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从外省出差回到北京,与警卫李银桥夫妇一起吃了一顿便饭。
饭后,几人闲话家常,毛主席随口问起了香山的建设情况,李银桥的妻子韩桂馨便给毛主席讲起来了香山的大事小事。
谈话间,韩桂馨无意间提起了香山的一位官员,给自己盖了一层别墅,毛主席听罢立即皱起了眉头。
之后,毛主席亲自安排人手彻查了这位官员,得知确有其事后毛主席怒吼:拉出去枪毙了!
那么,这位官员为何敢顶风作案?毛主席为何不肯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
拉出去枪毙
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建别墅、盖高楼在人们的观念中,倒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在50年代的新中国,这可是令人诧异的。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蒋介石当局腐朽昏庸,给国内留下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一时间,各种哄抬物价、投机倒把的行为盛行,国家经济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令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工作百废待兴。
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经济,让老百姓过上温饱安康的生活,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力措施。
其中一条,就是坚决禁止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
然而,一些思想觉悟低的党员干部,认为解放战争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员就该“享享清福”了。
于是,一些明里暗里的贪污腐败现象开始逐渐滋生出来,便出现了香山官员违规建别墅的行为。
毛主席听说这一官员的劣迹后怒不可遏,立即派人将其叫到了菊香书屋(毛主席的住所)训话。
这名干部一开始并不知道毛主席叫他来所为何事,不料刚一进门,毛主席就指着他大声怒骂:
“你这派头还真不小啊!我看你是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功臣、国家的将相了,你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
这名干部听到此话后,立即明白是自己盖别墅、搞腐败的事情败露了,因此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生怕自己的辩驳之辞再次激怒毛主席。
虽然他默认了自己所犯的错,但毛主席并没有打算轻饶他。
毛主席一边在房间里踱步,一边再次挥着手训斥:
“你这样做,还配当一名党员干部吗?我早就给你们讲过,不要学李自成搞腐败,你为什么装傻?我看你就是明知故犯,仗着自己有了一点权力就开始胡作非为,来拆我们共产党人的台子!”
毛主席越骂越生气,说到气头上说直接放撂下一句话:
“拉出去枪毙了!”
这名官员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语无伦次地求饶:
“我错了...主席...我错了。”
当时,同在菊香书屋的,还有周总理和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当他们听到“枪毙”二字也惊了一下,立马站起身来劝毛主席:
“主席,此事还要慎重啊...我们建议不妨彻底查清楚再做处理。”
不料毛主席更加生气了,以为周总理和聂荣臻打算为这名官员求情,便大声说道:
“我们共产党人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是来北京享清福的,再这么搞下去,我们就真的成了李自成!”
这名官员哆哆嗦嗦地瘫在地上,眼看毛主席态度坚决,赶紧继续求饶,表示自己一定痛改前非,并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周总理和聂荣臻也在一旁,不断劝说着毛主席。
几番劝说之后,毛主席终于冷静下来,他这才意识到如果贸然枪决此人,不符合有关调查程序,没办法令广大干部和群众心服口服,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于是,毛主席将此事交给了聂荣臻处理,聂荣臻临走之际,毛主席还特地交代,务必要严查严办、绝不姑息。
最终,这名干部所犯罪行全部被查清,他本人也被法院判刑蹲了监狱。
毛主席的反腐初心
此事传开后,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官员,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这名干部不该在毛主席眼皮底下犯事儿,更不该在这个特殊时期顶风作案。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毛主席的反腐决心历来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
早在1932年2月,中央苏区就展开了大规模的整腐肃贪行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还曾经号召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贪腐干部。
毛主席原以为要过一段时间,这次行动才会产生效果,进而揪出一批贪腐的干部。
不料,在号召公开信发出仅仅几天后,一封举报信就送到了瑞金县苏维埃裁判部,被举报之人正是苏维埃主席谢步升。
看到谢步升这个名字,毛主席的眉头皱了一下,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谢步升是一位老同志了,而且之前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在一众领导眼里,谢步升是一个可以栽培的好苗子。
然而,群众的举报信里,谢步升却是完全像是另一个人,他不仅在多年前杀害了一名掉队的军医,还丧心病狂地抢夺了军医的随身财物。
此外,他还在打土豪分田地期间,把一些没收的金子和物品偷偷转移到了自己家里,并把好田都分给了自己和一些关系户。
到这还不算完,谢步升为了进一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还偷过苏维埃中央政府管理科的印章,伪造过一些通行证件来为自己谋取私利。
对于这样既违反纪律又损害群众利益的事,谢步升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就是他这个职位该有的特权。
群众们对于这样的做法也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彼时他们还不知道,共产党对于自己的干部贪腐,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
直到毛主席等领导人号召大家积极举报,揪出贪腐作恶的干部,人们这才确信,原来共产党真的是一支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整顿的队伍。
于是,大家纷纷提笔写下了自己知情的种种恶事,希望将一些官员的丑恶嘴脸公之于众,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坚决与贪污腐败行为做斗争
