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从中国民航首飞之地说起——(五)参会

本文较长 做个连载

记得关注谨防丢失

董必武手稿里的他

1921年6月,王尽美与邓恩铭同时接到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通知,寄信的地址是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号,邀请他们赴沪开会。紧接着,收到发起组李达汇寄的路费,每位代表一百元,会议结束后,还可以领到五十元返程路费。

这是一笔不少的经费,但对王尽美和邓恩铭来说,每一分钱都要用在革命上。后来,邓恩铭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时,家乡受灾,弟弟来信希望他能寄钱回家,他回信说:“我从济南回到青州,就知道家乡米贵。但是我没有分文汇回去,使老少少受点穷苦,实在是罪过!”

正当王尽美和邓恩铭准备动身南下时,张国焘路过济南,王尽美、邓恩铭约集八名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在大明湖上与张国焘畅谈了一天,就建党问题交换了意见。


1921年的大明湖

张国焘对王尽美、邓恩铭的虚心好学印象极深,“他们视我为他们的先进者和老朋友,向我提出许多问题,不厌其详地要我讲解。他们一面静听,一面记录要点,并商谈如何执行的方法。他们来到上海以后,仍本着学习的精神贪婪地阅读有关书刊,有时向到会的代表们请教。”

1921年7月15日,邓恩铭临出发前,去齐鲁大学与好友张汇泉话别,告诉张汇泉:“我要去上海办点事。”张汇泉问他:“你自己去吗?什么时候回来?”邓恩铭说:“办完事就回,下午三点钟的火车。”


午饭后,张汇泉把邓恩铭送到济南火车站,在那座现已消失的哥特式建筑里,邓恩铭突然问张汇泉:“你知道马克思吗?”张汇泉有些惊讶,回答道:“我不知道,似乎是俄国人吧?”火车汽笛长鸣了一声,邓恩铭与张汇泉握手告别。


上车的一刹那,邓恩铭拍了拍张汇泉的肩头:“好好学习,有为的青年要为国家、为工农大众效力啊!后会有期……”

后来,张汇泉成为一名医学家,回忆这段经历,他感叹没想到竟是和邓恩铭的永别。

四十年后,董必武在赴武汉的火车上写下《忆王尽美同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必武原诗手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