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一生低调,为何4个儿女都姓“苏”,唯有一孙女姓“华”?

  • 【前言】

1976年,伟大的毛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忍着巨大的悲痛,接过了毛主席留下的重任,带领大家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他光明磊落,清廉自律,顾全大局,赢得了广泛赞誉。

1980年,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等重要职位,低调安详地走度过晚年生活。

倘若细看华国锋的家庭,会发现他的四个子女都不姓“华”,而是姓“苏”,只有一个孙女姓“华”,这是为何呢?


  • 【一心报国华国锋】

在结束了那段特殊的岁月之后,华国锋兼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重要职位,全身心投入建设祖国的工作中,使党和国家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在他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后不久,曾担任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钱嗣杰,也来到了华国锋的身边。当时钱嗣杰有一个十分疑惑的事情,那就是:为何华国锋的几个子女都姓苏,而不姓华呢?在华国锋身边待的时间久了,钱嗣杰这才知道,原来这和华国锋以前的革命经历有关。

华国锋出生于1921年,老家山西省交城县。

华国锋并不是他的原名,他原姓苏,名叫苏铸。

从小苏铸就是一个很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为了能够报效祖国,他努力读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苏铸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

1938年,17岁的华国锋参加了山西交城县牺牲同盟抗日游击队,当时,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句话——“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他十分喜欢这句话,刚好参加游击队需要化名,于是他以这句话为基础,为自己更名为——华国锋。

此后,他便一直以这个名字示人。

后来,华国锋结婚有了孩子之后,孩子们继续沿用了苏姓。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华国锋的本名,所以自然也就不知道他的孩子为何“姓苏不姓华”了。

1938年10月,华国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之后,他先后担任游击队队长、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职位,任职期间,他认真谨慎,经常深入到百姓中,切实了解百姓的情况。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认真敬业的态度,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

1949年华国锋被调到湖南,担任中共湖南省湘阴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之后,华国锋一路升至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而毛主席,也就是在这期间注意到了华国锋。


  • 【华国锋与毛主席的二三事】

1953年,任湖南省湘潭县委书记的华国锋,突然接到了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任务,他立刻从湘潭赶到了株洲

华国锋平时工作细致,对于群众的农业商业等问题比较了解,毛主席问的问题都能回答得上来,但毕竟是和毛主席交谈,因此他不免有些紧张,脸竟涨得通红。

连毛主席都不自觉地笑了起来,笑着说:“你这个年轻人还是沉了下去的。要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啊!”毛主席的这句“深入群众,实事求是”,让华国锋终身铭记。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扩大)全会在北京召开,华国锋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会议休息期间,毛主席见到华国锋时,还专门向其他领导们介绍说:“这个年轻人可是我的父母官,是一个老实人嘞。”

华国锋被毛主席夸得满脸通红,在休息后的会议上,毛主席推荐华国锋在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华国锋认真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1965年,毛主席准备从长沙出发去井冈山,彼时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亲自去迎接了毛主席。5月,华国锋、汪东兴等人陪同毛主席出发重上井冈山。

华国锋和王东兴一起打前站,为毛主席沿途提前做相关的工作,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能交给华国锋来做,足以说明毛主席对他的看重。

1971年,华国锋被调到国务院工作,在慢慢地相处中,毛主席也越来越重视华国锋。1975年2月,华国锋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周总理逝世后,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

1976年初,毛主席经反复思考,认为华国锋曾在县委、地委、省委工作过,有非常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被调到中央之后依旧兢兢业业,在党政军工作中积累了新的经验,因此选择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华国锋在接下重担之后,带领中国成功走出了那段特殊的时期。

而他也在晚年决定重新做回一个平凡的群众。

1980年,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1981年6月,华国锋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其间,虽然他4次继续当选了中央委员,但其象征意义也远超实际意义。

那么,华国锋的晚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呢?


  • 【唯有一孙女姓华,长相气质出众 】

华国锋一生有四个儿女,两个儿子分别叫苏华和苏斌,两个女儿分别叫苏莉和苏玲。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作风都和华国锋一样很低调、朴实。

华国锋平时对子女的管教,并不是算很严厉,他只是常常教导他们平时要好好努力。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必须要做一个节俭的人,不可以铺张浪费。孩子们谨记华国锋的教诲,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始终很朴素,从不以自己是华国锋的孩子在外面招摇。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华国锋有一个孙女姓“华”,这是为何呢?

