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要“变天”?中英指示牌或许会全换掉,外国人看不懂咋办

交通网络,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城市提供基础的运输服务,是保证城市其他功能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80年代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说明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与成型,我国的高速公路也接壤国际,高速公路的指示牌是中英文共存的模式。可是近期我国高速公路可能迎来改革,中英文指示牌或许将全部换掉?

一、中国高速的发展

如今的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交通网络,高速、高铁、飞机等一应俱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发展还是十分落后的。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不说,连公路也只有8.1万公里,更别说铁路和航线了。

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9万公里,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但是也受制国内外的影响人才技术并不到位。1981—1985年,交通部提出了“谁建、谁用、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发展全国交通设施建设。

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被誉为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十年”。2008年,作为国家组建之一的“交通运输部”正式对外挂牌。201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将中国交通运输政策调定为从“交通大国”转变为“交通强国”。

如今中国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高铁、航空等在世界交通史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交通速度”。

二、论高速指示牌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交通网络全面开花,但是对于短途出行、节假日出行或者是物流运输,高速反而比高铁航空更加便捷。

大家在高速开车时,会看到高速路边的指示牌。指示牌顾名思义就是帮助车主指引方向。我们在高速上行驶按照高速公路的形式要求最低要60公里/小时,最高120/小时。在如此高速的车速之下,道路指示牌作为指引交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不管是从它的颜色、字体、排版都有着重要的视觉信息的传达作用。

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快速道路的高速行驶环境中,由于车辆速度极快,指示牌上的文字信息通常一闪而过。如果因指示牌上的细节和信息过多或不明晰,导致看错或理解失误错过目的地。驾驶者必须在下一个出口才能调整行程,极大地提升了驾驶者的出行成本。

驾驶者在观看道路指示牌时,不可能长时间盯着指示牌。如果因为导视信息不够清晰,驾驶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获得信息而分神,无法兼顾车况,既威胁到交通安全又加大了车祸发生的概率。

三、中英文指示牌的缺陷

我国为了与国际接壤,指示牌全部用的中英文模式。但是指示牌虽然是中英文模式,中英文使用却并不规范。之前和大家说过,对于我国高速修建交通部提出了“谁建、谁用、 谁受益”的原则,所以具体操作实施是由各个省、市、区各自主管,因此就造成了高速公路建设缺乏统一规范。

此现象在高速道路指示牌上尤为普遍。有些指示牌采用的是地名用的是汉语与拼音二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典型的中式英文。而有些翻译则全部采用汉语拼音翻译,估计就算外国友人看也是一头雾水。

还有一些指示牌不仅有英文还有韩文、日文等,一块指示牌上都快写不下了,这样反而显得过于杂乱不利于驾驶员的辨别。所以指示牌不规范不仅没有给驾驶员带来指路的便利,反而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了安全隐患。

结论:

近期我国高速公路可能迎来改革,中英文指示牌要进行统一规范使用,去除英文翻译。统一指示牌可以提高高速驾驶环境中的文字信息识别效率和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安全性。

至于外国友人看不懂指示牌,这个大可不用担心。首先,外国人在国内驾驶汽车上高速是需要经过我国的机动车驾驶考试的,要有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需要掌握的交通基础知识,外国人同样需要掌握;我们认识的标识,外国友人也需要认识,不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必太过于担心外国友人看不懂。

对于高速路中英文指示牌更换、统一,是否会影响到外国友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