苏维埃政府收到关于谢步升的这封举报信后非常重视,立即安排成立了专案组,对谢步升进行了全面调查。
尽管谢步升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多番遮掩,甚至不惜四下打点,专案组还是排除万难查到了他的犯罪事实。
更加令专案组成员惊诧不已的是,在案件调查期间,居然又有人对谢步升提出了新的控告。
控告之人正是谢步升的情妇朱秀秀。
据朱秀秀亲口描述,谢步升其人原先是个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奸商,经常联合朱秀秀的丈夫谢深润一起贩卖当时紧缺的粮食和食盐,从中牟取暴利。
后来,谢步升看到红军的势力正逐渐壮大,便动起了歪心思——混进革命队伍,谋个好差事。
谢步升伪装一番后,顺利跟着红军干起了革命,生意则全部交给了谢深润打理。
就这样,谢步升“当官”发财两不误,在部队里他积极表现,装出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一步步升迁,在部队外则指挥谢深润囤积居奇,攒下了一笔笔横财。
后来,中央苏区开始丈量田地,划分阶级成分,彼时已经富得流油的谢深润,深知自己将要被“打压”了,便拿着300块大洋找到了谢步升。
谢步升看在大洋和老搭档的份上,大手一挥,把谢深润划分成了中农,谢深润因此保住了自己的田地和财产,还额外获得了一些农具。
谢深润为了感谢谢步升的关照,方便日后谋取更多暴利,便时常宴请其到家里吃饭。
谢深润一心只想着发大财,却没想到谢步升看到身材婀娜、面容姣好的朱秀秀早已动了歪心思。
一来二去之下,朱秀秀未能抵挡“位高权重”的谢步升的撩拨,半推半就地与其厮混到了一起,做了谢步升的地下情妇。
有一次,二人趁着谢深润外出,在一个房间里旁若无人地约会,恰好被临时赶回来的谢深润撞破了奸情。
谢深润被自己的“好兄弟”戴了绿帽子,顿时火冒三丈,尽管朱秀秀和谢步升再三认错他也无法咽下这口恶气,并扬言要去苏维埃政府举报谢步升。
谢步升担心自己与朱秀秀的奸情败露,再牵扯出以前的桩桩丑事,丢了既得的名利和地位,便趁机马上倒打一耙,诬陷谢深润是“社会民主党分子”,并将其抓了起来。
之后,谢步升在牢里滥用私刑,将谢深润秘密杀害了。
朱秀秀得知因为自己出轨害死了丈夫,一时间愧疚不已,便气急败坏地找到谢步升理论,却被谢步升暴打一顿关了起来。
谢步升警告朱秀秀不要自讨苦吃,否则就让她去地底下见谢深润。
朱秀秀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揭露谢步升的丑恶嘴脸。
于是她从谢步升的关押之下逃了出来,并将其告到了苏维埃政府。
专案组将这一系列罪行查实后,负责人何叔衡向毛主席汇报了谢步升的情况,毛主席当即指示:
“谢步升的案子,我先前已经听说了一些,对于这样的人必查严查严惩!
腐败一日不清除,苏维埃的旗帜就没办法打下去,我们共产党就会彻底失去威望和人心!与贪污腐败行为做斗争,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任谁也阻挡不了!”
根据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临时最高法庭最终宣布:判处谢步升枪决,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通过这两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于贪腐分子可谓毫不手软,杀伐果断。
事实上,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值得我们敬佩的一面,那就是铁面无私,一视同仁。
不管群众举报的人是谁,只要贪了钱、做了恶,他都要求严查严惩,即便是自己曾经的老战友、好朋友,他也绝不袒护。
比如,革命功臣黄克功,因为逼婚不成枪杀陕北公学学员刘茜,被法院判处死刑。
黄克功为了保命紧急向老战友毛主席写信求救,毛主席却表示完全同意法院的判决结果。
之后,另一位老战士肖玉璧在任期间,也犯下了贪污罪,妄图求毛主席看在自己立下战功的份上饶他一次。
毛主席不仅断然拒绝此要求,还狠狠批评了肖玉璧的行为,表示任何人都不能仗着往日的功劳为非作歹。
以身作则、律己律亲
可以说,在反对贪腐、反对搞特殊、反对享清福这些方面,毛主席时时刻刻都做到了以身作则。
就连他的孩子、亲戚也在他的带动下,养成了廉洁办公、低调做人的优秀品质。
据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回忆,自己虽然是国家最高领袖的女儿,是人民群众眼中尊贵的“公主”,但自己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与普通干部家女儿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
相反,毛主席对她这个女儿要求十分严格,甚至为了低调行事不让她姓“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和妹妹李讷是毛主席的宝贝女儿。
有一年正值开学季,她和李讷一起去学校报到,毛主席便安排秘书王鹤滨带她们去学校。
去了之后,老师要求填写信息登记表,其中一栏是父母的姓名和职业,这让王鹤滨犯起了难。
纠结几番后,王鹤滨拿着登记表找到了毛主席,询问毛主席的意见,不料毛主席却说:
“你带过去的人,就填你的名字嘛!”
就这样,王鹤滨给李敏和李讷做了好几年名义上的“爸爸”,老师和同学也只当她俩是普通干部家庭的孩子。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特地交代两个女儿,在学校不可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搞特殊。
即便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学校里饭菜短缺,毛主席也不肯将她们接回中南海。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自己的女儿和普通老百姓的女儿没什么两样。
国家在困难时期,那么多百姓的孩子都饿着肚子,毛泽东的女儿凭什么要回到中南海吃小灶呢?
有一次,卫士们几日没有看到李讷,再见之时感觉孩子饿瘦了很多,便偷偷买了一盒饼干托人送到了学校。
不料后来毛主席知道了此事,专门找到了几个卫士将他们训斥了一顿,并警告他们以后坚决不允许给孩子们搞特殊。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重病缠身的毛主席与世长辞,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最高领导人,他留给儿女们的遗产却非常“寒酸”。
不过令人佩服的是,儿女们早已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养成了自食其力的优秀品质。
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远远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结语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不管是在艰苦的陕北山区,还是在繁华的首都北京,都始终如一地坚持朴素、廉洁的工作生活作风。
对于那些思想滑坡的搞腐败得干部,他一向深恶痛绝、严惩不贷,更是为继任的国家领导人立好了标杆。
这样的作风,这样的铁腕放到当今时代仍然值得推崇,值得每一位公职人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