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王震曾长期在新疆工作,为建设新疆以及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年,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此外,他还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国家副主席等职务,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
王震有个外号叫“王胡子”,很多人可能因为这个外号觉得王震是个粗犷之人,实际上,王震也有心思细腻的一面,尤其是面对他的妻子王季青时,更是展现了自己的铁汉柔情。那么,作为王震将军的妻子,王季青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王季青出生于1913年,辽宁沈阳人,早年时期,王季青一直在家乡读书,她幼年丧父,过得很艰难,但这并没有击溃王季青的意志,反而磨炼了她,养成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王季青与母亲也被迫离开东北,逃难到北平。
到北平后,王季青并没有落下自己的学业,反而加倍努力读书,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化学系,成为那个年代的天子骄子。在北大读书期间,王季青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对于出身东北的王季青来说,九一八事变不仅是国耻,更是家仇,所以她格外痛恨日本人,渴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也是在参加进步运动过程中,王季青接触到马列主义,1935年,王季青加入了共青团,也是这一年,她转为正式党员。入党之后,王季青继续在我党的带领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季青也撤出北平,前往了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并在那里参军入伍,正式投身抗日前线的战斗当中。
加入八路军后,王季青与一众青年被分配到120师,此后他们结伴前往山西岢岚县城的120师师部。也是在前往120师师部的路上,王季青遇到了贺龙、关向应以及王震等人。当时王震已经算大龄青年了,依然没有对象,文静的王季青也给王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120师师部后,王季青主要从事民运方面的工作,深得贺龙等领导赏识,贺龙也有意撮合她与王震将军。在贺龙与关向应的撮合下,王季青与王震认识仅一个星期后就喜结连理,结为了夫妻。结为夫妻之后,王季青离开了120师师部,跟随王震前往了359旅,此后他们夫妻举案齐眉,一起养育了三个儿子。
经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后,王季青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王季青先是跟随丈夫在新疆工作了一段时间,1953年,王震被调到北京,担任了铁道兵司令员,王季青也跟随丈夫返回北京,并担任了北京八中的校长。
在这之后,王季青投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然而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教育系统的很多干部受到错误对待,这其中也包括王季青。这一年,王季青停职反省,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结束后,有关部门主动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王季青也得以复出,继续担任八中的校长。
值得一提的是,王季青与王震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王兵、王军、王之,他们兄弟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其中王兵参军入伍,担任过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参谋长等职务,王军从商,担任过中信集团董事长等职务,王之则是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创办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总的来说,王季青的三个儿子都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他们都是国家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