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毛主席接到一封特殊信件,突然询问工作人员:刘道生在哪里?

前言

1973年6月的一天,北京的天气同往常一样炎热。毛主席在处理完工作后,突然收到了刘道生将军的一封来信。在信中,刘道生将军强烈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出来工作的意愿。

看着眼前的信件,毛主席想起了那个性格耿直的刘道生。突然,他问道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刘道生现在在哪里?”

不一会,周总理来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将刘道生将军现在的处境向毛主席做出了详细地汇报。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在这封信件上做出了批示:同意。同时要求周总理阅后再交给叶剑英、李德生一阅。

刘道生将军

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周总理积极落实刘道生将军的工作。不久,刘道生将军复出,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刘道生来到海军工作后,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海军内部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使得海军的工作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毛主席初见刘道生:你这个小主任,要好好干啊

对于刘道生将军,毛主席是熟悉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在毛主席的关注下成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15年,刘道生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的一户贫困人家。上个世纪的茶陵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涌现出了不少的爱国志士,总共出现了25位开国将军,其中就有刘道生中将。

穷苦人家的孩子

刘道生一家是农民出生,家中十分贫困。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小时候的刘道生主动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在地主家中做过长工,为地主家放过牛,后来又做过泥工,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来到了农村地区,积极宣传革命思潮。刘道生的姑父周和生是广州讲习所的学员,具有先进的革命思想,在他的影响下,刘道生满怀坚定的革命信念,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9年,工农红军在闽西地区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刘道生也加入红军队伍,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名宣传员。不久,刘道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担任少共严尧区委书记兼少年游击队队长。

刘道生(左二)与战士们合影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用阵地战代替了游击战和运动战,使得红军处于被动地位。

1934年6月,刘道生来到了红22师担任了政治部主任一职。上任后不久,他就遇到了来南线巡查的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南线后,深入了22师战士中间进行调研。离开的时候,他对着刘道生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南线军事斗争形势严峻,虽然我们遭遇了失利,但是只要抓好党的工作,只要通过人民战争就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你这个小主任,要好好干啊。”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在毛主席的指点下,刘道生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刘道生在毛主席的关注下,成长得也十分迅速。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刘道生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道路。长征途中他经历了很多的恶战,也打出了声誉。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时候的刘道生刚22岁,就担任了120师359旅717团政治部主任,来到了山西前线。来到前线后,717团在刘道生的指挥下,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革命时期的毛主席

1945年8月,刘道生指挥部队解放了察哈尔省会张家口,为人民军队解放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部队一直从东北密林打到了三湘大地,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刘道生临危受命,协助萧劲光组建中国海军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逐渐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毛主席开始思考关于海军的建设问题,因为这是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之一。

不久,毛主席把正在前线指挥衡宝战役的萧劲光叫到了跟前。谈话的过程中,毛主席说道:“现在蒋介石已经败退到台湾了,我们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必须要解放台湾,而要想解放台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党中央作出决定,由你来担任海军的司令员,负责建设中国的海军队伍。”

萧劲光听后非常诧异,他连忙推辞道:“主席,我平常坐船都晕,怎么能够担任海军司令一职呢?”

毛主席与萧劲光

听到萧劲光这么一说,毛主席微笑着说道:“中央是让你去当海军司令员,又不是让你天天坐船出海。这样吧,我给你配个副政委,让他给你当得力助手,你觉得怎么样?”

毛主席思前想后,想到了时任解放军第12兵团副政治委员的刘道生。随后,他问道萧劲光:“你觉得刘道生怎么样?”

听到毛主席这么一说,萧劲光也没有办法拒绝。他当即做出保证:“我相信主席你作出的选择,我一定会和刘道生同志,把中国的海军事业给搞起来。”

1950年4月,毛主席正式签署了中央军委下发的命令,刘道生担任了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负责组建新的军种,刘道生的心中既兴奋又茫然,他从来没有见过大海,更没有接触过海军。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海军应该由哪些兵种组成?需要哪些武器装备?世界各国的海军现状怎么样,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清楚。可是毛主席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希望和信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刘道生将军

为此,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他觉得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必须先找到方向。现在的新中国力量弱小,美国和蒋介石集团都在想尽办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在国内海军武器装备数量少,质量相对较差。刘道生分析了现状后,提出要建立一支富有攻击力又是轻型的舰队。

为此,他翻阅了很多国民党时期海军发展的相关资料,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然后他又来到了苏联进行考察,参观为了苏联的舰队、海军学校等设施。

为了培养人才,海军又成立了潜艇学习队,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分队学习。临行前,刘道生语重心长地叮嘱学员:“此次学习是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我们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每位同志必须时刻牢记。”