华洁贞是华家子女中唯一一个姓华的孩子,之所以让孙女姓“华”,是因为“华国锋”这个名字贯穿了他的整个政治生涯,有着很深的情感,让孙女姓华,以保证精神流传。

华洁贞长相气质出众,她继承了华国锋低调行事的风格,外界也很少有关于她的信息。不过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华洁贞必然会像传承华国锋的姓氏一样,同样传承华国锋的红色精神。


  •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

卸下职位的华国锋,和妻子韩芝俊以及几个孩子住在北京西皇城根的9号大院里。

韩芝俊是山西五台县人,比华国锋小10岁,父亲韩七海曾在抗战期间担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上阵杀敌十分勇猛。虎父无犬女,不满15岁时,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的韩俊芝,便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韩芝俊与华国锋在山西盂县相识。

当时韩芝俊喜欢文艺,时常参加演出,华国锋经常去看她的演出。在盂县县委书记的介绍下,两人开始相识相知、两情相悦、心意相通,这年11月,两人结为伉俪,自此恩爱一生。

生活中的华国锋是一个十分平易近人的老人,晚年的他,尤其喜欢弄一些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1983年,因为想学习种葡萄的技术,于是他专门去郊区的葡萄园学习怎么种植葡萄,一些果树种植比较好的园区工作人员听说后,还会来找他切磋一下经验。

1988年有记者来采访华国锋的时候,华家的院子里已经有了两个很大的葡萄架,一进华家的院子,就能看到满眼的绿。等到丰收的时候,上面全是沉甸甸的葡萄串,估计那上面也能有不少燕子窝。

华国锋告诉记者,这个院子里最多的时候,能种五六十个葡萄架,等葡萄长出来之后,他也会送一些给部队让战士们也尝一尝。

不过,华国锋自己就没有这么口福了,因为他身体的原因,这样的葡萄,他只能吃一两粒。

原来在70年代中期,华国锋被检查出来有糖尿病,为了健康考虑,他的饮食被控制得很严实,主食甚至精确到了2两8钱。有时华国锋会贪嘴想多吃点,前提是经过韩芝俊的同意。

有一次家里吃饺子,华国锋已经吃了十几个了,但他还想吃,于是只好看向韩芝俊。韩芝俊实在是心疼他,便松了口,破例让他多吃两个,华国锋为此开心不已。

除了葡萄架,院子里还有很多像苹果、桃子之类的果树,这些华老都会亲自管理,甚至还养出了经验,哪怕葡萄没长出来,也能知道它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平时没事的时候,华国锋还尤为喜爱静下心练字,他的字也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比较出名的便是“毛泽东纪念堂”这几个大字。华家的客厅也展现了华国锋简单朴素的风格,客厅布局和毛主席的书房是一样的,放眼整个客厅,几乎随处可见都是书。

可见,华国锋晚年的生活还是十分温馨惬意的。

此外,华国锋的晚年生活十分低调,一般不轻易出门,一方面身体不便,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给群众带来麻烦。曾经有一次他带着口罩去看庙会,结果被群众认出来,大家都十分热情地围着华国锋,但也造成了秩序混乱,最后华国锋在保安们的帮助下,才乘车离开了那里。

如果平时出门被群众认出来,他也会不承认自己是华国锋,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一年里有两个日子,华国锋是肯定要出门的,这两个日子都和毛主席有关:一个是毛主席的诞辰,一个是毛主席的忌日。在毛主席忌日这天,华国锋会和家人一起去毛主席纪念馆瞻仰伟人遗容,怀念伟人。

华国锋一生为国为民,即便赋闲在家,也不忘教育年轻人。

2007年12月,曾跟在他身边多年的摄影师钱嗣杰,去看望华国锋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但华国锋依旧孜孜不倦地嘱咐和钱嗣杰同行的年轻人,告诉他要诚实做人,诚恳做事。最后华国锋还告诉钱嗣杰要深入群众,实事求是,这是毛主席对他的嘱咐。

这个嘱咐,华国锋记了一辈子。

当时钱嗣杰见华国锋气色不错,便为他拍了一张照片,谁承想,这竟成了钱嗣杰最后一次为华国锋拍照......

因为病情恶化,2008年这一年中,华国锋住了三次院,最终没能抗住病魔,8月20日,华国锋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 【结语】

华国锋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放在最前面,将自己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做到了慎独慎初,不忘初心;在生活中,他谨慎谦虚,生活简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所有的共产党员做了标杆。

尽管华国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是他那高洁的品格,永远值得后世学习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