂满院子。10月,学院接到命令停止军队院校党委领导的命令,即日起中断学院各级党委对大运动的领导。从此,各级党委陷入瘫痪。院长张震、政委王平开始受到冲击。

两派夺权后,要争取张震、王平支持他们,如果不支持就是围攻、批斗。张震在被监禁起来,半夜上厕所被人勒住脖子,从院墙的里面拖到外面,当初晕死过去,多亏命大,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王平的日子也没有好到哪,十二指肠入院,因造反派的捣乱无法手术,最终在强制干预下才做手术。手术后身体需要恢复,可并没有给他休息的时间,从医院拉出来批斗,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后来,又给他罗列七八十条罪名,受到监禁。

直到1972年,因为家属写申诉信,他的情况被周总理得知,才得以解放出来。虽然不受监禁,可也并不是完全自由,去哪里都要汇报,等待最后的结论,然后分配工作。

可前后等1年也没有消息,最终还是坐不住到北京见叶帅帮助。因为叶帅主持军队工作,把事情交给总政部处理,经过一番谈话后,并没得到实质性的回复。在北京小住几个月,见到不少昔日的老战友、老部下。

离开北京前,还特意去看我邓小平。当时的邓小平负责国务院工作,身兼总参谋长。他谈了自己的情况,说到:难道要求工作过分吗?邓回复说:要求工作是你的权力,没有罪。直到1975年,王平才恢复工作。

在炮兵干了4个月,调任武汉军区,1977年调任总后勤部政委。

1982年,中顾委成立后,他被选为委员。此时的他已经75岁,比起很多老干部来说,年纪都大不少。既然已经成为顾问,也就没有毕业在总后勤部占位置了,索性退下来吧,自己身体也确实扛不到太多的工作量。

没想到,退下来也很难,杨尚昆希望他不要着急,组织上会妥当安排他。邓小平对他的能力也非常认可,先后在炮兵、武汉军区、总后勤部抓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不错成绩。总后勤部还需要他这位老将安定,为此让他抓大放小。1985年时,中央才同意他的退休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