刘道生将军在视察

后来,海军又从朝鲜战场上挑选了三百多名战斗骨干赴院校培训,这些人学成后,成为了以后潜艇部队的骨干力量。

中国海军在刘道生等人的努力下,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逐步稳定发展到了由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等兵种组成的合成军种,并逐步强化战略反击、战略威慑能力,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赞扬。

1953年,刘道生带队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在这里,刘道生系统地学习了关于海军指挥的相关知识。

中央军委举行授衔仪式

1956年9月,刘道生将军从苏联回到了国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一天,毛主席与部分中央代表进行合影留念,看到刘道生后,他把刘道生拉到了自己的身边,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这个小青年不简单啊,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为国家做了不少的贡献,你这段时间在苏联学习的怎么样呢?”

听到毛主席的一番关心,刘道生的心理十分激动,他简单地把自己在苏联学习的情况向毛主席作出了汇报。毛主席听后,勉励道:“你们学习也很艰苦,也很努力。以后要好好学习,等到学成后回来建设我们的海军。”

刘道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并在五个月后学成归国。不久,他又担任了海军副司令员,成为了海军中最年轻的司令员。在他的教导下,学生也遍布在海军的各个领导岗位,为中国的海防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起起落落,毛主席维护刘道生

1958年6月,在中央军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刘道生提出建议,要在10到15年的时间,建造40万吨战斗舰艇,其中包括导弹舰、鱼雷舰以及一些中小型舰艇。刘道生提出的建议不仅反映了广大海军指战员的心声,更体现出来未来中国海军发展的方向,可是却遭到了部分同志的反对。

毛主席在讲话

就在这时,毛主席主动站出来说道:“我们要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刘道生提出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可是海军的发展要根据国家经济的情况来进行发展。他提出的观点没有错,我也认同,但现在条件不允许而已。”

后来,晚年的刘道生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感慨地说道:“毛主席的讲话,并非是对我个人讲的,而是出自对海军建设的关怀和支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刘道生将军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断地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

1973年,刘道生将军主动给毛主席写信,希望能够出来工作。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刘道生将军重新担任了海军的副司令员。

刘道生(左二)与朱德、肖华等人合影

刘道生将军复出后,积极协助萧劲光加强对海军的管理,消除了李作鹏等人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海军政治会议上做了深刻地阐述。

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了果断措施,使得党和国家开始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不久,刘道生担任了海军第一副司令员,主持起了海军的日常工作。

为了中国的国防建设,刘道生将军一直致力于加强海军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划建设,制定了关于海军长远发展的规划,并提出了近海作战的一系列原则和措施。

与此同时,他还非常重视海军的教育问题,在海军工作期间他一共组织建立了14所院校,为海军院校设立了100多个专业,将海军的专业技能划分得很详细,这对培养海军的正规划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道生(左三)指挥海上编队驶向南太平洋

值得一提的是,刘道生在任期间,完成过一项惊心动魄的任务。1980年,刘道生接到命令,要完成运载火箭全程试验的保护任务。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因为很多国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刘道生接到任务后,组织了18艘舰船,组成了一支大编队,护送火箭试验队伍驶向太平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老将军的晚年生活

1982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刘道生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离开了领导岗位。会议上,刘道生说道:“我现在已经年迈了,虽然还有雄心壮志,可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中央能够批准我的退休申请,把位置留给年轻人。”

刘道生离休后,没有留在家中颐养天年,而是不断地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他想要在有生之年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刘道生将军

不久,思乡心切的刘道生将军回到了家乡进行调查研究。湖南茶陵、浏阳等地都是哺育革命成长的老根据地,刘道生将军看到还有不少群众的生活处于贫困的边缘时,他告诫道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我国还有不少落后地区的人民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他察看了家乡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办学条件,随后,他主持召开了村干部和群众大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不久,刘道生将军亲自出资,家乡的教学楼慢慢地兴建起来。学校建成后,他同夫人一起在教学楼跟前的空地上种下了两株杉树,寓意孩子们能够挺拔成才。

教学楼兴建起来以后,他亲自走近教室,查看了学生的作业,并详细地询问到了关于学生们的详细情况。同时勉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刘道生将军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刘道生将军满怀热泪地说道:“当时离开家乡参加革命的时候,我答应过父老乡亲们,一定会和他们的孩子平安回来。可是他们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我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心里很是内疚,现在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刘道生老将军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山里的孩子们,直到逝世之前,他都没有对自家的房子进行翻修,没有给自己的亲人一点特殊。

1995年5月16日,刘道生将军逝世。临终前,他对着家人说道:“我走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替我多关注一下家乡的教育。不管怎么样,都不要苦了家乡的孩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现如今老将军的家乡茶陵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刘道生将军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发展海军事业,守护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和人民终将会记住这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